評價排行
-
52.80萬-52.80萬
-
68.80萬-78.80萬
-
32019 Jaguar F-Type Coupe 2.0L RWD
395.00萬-768.00萬
-
-
52018 Ferrari 812 Superfast 6.5 V12
1930.00萬-1930.00萬
-
333.00萬-377.00萬
-
52.80萬-52.80萬
-
68.80萬-78.80萬
-
32019 Jaguar F-Type Coupe 2.0L RWD
395.00萬-768.00萬
-
42019 Ssangyong Rexton Sports 豪華型(皮卡)
136.80萬-136.80萬
-
-
333.00萬-377.00萬
-
12022 DFSK Super Fuwin C31UC29SF框式小貨車-鐵床
48.80萬-48.80萬
-
22018 Morgan Plus Four 2 Seater
298.80萬-318.80萬
-
129.00萬-149.00萬
-
-
215.00萬-215.00萬
-
62011 Mercedes-Benz SLS AMG Coupe 6.3
1375.00萬-1375.00萬
最新評價更多>>
-
使用心得: 缺點: 1.後照鏡有ㄙˇ角,車輛在旁邊不見得看得到,盲點偵測很重要,後照鏡0
剉冰 | 09月30日
-
Audi A7 Sportback 2025 55 TFSI quattro S line 運動版
c1iuuu | 09月26日
-
m1461883 | 09月23日
-
Volkswagen Caddy 2023 Maxi TDI Style
汪先生 | 09月20日
-
Volkswagen Caddy 2023 Maxi TDI Style
汪先生 | 09月20日
-
Volkswagen Caddy 2023 Maxi TDI Style
汪先生 | 09月20日
-
Toyota Town Ace Van 2025 2人座手排
油表的指示燈太早亮~油容量太小 買4個月油用盡二次(吊車) 用30公升指示燈亮0
m998218 | 09月09日
-
RyoRyo | 09月06日
-
chen先生 | 08月27日
-
買了中古車 第一次開CVT,真是很不習慣沒有引擎煞車的感覺 但是!我好喜歡它啊0
黃先生 | 08月27日
-
吳先生 | 08月25日
-
吳先生 | 08月25日
-
Ford Focus Active 2025 Vignale
怎麼2025年沒有人買車,沒有人評價嗎! 這輛車的配備看起來可以給5颗星0
孟 Judd | 08月22日
-
m1430734 | 08月03日
-
BMW X4 2024 xDrive30i M Sport鉑金版
想尋問X4駕駛座與副駕駛正上方的方型的孔蓋是什麼作用呢? 無言的一直漏水,外面下大雨裡面下0
m1442300 | 08月03日
-
BMW X4 2024 xDrive30i M Sport鉑金版
想尋問X4駕駛座與副駕駛正上方的方型的孔蓋是什麼作用呢? 無言的一直漏水,外面下大雨裡面下0
m1442300 | 08月03日
-
Mazda CX-60 2026 25S AWD Exclusive
去年三月我買了一台,現在看到2026年市新增通風椅馬上朋友推朋友入坑一台,不囉嗦馬上引薦給0
0975949291 | 07月14日
-
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2024 S-AWC旗艦型
雖然沒有絢麗的內裝,但整體品質還不錯,隔音跟操控還有音響等,個人覺得都比RAV4好(我剛賣0
Jerry | 07月06日
-
m1045175 | 07月03日
-
這台U5被一些愛好動力的人和黑客給黑了,這台車真的很好看又好開1.6的休旅車才六十多萬,要0
Togo | 07月01日
BMW 2-Series Active Tourer 2016 218d 5.0 回應0 瀏覽2897
引擎聲稍大,標準柴油車特色,但已比其它車款好。2AT 218d 八速, 加速快,板金厚,有次後車輪弧擦到牆壁竟沒事。車價再壓低,銷量應會更好。
Luxgen U7 Turbo ECO Hyper 2016 尊爵型 5.0 回應6 瀏覽4067
欲購車
求使用者經驗分享
業務請不要留言
謝謝
Skoda Superb Sedan 2016 1.8 TSI尊榮版 5.0 回應1 瀏覽4817
Skoda Superb是品牌目前的旗艦車系,但是這艘旗艦可沒有一般所謂頂級房車那麼有距離感,百來萬元的定價策略,房車與旅行車皆有之的車型引進方式,除非你就是不喜歡大房車,不然很難不被其雍容大氣的外觀所吸引,特別是如今的Sokda已改為更具銳角但不忘古典的典雅設計,那種方中帶圓不卑不亢的氣勢,理所當然十足討喜。
而以今天的Superb Sedan來說,雖然具備的並非較為車迷所喜愛的旅行車Combi樣貌,但由於車頂與A、B、C柱的相關角度更加滑順,同時尾廂蓋側面輪廓也更加協調,因此比起上代車款明顯更加洗鍊好看,不過可別因此就覺得這輛車僅為平凡無奇的三廂四門設定,事實上它的尾廂蓋是掀背設計,也就是彷彿Fastback般將後擋風玻璃與尾門連結在一塊,如此一來更方便放置物品進去,就連最新的Octavia也是如此,堪稱相當聰明的方便設計。
車室內,全新Superb的中控台也被設計得更為平直耐看,而且質感用料都讓人很難挑惕,但是在怎麼好都比不過寬敞到令人驚訝的空間,Superb的空間一直以來都是最大的賣點,現在全新一代再度將這部分發揚光大,後座已經宛如7 Series標準軸距可以翹腳般誇張,作為家庭房車來說,再適合也不過。
Mini Clubman 2016 Cooper S 4.0 回應0 瀏覽4708
由於今天試駕的是Mini Cooper S Clubman,其動態性能的表現,當然是最讓人期待的部分,光就帳面上看,2.0升直四渦輪增壓引擎所帶來的192匹最大馬力好像只是剛好而已,但其實由於28.6公斤米扭力始自1250轉便全數湧出,等於只需脫離待速區域,就能夠享受到全部的推力,因此即使車重高達1465公斤,都快要比一輛中型房車還要重,但是由靜止到時速百公里加速還是相當厲害,官方數據是7.1秒就可以完成這個動作,理由是比造母集團BMW而新增的八速手自排變速系統,透過齒比更密的換檔設定,當然能夠確保新車較過往更加俐落。
也因此,這輛Mini Cooper S Clubman油門感受完全不輸過往所體驗過的任何一款Cooper S,當然暴力感可能因為調校未若JCW等車強悍,但是那種圓融且恰到好處的質感,其實相對起來更符合現在個人的需求與喜好,而且因為軸距與車身尺碼都被大幅拉長,因此這輛車開起來較一般的三門或五門Mini更加安定舒適,行駛在台北的爛路上也不會感覺到過度的毛躁或不安,甚至拉上了山路也依舊靈活敏銳,可能沒有一邊三門Mini那般好玩,但卻能夠提供更加安心的駕馭質感。
這一代的全新Mini Clubman比起先前來說,對某些人可能會覺得順眼很多,但個人卻覺得少了許多獨特調調,像是之前向經典致敬的雙色化設定,現在就僅剩下與一般款Mini沒有差異的車頂或外後視鏡雙色化處理,然後原本左一右對開的車門設計,現在也變成單調的左右各二傳統掀背車式樣,所幸最能代表Clunman精神的對開式尾廂門依舊保留下來,不然還真的會感覺不出與五門版Mini除軸距外還有什麼不一樣。
而也因為軸距變長,因此這一代的Mini Clubman尺碼再度在放大,但在更圓潤協調的筆觸下,過往那種臘腸狗感受則有效被消弭,好處是人人都可以接受,壞處在同樣少了幾分特色。
不過,如果坐進車艙內新信大家就會跟我一樣少掉許多抱怨,這代的Mini比起過往顯然質感表現更加優異,硬質塑料的比例降低了不少,因此為車室氛圍帶來相當不錯的提升效果,再加上這輛試駕車還選配上藍色系菱格紋真皮座椅,在滿滿好料的堆砌下,幾乎讓人聯想起那些同鄉的超級昂貴豪華旗艦。
對了,我好像還沒提到空間是嗎?其實這代Mini Clubman的軸距已被拉長到將近C Segment掀背車的程度,因此現在看待這輛車,可能已經必須拋棄對B Segment的印象才精準,再加上它的尾廂宛如旅行車般的偏方整,因此後座空間表現堪稱是史上最好的Mini車款,同時還能保有實用且不小的行李廂,就算要長途旅行也能顧及實用性。
Ford Focus 5D 2016 2.0L 柴油時尚型 4.0 回應1 瀏覽9994
嶄新小改款的Ford Focus TDCi不只看起來很棒,開起來更是讓人訝異,首先一定要提的,是車頭這具2.0升渦輪增壓柴油引擎出力飽滿到難以想像,超越同級甚多的180匹最大馬力在3500轉就可爆發,2000到2500轉間更有著40.8公斤米的強大扭力做背書,加上六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的幫助下,這輛車加速性能的強勁,已經遠超越一般人對於國產車所能企及的想像,雖然大腳油門下加速難免偶有渦輪遲滯的感受,這點在陡坡山路尤其明顯,不過只要將變速箱以手排模式控制,並且將轉速儘可能控制在峰值扭力的輸出平原之上,那麼隨之而來的則是源源不絕的加速感受,那種感覺確實過癮。
當然,我們之所以喜歡歐系車,底盤均衡且紮實的調校也是一大重要因素,以Ford Focus TDCi來說,面對市區坑坑疤疤的道路它已經可以撫平到令人接受的程度,但是一旦將車開至山路,特別是像是五指山般的蜿蜒車少山道,那調校得十足夠火候的懸吊,得以將側傾抑制在最輕微的範圍內,同時雖然柴油引擎難免讓車頭較重,也不致於令推頭感受更加明顯,車尾依然滑溜而且頗為積極,如果你也是喜歡開快車的人,一定也會愛上這樣的感覺。
第三代Ford Focus體驗過無數次了,但是從來沒有像這次這麼開心的,理由得從兩方面說起,一個是看起來,一個是開起來,看起來先說,開起來留待試車部分說明。
打從這次小改款後的三代半原廠官方照片一出現,原本對於這代Focus印象平平的我,視線立刻被抓了過去,因為改以新世代馬丁頭世人的設計風格實在太對我的胃口了,由此而來不只看起來更顯陽剛動感,而且線條也更俐落大方,同時有效拋掉了掀背車總容易被人所詬病的廉價感,雖然仍為台灣製造,但光就造型看儼然與所有歐洲進口車質感無異,甚至更加有型。
車側部分則是我相對比較不喜歡點的部分,為了座艙空間盡可能最大化,這個世代的Ford Focus因此顯得車側線條有點厚重,糟就糟在儘管如此,座艙空間卻也沒能提升太多,以同級車來說仍是偏向較狹窄拘謹的那邊,如果都是只坐前座的自駕買家是無所謂,但若經常需要使用後座載人,幽閉感難免較重些。
不過,車艙的其他部份則需要特地好好提出來稱讚一番,這次的小改款車室內比照其他家族新成員,採取更簡潔俐落的設計手法呈現,黑色系觸感不錯的膠料配上同樣細膩好看的類金屬電鍍飾板後,看起來不僅冷冽而且質感非凡,也比起過往更有德系車精準紮實的工業設計風範。
Suzuki SX4 Crossover 2016 1.6 GLX 5.0 回應2 瀏覽4220
跪求
Crossover
各車款的評價
小弟目前有在看sx4 crossover。這台。
主要是安全配備
想享用 push start 等科技配備。
Honda City 2016 1.5 VTi 4.0 回應0 瀏覽2896
外觀:
本次試駕為小改款的頂配車型,外觀針對重點部分進行調整,包含鍍鉻水箱護罩、金屬車門把手,並多了電動後視鏡與霧燈,亦可加價選購更具個性化的Modilo空力套件。
內裝:
頂級款內裝新增一組觸控式音響系統,內建導航、藍芽介面、智慧手機連結、高畫質影像撥放等功能。更令人讚賞的是VTi以上的車型全面標配6具安全氣囊,主動安全配備則新增車身動態穩定系統、方向盤動態修正輔助、斜坡起步輔助功能,以60萬級距而言算是相當強悍的升級動作。
動力:
同樣配置1.5升i-VTEC自然進氣引擎,最大馬力為120匹,扭力峰值為14.8公斤米,變速系統為G-Design Shift CVT無段變速箱,加速表現出乎意料的暢快,即便滿載四位成人,順暢的加速力道並不會因小排氣量而削減,反而轉速越高越能感受到這具引擎所帶來的活力,這種調性比較適合喜歡帶點衝勁的年輕族群。
操控:
新增的VSC車身穩定系統在高速入彎時確實發揮了作用,發生些許側滑狀態時電腦會降低引擎出力並分配四輪的煞車力道,搭配動態方向盤輔助功能可減少前驅車轉向不足的情況,以便將車身調整回正確路線,唯一小缺點就是為了強化操控性,偏硬的懸吊設定使後座顯得過於彈跳。
Lexus RX 2016 200t旗艦版 4.0 回應10 瀏覽12874
3/8下單訂了LEXUS RX200T 旗艦版的,目前預計要到四月底才能拿到車,衷心期待!
3/8下單訂了LEXUS RX200T 旗艦版的,目前預計要到四月底才能拿到車,衷心期待!
Ford Mustang 2016 5.0 GT 4.0 回應3 瀏覽16591
相信在國內會選擇Mustang V8的消費者,考量點除了421hp的強猛動力,以及235萬元的「平實」售價,無非是野馬跑車其與眾不同的傳奇色彩。會這麼說其實在於購買跑車的動機,不俗性能有時不會是第一要件,200多萬可選擇夠帥夠炫的歐日跑車不算少,想像一下,開著宛如縮小版R8的TT去夜店,應該會比粗曠野馬吸睛一些,沒辦法,這是國土民情,野馬是一部有歷史文化的車,可惜懂他的妹仔仍不多!
論起Mustang V8的駕馭感受,雖然已定位為全球戰略車款,依然保留了經典的Muscle Car精神,在本質上,可說是與時俱進的現代化美國肌肉車。具體來說,其421hp/54kgm的豐沛動力,總是令人有種直線路段永遠不夠的錯覺,而不論車內車外,或發動時的轟隆巨響,前方那具V8引擎總能帶來氣勢十足的聽覺饗宴,更是Downsizing產物的2.3升4缸渦輪引擎無法達成之境界。
但Mustang V8也不全然完美,在內裝的質感呈現上,要是能依V8的定位而與入門車型有所區隔,更可匹配其在肌肉車迷心中的崇高地位。
BMW 5-Series GT 2016 520d 0.0 回應2 瀏覽6185
520D已買了3個月,104/12份交車,發表開了3個月的感想:
1:油耗表現雖比氣油車省油,但我長短程都跑,平均一公升才跑12公里,無法達到公司上的18公里數據,差很多。
2:原場配置輪胎倍耐力225/55/17,高速120時還不是很穩,有點偏移的動態,不是我想像中的穩定,因18年前我也是開520i,當時跑到160覺得還是很穩,輪胎才配置215,難道現在的輪胎還要換到245/50/18才會穩定嗎?
3.開了3個月後儀表板內的雜音,開始出現了,讓我對BMW的品牌形象給打折了。
4.馬力及扭力這我喜歡,但夠用而已。
最後希望原場的品質還要加強喔!
Ford Mustang 2016 5.0 GT 4.0 回應0 瀏覽4645
此代野馬將後懸吊從過去非獨立式結構改為多連桿設計之後,底盤穩定性確實提升甚多,猶記多年前在美國當地試駕上一代Mustang GT,高速穩定性表現實在不符合一部跑車應有的演出,但此代Mustang底盤穩定性可用蛻變形容,坐上車只要轉兩個彎,便可清楚感受到這已不是傳統美國車,轉向反應、車身穩定性都已有高水準,不過Mustang GT懸吊較2.3 Ecoboost再強化阻尼之後,後軸卻也多了一分彈跳,若論要在舒適吸震、操控感與貼地性全面展現,必須老實說歐洲大廠還是較為拿手。
最後說說本車最大重點動力表現,這具5.0升V8引擎完全擺脫舊世代美國大排量的肌肉粗糙感,運轉品質理想之外,出力也紮實讓人滿意,優秀的加速實測數據是最好證明,若不是試駕車後輪已過度磨損,0~100km/h將有機會擠進4秒關卡,235萬元能獲得如此動力,就算內裝精緻度差那麼一點,也已經完全不重要了!
Nissan GT-R 2016 3.8 Black Edition 4.0 回應9 瀏覽12155
曾經的東瀛戰神,在2016年本田NSX出現後,抱歉,戰神要換人當了!搭載3.5升 V6缸內直噴,雙渦輪增壓,573hp/65.7kgm,完全屌打GTR!
Luxgen U6 Turbo ECO Hyper 2016 2.0T旗艦型 1.0 回應0 瀏覽4481
想詢問納智捷的車友們、本人有在考慮買納智捷2016U6款但1.8但氣囊較少所以直接考慮2.0、還沒決定要什麼款式有好的建議嗎?
----------------------
另外詢問納智捷的車友們很多人說納智捷的車子不好 損壞率很高 零件不好 妳們的車有這狀況嗎?
Ford Mondeo 2016 2.0 Hybrid 4.0 回應1 瀏覽11220
由於油電複合動力身份,Mondeo Hybrid關於動力部分的表現格外引人入勝。身為目前國內市場油電主流Toyota Camry Hybrid的直接對手,Mondeo Hybrid以一具排氣量更小的汽油引擎搭配電動馬達模組以及鋰電池,構成這輛車的動力單元。
在Mondeo Hybrid車頭裡的2.0升Atkinson循環式直列四缸汽油引擎,單獨出力就可輸出140匹/6000轉馬力與17.6公斤米/4000轉扭力,搭配電動馬達以後綜效馬力更達190匹,不過實際開起來或許因為調校因素,感覺上並不如帳面兇猛有勁,而是以較為順暢的方式提速前進,要想說190匹必定有著爽快貼背感的人,或許會稍感失望,不過因為油電車所強調的部份終究在於省油節能的地方,想到高達25.1km/l的平均油耗表現,其實已經相當讓人欣慰。
而在駕駛這輛油電車的過程中,感受上Mondeo Hybrid可以較Camry Hybrid更久的時間純電行駛,同時電動狀態下的最高速度也更加提升,經過實際體驗在100km/h內只要電池蓄電水位較高,都能夠很輕鬆的單以傳電模式行駛之,只可惜大腳油門下油電至油的銜接質感稍微明顯了點,不似Toyota那套系統如此自然平順。
不過Mondeo Hybrid畢竟承襲Mondeo車系的優異行路表現,彎中循跡反應可圈可點,加上更厚的胎壁因此帶來較兄弟車更舒適的乘坐感受,整體駕馭品質全然不負德國造車水準。
說真的,Ford Mondeo真是一輛造型漂亮的中大型房車,外觀流暢運動但卻又不缺乏大氣感受,在方與圓之間也揉合得恰到好處,整體視覺感受既不會太過老氣也不至於毛躁不夠穩重,不管五年級或是六年級甚至七年級生,不同年齡層消費者都能夠與這輛車搭配得渾然天成。
會有這樣感受,理所當然要從車頭那彷彿Aston Martin的水箱護罩設計開始講起,上一代的Mondeo其實看起來就已經不錯,但是經過改款動作後,透過這些新世代品牌設計上的更動,更讓全車散發出德國高級車般的雍容氛圍,加上順暢的車頂與車側輪廓,當然會讓人百看不厭,要說是同級中看起來最均衡和諧的一款,這種說法應該也不為過,而車側與車後的Hybrid徽章,則適度提醒路人期獨一無二的身份。
車室內延續外觀的設計主軸,同樣方中帶圓的設計筆觸,也許剛接觸不會有震撼的感覺,但看久了肯定會覺得更顯雋永,而除了造型設計相當符合本身級距與定位,Mondeo Hybrid所選擇的材質與用料,也呼應視覺偏向冷冽科技那邊,為對應油電複合動力身份大尺寸液晶儀錶是理所當然的配套措施,因為寬大車身與軸距所帶來的後座空間,坐進五名成人也不覺擁擠尷尬。
Mazda CX-3 2016 Skyactiv-D頂級型 5.0 回應2 瀏覽7684
1.5柴油有27kg扭力實屬厲害,重扭力的車本來就不是比衝力的,要看車重比跟油耗比,百萬內的柴油休旅實在打著燈籠都找不到,主動性安全配備齊全沒的比,別再拿來跟Altis比啦!滿載五人爬坡 CX-3絕對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