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起頭皆有因,而我申請Sentra的原因則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購車需求。預計購入兩台車,一台SUV、一台通勤代步車。
第二個原因:驗證流言。開放申請試駕那陣子,正好看到有YouTuber對Sentra提出質疑,就想趁著這個機會來驗證不用拆車的部分,像加速牛叫聲、精緻度、內裝材質、用料、隔音等等是否屬實。在這一周的使用期間,主要會是市區通勤代步、偶爾跨縣市移動、跑跑山,並感受運動性、節能性為主。
外觀
那我就廢話不多說,進入正題吧!先從靜態的開始,會有不少地方與其他車款甚至是同級競品相比較。我相信有做功課的人們都知道,這台車用了V-Motion 2.0的設計語彙,透過水箱護罩兩側的鍍鉻飾條營造出殺氣騰騰的樣子,就像是老大哥Altima,也同時創造出堪比電車的超低風阻係數,0.26Cd。(科普:超跑為講求下壓力,風阻係數通常較高,而電車為講求節能,風阻係數則較低。如:Aventador LP700為0.33Cd,而Prius為0.24Cd。)
打開引擎蓋,可以看到引擎室配備了引擎蓋隔熱棉、防火牆隔熱棉、膠條,還有我認為也很重要的引擎飾板,且在不少地方也有作強化接地。為什麼引擎飾板很重要呢?不是說引擎飾板會影響引擎室溫度,進而導致壽命減少嗎?我認為,才怪。以前的車也有引擎飾板,有哪台開不過十年?而且打開引擎蓋時賞心悅目多了,至少不會看到一堆亂亂的走線。別把自己的代步車想得多脆弱,又不是乾式雙離合變速箱得開引擎蓋來散熱。
電瓶規格是與GS合作的EFB電瓶,12V 60Ah,瞬時電流510A,並在電瓶周圍包覆隔熱棉,避免熱源影響電瓶壽命。
完整包覆隔熱棉的防火牆。
ABS/VDC/TCS等等跟煞車相關的電子穩定系統採用日本製造。
此外,引擎用了不少Denso製品。
前方燈具除方向燈採傳統燈泡以外,均採用LED光源,包含前霧燈、日行燈、遠燈、近燈、小燈都是。令我較不解的是前霧燈不僅捨棄掉穿透性較好的黃光、採用成本較高的白光LED,也沒有增加轉彎輔助照明之功能?或許,就是為了帥吧。此外,在頭燈上方的引擎蓋,有一道較為突出的線條,這邊我先賣個關子,它並不單單只是裝飾用途而已。
而車側那略為爆龜的線條,硬是比同級車來得囂張許多,也是同級距最具有跑格的車款,可謂顏值擔當。此外,本車更有電動收折後視鏡附LED方向燈,這也是全車唯一有LED化的方向燈,雖然後視鏡不會隨著上鎖、解鎖自動收折,也不會隨著倒車檔自動下擺,但我在官網上有看到此功能是可以用選配方式加裝控制器的。
車尾部分,除了後霧燈、第三煞車燈採用LED,其餘均採用鹵素光源,並有法規規定的紅色車尾反光板,更下方還有擾流板,看起來帥氣度upup。從圖片中也可以發現,在日間的辨識度也不差。
雖然我十分不解為何採用LED前霧燈/後鹵素尾燈,而非鹵素前霧燈/後LED尾燈的配置,但至少尾燈造型的設計方式,確實讓Sentra無論在日間或是夜間均能讓後車清楚辨識的。我想,這就是新好男人的溫柔吧!
此車輪胎尺寸為215/50R17,採雙色切削鋁圈,雖然扁平比並不算太高,但以車側線條來說十分勻稱。原廠配胎為普利司通的Turanza T005A,為一胎噪較大的胎,但至少比起某些車款標配的Ecopia來得有誠意些。
此外,雖然Sentra低趴的造型並不影響日常行駛,但在停車的時候仍需要多加注意停車格擋車塊的高度,主因不是前保險桿,而是圖片中輪胎前方的擋泥板。
內裝與配備
一開門就能發現,從車外開門的手感是不紮實的,我原先以為是把手行程的關係,但經過測量後發現是把手本身的晃動幅度就比較大,我想這就是Sentra較同級車弱勢的地方。
坐入車室,大部分看得到、通常不會摸的地方,均採用軟質塑料輔以縫線處理;而車門把手、中央扶手、方向盤那種常摸到、置手的地方,不分前後座均採用皮質包覆,在電動窗開關周圍則以碳纖維壓花的飾板來提升視覺層次。
僅駕駛側的電動窗有One-Touch功能,也只有駕駛側的電動窗開關有背光,這部分是輸給同級車款的;此外,正/副駕駛座均有上/解鎖開關並附上背光,不過我認為上/解鎖的觸感做成凸/凸的效果並不是很好,不如做成凹/凸的造型還比較方便盲操作使用。值得一提的是,Sentra在上/解鎖的聲響可是超出同級車的安靜,安靜到會讓我懷疑到底按了沒?另外也很遺憾的,本車應是礙於法規因素,並沒有標配速控鎖。(延伸閱讀)
儀錶板部分採用數位、類比複合,且在周圍以碳纖維壓花飾板點綴。
方向盤採用皮質包覆的D-Shape平把方向盤,具有四向手動調整機能,快撥按鈕本身鍵程手感偏硬,但因為是屬於較有稜角的造型設計,因此駕駛不用低頭也能輕鬆盲按;另外方向盤下方的銀色塑膠飾板是亮面的材質,其與方向盤本身的接合處有著約1mm的空隙存在,雖然說不會到刮手的程度,但難免還是有些小扣分。
方向盤左側則有兩排按鈕,標示的圖示都還算直覺,不過這部分仍是較難在行駛中盲按控制的,駕駛必須多加留意。
車內後視鏡視角雖說有一點點窄,但至少完整囊括到兩側C柱的範圍還是沒什麼問題,不過以我來說,我仍會希望車內後視鏡的可視範圍,最好能夠帶到一點右後座車窗會是比較理想的。
兩側冷氣出風口和12代Altis一樣,切到最邊邊即能關閉出風,不需要設計額外的開關來作啟閉,這樣不只看起來更簡潔,也兼顧了一定的實用性。
被網友戲稱為「遊覽車等級」的中央冷氣出風口,雖然原廠說是借鑑於自家GT-R,但三圓式的設計還是很難不讓大家去聯想到M.Benz的內裝。幸好實際使用起來的手感就像是有個無段差的萬向阻尼存在,不會讓人覺得鬆垮垮的;而若想要單獨啟閉其中一個出風口,僅需要將中間的軸心給轉到底,聽到噠一下就代表已經完全關閉或完全開啟了,用料十分紮實。各個出風口也都有用霧銀飾條及鋼琴烤漆飾板來增添質感,整體表現絕對不像是網友說的那種「遊覽車等級」。
下方則是雙區恆溫空調的控制面板,不管是旋鈕周圍的霧銀飾條,亦或是按鈕的回饋感受,在看起來、摸起來的質感都大勝同級國產車款;旋鈕段落感明確,手感也帶一些Q度,我認為完全就是歐系進口車的用料等級。
不過在設定部分便回歸到日系車的邏輯了,最簡單的例子便是內循環開關,它並不像歐系進口車一樣會在一定時間後跳回外循環,這點可說是見仁見智,兩種設定方式都有人喜歡。順帶一提,這組空調可以設定的最低溫度是18度。
中控台最下方則有些許置物空間,實測是能輕鬆直放及橫放iPhone 8 Plus的,夜間也有橘色氣氛燈提供照明,另外再各附上一個12V電源插座附防塵蓋、3.5mm的AUX IN,以及USB Type-A手機連接孔。(小許願一下:標配無線充電板,達成完全無線,並附冷氣出風口以避免手機過熱)
中間靠駕駛側,則是引擎啟閉按鈕、直列式排檔桿附Ds檔、小小的置物空間,輔以鋼琴烤漆飾板及霧銀飾板。在排檔桿旁邊的副駕駛側,有兩個無夾緊功能的方形置杯架,周圍以碳纖維紋路飾板增添層次感。實際使用上,放寶特瓶、手搖杯也不會倒,而方形的設計其實並不是為了純O茶,而是為了鋁箔包。因為,純O茶那種大小根本放不進去。
我原先以為排檔桿後方的小空間只能放點小東西,像是鑰匙、零錢等等,有一次順手把手機插進去,居然成功了!
排檔桿的握感很棒,唯一缺點大概是Ds檔的開關位置有點不順手,位於排檔桿後方,怎麼不跟ECO鈕放一起呢?
每個車門均有一個飲料杯架,亦有設計導角,讓飲料在裡面不會前後亂晃,小小貼心,小小加分。
中央扶手位置設計恰當,手臂可以很輕鬆的置放在上面,開啟手感像是鎖得很緊的轉軸,可以停在任意位置,不過不知道用久了會不會鬆掉。
扶手內部空間並不大,內附一個Type-C、一個USB-A的充電孔。雖然內部並無植絨,但我這七天都有在中央扶手內置物,均無雜音產生,真在意的話也能透過事後購買絨毛墊來加裝;另外在開關過程中,我發現這台車的卡扣處已有明顯刮傷,會在意的車主可以幫它包個絨毛。
此外,中央扶手並不是完全封死,也就是說充電線是可以拉出來讓手機放在外面並關上扶手,完全不會傷到線,非常加分。
來到副駕駛側,手套箱不大,放進三罐600cc寶特瓶就幾乎全滿,目測只能再放幾罐鋁箔包。但開啟時是有阻尼感的,雖然不比Kuga來得好,卻已經比Focus那種貨車般的直直落下的感覺好上許多。
平常不太會注意到的天棚,在照明燈前有個眼鏡盒,內部有植絨,一來避免晃動噪音,二來避免鏡片刮傷;被稱為浴室燈的室內燈位於前座、中間各一個,採用鹵素燈泡,組裝十分紮實,摳不太起來,按鈕採用按壓式,按鈕內彈簧力度適中,且燈泡點滅的過程是漸亮、漸暗的,也就是說,雖然外觀上的一體性輸給同級車款,但只要點起燈,那開關燈的質感仍是吊打同級國產車的。
化妝鏡都沒有附照明燈,不過有證件夾,雖然單側照明燈的角度、廣度是很好的,但有個化妝燈還是更好一些,是吧?
天棚材質跟12代Altis比較起來,厚度確實有差,但那差異我認為可以忽略,硬要嫌就只是雞蛋裡挑骨頭而已,而且…不要漏水還是比較重要的,對吧?總體來說,我認為Sentra這樣的用料是對得起它的價位的,質感在同級車當中僅輸給Mazda3而已。還有駕駛、副駕駛座均配有天棚把手,大部分的車輛都取消駕駛座天棚把手的設計,而Sentra反其道而行,因為有時候開長途得挪動屁股時,有這把手做為支點就很好用,或是對於一些膝蓋不好的族群而言,有這把手會比較利於進出一些些。
接著,我們來到後座,對後座成員來說,最不可或缺的便是後座出風口。想像一下,炎炎夏日,忍受著三溫暖般的車室,發動後,結果後座成員不能舒適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得坐在中間位置,吹著前座中央冷氣出風口送來的冷氣,這是多麼難過的一幕呀!所以,要強烈譴責那些不給後座出風口的廠商!後座中間有個扶手,打開來也有兩個相通的圓形置杯架,同樣沒有夾緊功能。雖然蠻淺的,但不也不至於跳出來。
噢!忘記提到Nissan招牌的3D Relax座椅了,這張座椅坐起來的第一印象是軟,真的像是坐在家裡客廳的沙發一樣,而且腰部也有完整支撐到,不會空一塊在那。對我來說,腰部能完整支撐的座椅是非常棒的,因為我先前租Kuga,那只有兩向電動調整的腰靠,頂的是我的尾椎,而不是腰,開到後面腰非常的痠。唯一可惜的是全車系均無電動調整座椅,反而它的競爭對手有,不過這部分則是有利有弊,但就我來說,我還是會想要電動調整座椅就是了。
車載系統及手機連結
儀錶板為複合式設計,固定能看到的項目有類比時速、轉速、水溫、油;以及螢幕上的時間、車外氣溫、TripA/B/ODO、預估剩餘里程、檔位及駕駛模式。其餘功能如數位時速、平均時速、平均油耗、節能指數、音訊來源、導航指示(僅限Android Auto或選配導航套件)、輔助駕駛及其細項設定、後座三個安全帶有無繫上,甚至是頭燈/雨刷模式指示、車門開啟的動畫也都可以顯示在數位儀錶裡頭的。
並且,車輛啟動時,在跑完精美的過場動畫後,會先跳出主動安全的設定資訊,以及後座的安全帶狀態;位於D、R檔時,前後雷達會啟動偵測,於車輛接近物體時會發出警告聲響並顯示於儀錶板上,可以按下任一按鍵以離開此畫面。
預估剩餘里程低於40km時,也會跳出燃油耗盡的指示,並用箭頭指出加油孔所在位置,一樣可以按下任一按鍵離開畫面。
另外利用車載系統通話時,儀錶板也會顯示正在與誰通話,但無法離開該通話畫面,整個都把其他資訊給蓋掉了,我希望能像上面的功能一樣,讓駕駛者可以選擇離開該畫面去做別的事,畢竟隻身一人開長途的時候,很常會電話掛著跟朋友聊聊天。
車載系統則是與Garmin合作開發的9吋觸控式螢幕:X-MEDIA V,全車「看起來」應有八支喇叭,但事實上僅有六顆,兩支前座門板、兩支在A柱上的高音單體,再加上後座行李廂上兩支,後座門板僅留有造型、孔位,而無實際放置喇叭或走線。這樣的擺放方式其實是不利於前座音質表現的,建議可以將後門門板的喇叭補上以獲得更好的聆聽體驗。
既然說到喇叭,那就來談談音質吧!起初,喇叭音質聽起來還蠻差的,低音沉不下去、中音不出色,好的是高音不刮耳。但我後來發現,問題是出在喇叭的位置,它的擺放位置是以後座乘客為主。前面兩顆全音域單體+兩顆高音單體,後面則是兩顆全音域單體置於乘客頭部後方。這樣會造成一個矛盾的狀況,若前座要聽得好聽,得將音量調大,而音量調大時,後座如果有人,一定會抗議開這麼大聲幹嘛。
我認為Sentra在喇叭這部分就不如Altis的擺放方式了,Altis音響的擺放是中控台兩支全音域+四門門板各一支全音域,是以前座的聽覺為主,畢竟沒有在天天載人的,況且Sentra也不太算是後座買家導向,只能勉強算是後座小孩導向?至於Focus/Kuga主打的B&O…對我來說,那就只是有牌子的音響而已,只有低音下得去,蹦蹦蹦,中音的音色不如Altis和Sentra,高音甚至會刮耳。
除基本收音機功能除外,附有無線Apple Carplay、有線Android Auto、藍芽音訊含通話功能、3D環景,且可選配數位電視+導航套件組、前後雙錄行車紀錄器。無線Apple Carplay,注意,是無線的!無!線!的!它的配對十分簡單,只須到車機的設定->手機連線->搜尋手機,接著,在手機上的藍芽尋找MyNissan,點選配對後,會跳出配對碼,兩台機器都按下確認便可配對成功,如此一來即可在每次上車都連上手機,若熄火前停留在CarPlay介面,啟動後便會自動開啟CarPlay。
亦可以在車機當中設定EQ等化器、收聽位置,調整日夜間模式亮度、隨車速改變音量、手機配對(上限四支)等功能。但車機整體的滑動感受不比Sync 3順暢,且偶爾會遇到Apple Carplay突然斷線或Lag,但斷了他會自己重新連接,Lag了就把手機解鎖,背景程式清空即可。在這七天的使用途中,完全沒有遇到車機死當,反倒是我手機一直出怪問題。
AVM環景可透過螢幕右側的按鍵或是打入R檔方可進入系統,畫質還蠻差的,不過轉念一想,環景本意是為了看到,而非看清。此外,本車配有2D/3D模擬功能,在夜間也能很好的發揮作用,並不會霧濛濛一片,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此車有這問題,環景畫面的左側鏡頭並沒有接得很好。
乘坐空間
四個門的開口都可以開到將近90度,對年長的長輩十分友善,再搭配上四座均有的天棚手把,超級友善,但僅約50cm的座著點就相對沒那麼友善了。
前座在空間上的感受較Altis為寬闊,主因是Altis的中控台造型太往乘客靠攏,雖然對駕駛來說開起來比較爽,但副駕會覺得擁塞。不過Sentra也不是沒有缺點,副駕駛座安全帶扣的位置是不就手的,一來安全帶插座太短,二來為了乘客扣上後的舒適,它並不是固定角度的,導致要扣的時候,就像在插USB一樣得碰運氣XD。
來到後座,本人身高180cm、體重85kg,前座調整到我的標準坐姿後,後座膝部空間為兩拳頭、頭部空間為兩根指頭。大腿支撐性不錯,雖然我會有一部分大腿是懸空的,但座椅本身高度、傾斜角度、發泡棉跟車室底盤搭配得宜,並不會像其他車款一樣有坐起來不舒服的感覺,另外也因為採用淺色天棚,視覺上不會有太過嚴重的壓迫感(除了頭髮已經頂在天棚上以外)。
而膝部空間能有兩拳頭的表現,應是得益於內縮的前座椅背,讓後座空間不至於太擠。
後座中間有大約6cm的突起,大概是一位成年男性腳掌到腳踝的高度,不太會影響到乘坐。(偷偷告訴各位,後方有一雙鞋作為對比)。駕駛座後方的位置也有安全帶扣的問題,原因同副駕駛座,希望原廠能把安全帶插座的角度限縮一些。
後車廂有條為了美國法規增設的鋼索,可以協助被綁架的肉票逃生。但開關的時候,那條鋼索會甩動,而導致聽起來還有開關時的感受不夠紮實。
後行李廂空間達到了560公升之譜,這數據跟一台SUV差不多了!因此,與其說房車行李廂空間小是因為後軸輪弧占用到行李廂空間,不如多花點心思在輪弧以外的地方盡可能的往外挖空,讓它能放下額外的小東西還比較實在。雖然Sentra內部空間不若競爭對手方正,但實際載運物品的時候,也不會影響到太多。
另外,此車附有6/4分離機能,但只能透過座椅側邊拉桿來達成。比較可惜的是,這台車並沒有做椅背傾倒後的平整化設計,座椅與行李廂之間會有大概十公分的落差。
雖說其他轎式車款在行李廂內部上方,也都不會特別做一個飾板蓋住,但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像Sentra這樣突兀的喇叭和兩支特別突出的橫桿,而且橫桿上方的照明燈是採用鹵素光源,建議原廠以後多少要在橫桿部分用點東西作遮掩,並將照明燈改為LED雙光源會比較好。
至於橫桿前方的喇叭,本體為Panasonic製造的OEM製品,規格為20W4歐姆。
掀開下方障板,附有難得一見的備胎及工具組,我認為現代車輛備胎還是必須的。
並且,在後車廂中央有個奇怪的長方形物體,知道這是什麼的觀眾可以在底下留言告訴我….才怪,寫文章,基本的功課還是要做的,我就直接幫大家解惑吧!這是馬牌的Keyless Sensor,為Nissan請馬牌製作的OEM件。
性能、主被動安全、舒適度
當你欲解開車門時,便會發現此車Keyless為按紐式設計,雙側車門均配有按鈕,按一下解鎖該側(看你從哪側按的),連按兩下解鎖全車。
當你再進一步坐上駕駛座,便會發現這車處處都很為駕駛者著想,骨子裡,仍流著新好男人的血液。雖然直列式排檔桿不若鋸齒式來得直覺,可是當它遇上高度恰到好處的扶手時,便是完美搭配。這讓駕駛人的雙手不需懸空,無論想把手放在排檔桿還是方向盤,都能以一個非常輕鬆愜意的姿勢進行。
而那粗度合適的方向盤,不但能隨車速調整輔助力道,讓駕駛人無論在低、中、高速都能以手指控制轉向,還保有一定的路面回饋。當這些東西合而為一,便是一台誰都能輕鬆上手、駕馭的代步車。若你稍加留意,便會發現這台車處處都在幫助你,像是那突起的引擎蓋上緣、前方四眼式雷達、2D/3D環景系統,就算你是個第一天開車的小白,也能輕鬆抓準與前車之間的距離。
油門踩下,發現力道有些軟,就像我三更半夜駕駛於無人、無車的路上時,會用著極淺的油門深度,將轉速控制在2000rpm內,緩緩加速,並穩定車速,享受路面帶來的回饋、車輛帶給我的細膩感。
但現在可是正中午的市區!車流量超多的那種。我不禁又踩深了一些,而我差點懷疑這台車是不是壞了。萬幸,低頭一看儀錶板,原來我在ECO模式呀!ECO模式一關,便帶給我輕快的感受,衝力甚至有些不習慣,過頭了,油門踩踏的回饋也終於是回歸一台代步車應有的水準。
煞車也有著超越同級水準的線性表現。在駕駛過程中,經常會需要踩踏煞車。而Sentra的線性表現,能夠賦予駕駛人及乘客舒適且車身幾乎無點頭的陸地移動體驗。開著這台車,最大的成就感便是遇到每個紅燈時,都能舒適的停下。依我自己駕駛過不下十台車的經驗,這在其他國產品牌上是不好做到的。像是Focus Mk4/Kuga Mk3就超級難,因為他們家的煞車一開始就非常利,不只需要一些時間「上腳」,也會造成乘客的不適。
原先以為偏硬的懸吊,在壓過一些坑洞時會造成車室碎震過多,而導致駕駛人、乘客不適。但事實證明是我想太多了,因為搭載了3D Relax座椅,那柔軟的座椅把車身的碎震又過濾掉了大半,實際傳到身上的只有一點點的晃動而已。
當我撥下方向燈桿,準備變道時,發現質感已經完全跳脫了以往對於國產車的刻板印象。那回饋手感及聲響,宛如駕駛著歐系車。基本的輕撥三下、撥到底連續閃爍是一定具備的,而那轉動方向盤時的喀喀聲,十分紮實且細膩。變道過程中,也不會有多餘的側傾,徹底擺脫以往對於國產車廠就是造船廠的認知。
嘟嘟!用眼角餘光往盲點偵測的燈號看去,原來是後方盲區有車輛,這部分比起同級車是非常加分的,畢竟後方隨時都有可能有來車;在變道過程中,也不可能全神貫注的看著該側後視鏡,一定會再看看前方、正後方,有個聲響提醒駕駛人總是比較好的。
只是也得誠實的告訴大家,放在那邊的盲點,真的是有好有壞,好處是易於辨別、撞到後視鏡不用修盲點(但要修環景),壞處則是A柱變肥了,在轉彎時需要多多留心。該處同時也是RCTA後方車流警示系統的警示燈號,這套系統在休息站時非常好用。因為要從休息站停車格倒退出來的時候,會有一小段盲點,你只能慢慢推你的,希望側向車流不要撞到,而有了這套系統之後,便能完全避免掉此問題。
當場景來到北宜,先感謝老天爺十分賞臉,一滴雨都沒下。在山路上便能發現,這台車還是存在一定的運動性,法系中帶點日系調教的CMF-C模組化底盤、偏硬的懸吊、僅次於旗艦胎的Turanza T005A,甚至是以舒適為主打的3D Relax紓壓座椅,都讓這台車在山路上享有一定的操駕樂趣。
咦?主打舒適的座椅怎麼能提供操駕樂趣呢?當你去仔細體會這張座椅之後,會發現它坐起來的感覺像是一張賽車椅,上面再包覆一層精心剪裁過的乳膠,所以當你激烈操駕的時候,其實是能提供給你一定的支撐性的,兩側的蝴蝶翼也能抓住你的身體,不讓你被甩到座椅外,只是在同級車來說,它的座椅特性很明顯的是舒適取向。
而這顆1.6升自然進氣引擎有著幾近等同1.8升排氣量的138hp馬力、17.2kgm的扭力輸出,再搭配上國外已使用三、四年之久,Nissan自家的第五代X-CVT變速箱,型號為Jacto CVT7 W/R,與Jacto CVT7相比,擴大了變速比範圍、新型鋼帶、簡化油泵、改善殼體設計。用白話文說,這顆變速箱的妥善率變高了、油耗也變省了。
設計架構上,這顆變速箱具備副變速箱結構,低速時採用傳統齒輪2AT,中高速才由鋼帶進行傳動,這部分是不是很像Corolla Sport的Direct Shift CVT呢?事實上,這概念是由Jacto先付諸實行的,並為此搭配了ASC變速模式控制系統,在時速40~70km/h時會將一檔轉換至二檔。但這樣的設計其實也是各有利弊,在低速尚未轉換至鋼帶傳遞時,收油門的頓挫感是較重的。(延伸閱讀)
那在市區線性的煞車,來到山路上便略顯不足,可能是煞車皮的關係,也有可能是我踩踏深度不夠,行駛中總會遇到一些需要「再多踩一點點」的情形發生,但總的來說還是十分夠用,至少不會有已經踩到底了,而車輛仍在滑動的情形發生。
而且,這顆變速箱不只有ECO模式,還有Ds檔,也就是俗稱的運動模式,但…在山路上駕駛時,我完全沒找到Ds檔按鈕的位置,心裡還抱著「我記得有阿,怎麼找不到?」的疑惑上山,結果才發現Ds檔的按鈕是隱藏在排檔感後方的小按鈕上,也可能是因為掛在普通D檔的關係,Ds檔的加速感沒有明顯提升;並且在經過幾個上坡後,發現牛叫聲確實存在,但那其實是變速箱遇到山路重拖的聲音,平心而論,每一台CVT都會有類似的聲音。(延伸閱讀)
既然人都在北宜了,我就這麼的掛著普通模式,在山路散散步,體會著車體側傾程度、座椅支撐力,還有到底何謂人家說的虛位、何謂牛叫聲,以及情趣用品感吧!當我不小心跨了中間的雙黃線,方向盤開始震了起來,果真是廉價情趣用品!雖然震動起來的質感不佳,就像是把該物品放在桌上震動的感覺,但它有非常非常高的警示效果!高到會起雞皮疙瘩那種,其他競品的警示效果都沒這麼好,所以還是老話一句,有利就有弊。
經過幾個彎道和回程的高速公路後我發現,何來的虛位?或許是我對虛位的定義,或許與那些稱有虛位的人不同,但我這邊就如實的把感受報告給大家。首先,方向盤左、右死點約一又三分之一圈,也就是左右各480度。駕駛時,確實在朝左、朝右約5度的轉向幅度,是沒像5度以外那麼明顯的,但它並不是沒有偏移,以那5度的轉向幅度一樣會造成車身偏移,也能拿來變道,而在該5度的幅度內左右來回轉動,一樣是可以造成車身晃動,進而造成動態不穩定&乘客不適。在我的認知裡,這非常有利於高速公路駕駛,且經過回程的高速公路實測,我可以確定這並不會隨著時速,而有不同的偏移幅度,只是因為車速提升了,所以感受變明顯了。
在彎道當中,也了解到這台車的底盤、懸吊特性。這組兼顧通勤與熱血的避震器軟硬設定,一樣會有側傾的產生,但僅是點到為止,這賦予我的安心程度較我自己預期的還要來得多很多,一台日系原廠車能夠有這麼輕微的側傾,真的很讓人驚豔,畢竟在以往的經驗裡,日系國產車都是講求舒適,不講求操控的存在。
當遇到較大的連續彎,如著名的財茂彎、絕影34k等彎道,是真的可以用丟的丟進這個彎的,雖說車屁股會有一點點側滑,輪胎會微微的叫,但完全不會失控,給駕駛人的信心是很高的。而最令我感到驚艷的,便是那軟綿綿的沙發,就算軟,它在通過彎道時也能透過兩側的蝴蝶翼把你抓得好好的。怎麼說呢?雖然不到緊,屁股也有一點滑動,但能完整支撐到乘坐者的側面,把乘坐者控制在椅面範圍裡,這也是我上山前沒想過的,我還以為這椅子會把我給甩出去呢。
還有一些被動安全的部分,像是全車系搭載六顆氣囊、預縮式安全帶、緊急煞車警示、循跡防滑、車身動態穩定等等的,我就不多贅述了。
便利駕駛,多便利?
誠如我剛才所說,回中部路上走的是高速公路,開到一半突然想到先前曾在車主社團,看到有人說開啟方向盤左側的車道偏離預防開關(下排右二),便能啟動車道偏離預防系統。打開之後,儀錶板左上角會顯示一個ICON,一台車被兩個圈圈包著的圖示,代表功能已開啟。
在經過幾次的親身試驗後,終於理解到為甚麼Sentra要弄一個質感不佳、警示效果明顯的車道偏移警示了,因為這套採用夾單邊煞車的車道偏離預防系統,整體效果其實蠻差的,以往人家在笑Altis打乒乓球,而它連乒乓球都打不起;而且因為它不是採用方向盤轉向來修正,車子感應不到駕駛人有沒有握方向盤,也沒有辦法提示駕駛人手持方向盤。
也因為以上兩個原因,我的理解是車廠為了避免駕駛人過度放心的使用這套系統,希望能夠在車輛意外偏移時,起到真正的警示效果來喚回駕駛人的注意力,才使用這種粗暴有效的警示方法,只是實在是太粗暴了,會有人覺得呈現方式很差也是難免的。
而ICC部分,開啟後會常駐在儀錶板右上角,我認為是跟人類在開沒兩樣了,大部分的加減速都十分溫和;車距設定上一共有三格,我在高速公路上實際觀察後發現,一格大約代表20m,也就是說兩格可能代表著40m、三格則是60m,不過我也沒向原廠求證過這點就是了。
另外關於加減速的部分,前方若沒有插入其他車輛,則不會有推背、點頭的感覺;但當前方有其他車輛插入時,如果對方車速是符合當下車流的,則會稍微點一下煞車,緩緩地拉開車距,然後再慢慢補油門。但!若前方車輛離開車道,或是剛進入一條前方無車,當下時速距離設定的速度有將近4~50km/h的落差時,跟車系統會以將近全油門的狀態加速...。此外,若是在ECO模式底下開啟ICC,加/減速過程同樣會更柔和一些。
並且,Sentra手煞車的方式不是用手拉,而是用腳踩。腳踩的優點是可以空出許多中央鞍座的空間,不過以這台車來說,缺點是手煞車踏板的位置還可以稍微再向左挪一些,放在置腳斜板上方會顯得更好「上腳」。畢竟一開始真的不太習慣它的位置,但試用結束後反而一時之間改不回來,開家裡的賓士時腳還會踩空,甚至忘記解手煞車要用手拉XD。
油耗,真的省嗎?
回到中部後,路線以市區、郊區代步通勤為主,中間偶有怠速行為,行駛比例約為高速:市區:山路=4:3:3。多數時間我並未開啟ECO模式,因為熄火後就不會記住上次的駕駛模式了,我也不太會特意去切,第一次的加油總共加了36.54公升,里程數為431.8公里,換算均速為29.77km/h,換算油耗為11.817km/L。
第二次加油後,大多數的時間我就都以ECO模式行駛了,因為中部用ECO模式可以帶來很舒服的乘坐體驗,不需要像台北一樣趕時間直直撞。第二桶油的怠速行為較第一桶多,因為烈日之下拍攝真的很熱,高速:市區比=1:9,實際加油量為13.80公升,里程數為107.2公里,換算均速為12.47km/h,換算油耗7.765km/L,我猜這樣的數據表現實在是因為我怠速時間太長了...。
最後就是在還車當天,上高速之前迎來第三桶油,這次會分段採用不同模式駕駛,測試高速情況下油耗是否會因模式不同而有差異。第三桶油絕大多數都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路段為和美系統交流道至西湖休息站,路程約70公里,全程開啟ICC跟車與ECO模式,當天車流十分順暢,儀錶板油耗為22.9km/L。
西湖休息站至關西休息站路段,約60km的路程,一樣開啟ICC,模式改為一般模式,車流依然順暢,儀錶板油耗為21.0km/L。
關西休息站至宏匯廣場路段,總長約50km,同樣開啟ICC,原先這段是打算全程開啟Ds模式駕駛來做驗證,但最後並沒有,因為實在是太吵了。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防火牆隔音有待加強。Ds模式會將轉速保持在馬力最佳輸出帶,就像是一般變速箱開Sport會退檔Keep住轉速一樣,如上圖所示,Ds檔在時速100km/h以上會把轉速Keep在3250rpm左右(其他模式的轉速都在2000rpm內),所以在離開休息站15公里後,我便忍受不了那轟轟轟的引擎聲,提前改回一般模式行駛,此段高速公路的車流狀況為車流量較大,但不至於壅塞的程度,Ds檔關閉前的儀錶板油耗為21.3km/L。由此可見,三種模式是只有加速時較有差異,即便Ds檔巡航時轉速較高,也不影響其油耗表現。
下了交流道後,均使用一般模式駕駛,抵達宏匯廣場吃了點飯後便準備還車,過程中僅在休息站有怠速約十五分鐘,在還車前加了最後一次油,共加了9.07公升,總里程172.4公里,換算均速為76.62km/h,換算油耗為19.00km/L。
隔音好嗎?
經過這幾天的駕駛,能夠清楚發現這輛車的隔音部分僅是一般般,像是Altis高速時會有風切聲,且在耳邊會聽得到咻咻咻的聲音,而Sentra完全不會,這應該有兩個原因:一是膠條設計;二是Sentra的風阻係數低,所以Sentra不太會有這種問題。不過雨天開高速時,雨滴打在車身上的聲音還蠻大的,我猜是為了爭取最大的車室空間,使用的天棚較薄所導致。而且Sentra防火牆隔音有待加強,怠速時實際在車外聽,會發現這台車已經阻絕掉絕大部分的引擎室聲響了,但實際在車內加速時,還是會有噪音跑進來,也就是說它防火牆其實是有施作隔音工程的,只是還做的不夠。我不大清楚其他車款,但Sentra在駕駛時,輪胎滾動噪音其實蠻大的,但也不排除是原廠配胎的問題,因為Turanza T005A的缺點之一便是滾動噪音大,會介意的人建議更換其他以安靜為主打的胎種。
該買這台車嗎?
在經過這幾天的體驗下來,我為大家統整了三個值得買,與三個不值得買Sentra的理由!
值得買第一點:傲視群雄的油耗
領到車後在市區繞了幾圈,並跑完北宜那蜿蜒的山路時,儀錶板顯示平均油耗為12km/L;在高速公路,車流無論順暢與否,只要不塞車,儀錶板顯示平均油耗都大概為21.5km/L,與原廠公布的平均油耗17.7km/L的數值差不多。
值得買第二點:方向盤十分輕手
輕到用一根手指就能變道,對女性來說也是能輕鬆駕馭。(影片)
值得買第三點:貼心的設計與高質感的表現
我認為在人體工學部分,Sentra真的下了很多功夫,各個東西的高度都在非常舒適的位置,並且在車室內也運用許多材質,或是不同的壓花來增添車內質感,多數按鈕與開關的回饋感也同屬國產同級標竿。
不值得買第一點:座著點較低
為了較為帥氣的外型,Sentra整體高度較低,就連座著點也是,這對一些膝蓋不好的族群比較不友善。
不值得買第二點:小細節精緻度欠佳
各個車門打開的精緻度不怎麼好,我認為是因為把手會搖動,但萬幸的是關門質感還算不錯。此外,駕駛座那隻用來調整椅面高低的拉桿在拉動時也是會有些晃動、中央扶手可以配備軟墊或植絨以避免異音、置杯架做小一點或新增夾緊的功能...等等。
不值得買第三點:低速頓挫感較明顯
在低速起步時,變速系統的傳輸方式為副齒輪箱,在系統將其改為鋼帶傳輸之前,駕駛人若有鬆油門的情況,頓挫感會較大,就好像傳統自排的低速檔那樣。
以上Sentra各類特點幫各位分析,也用我自己的角度來盡可能不偏頗的詮釋此車!至於具體購車該如何取捨,建議去展間試乘,或多多報名素人試駕的活動多體驗看看。謝謝大家耐心看完,我是小謝,有機會的話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