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式GT-R在台灣提供Premium Edition(625萬元)以及Black-Premium Edition(665萬元)兩款等級,動力與底盤均相同,兩者主要不同處在於高規版本多了Recaro賽車椅(駕駛座8向電動調整),並採用Spec.V樣式的碳纖維材質尾翼,40萬價差換來上述兩項配備,坦白說有些貴,且標準版座椅的表現也夠用,加上多數GT-R車主均會進行後續改裝升級,因此625萬元的Premium Edition應該是較划算的選擇。
外觀新保桿 內裝新中控
2017年式GT-R維持先前的LED頭燈配置,主要換上新造型保桿,線條更多變,中央也多了V-Motion風格的金屬配件,並向後延續到引擎蓋的兩道折線,此外,兩側也多了進氣口造型,除了維持新意,也增進高速狀態的下壓力,而雖然GT-R已經推出一段時間,但開在路上,仍舊能吸引不少路人目光。
輪圈同樣為Rays代工的20吋鍛造製品,只是GT-R身軀不小,整體視覺只能說是剛好,並採用Dunlop SP Sport MAXX GT600 DSST專屬配胎,尺碼為前255/40R20、後285/35R20,內部剎車則有Brembo前六、後四活塞卡鉗,規格等級都匹配本身定位。
車尾的改變幅度就沒有前方來得多,更動細節之一就是招牌的四圓尾燈周圍,多了一圈立體的線條點綴,其餘部份,尾翼造型和先前相同,並如上文提到,若是高規的Black-Premium Edition將改為碳纖維材質的Spec.V樣式。
黑色塗裝的下擾流組,造型與Nismo GT-R有相當關聯性,只是碳纖維材質的運用範圍沒那麼多,而雙邊雙出的排氣尾為Nismo製作的鈦合金材質部品,有著粗壯視覺,高轉速下的聲浪氣勢到位。
內裝部份,中控台採用大量的Nappa皮革包覆與碳纖維飾板,實際觸摸感受,質感精進不少,克服過去塑料感較重的小缺點,且整體造型明顯和先前不一樣,有了全新的方向盤設計,中央冷氣出風口位置也移至資訊幕下方,並減少按鍵數量,視覺看來更簡潔,是符合600萬身價的駕駛艙。
駕駛儀錶維持2007年發表以來的配置,沒有全液晶螢幕的變化度與花俏,但仍然有簡單易讀的優點,能輕易得知當下的速度、引擎轉速與變速箱檔位。
8吋資訊幕的尺寸較先前稍大一些,除了基本的導航、多媒體連結功能,對於GT-R車主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能夠顯示多項車輛參數的資訊介面,包含引擎、變速箱等架構的機油溫度與壓力,以及賽道計時功能,此外,車主也能自訂所需的顯示項目,是頗為便利的設計。
引擎啟動鍵的位置從排檔座後方改至左前方,讓操作程序從發動引擎、排入檔位到釋放手剎車的動作更就手,而中央鞍座周圍的碳纖維飾板凹凸有緻,兼具跑格與質感,而左下方就是新加入的資訊控制旋鈕,只是實際使用仍是操控較為直覺一些。
雖然標準版的Premium Edition車型未配置Recaro座椅,但對於舒適性與激烈操駕講求的包覆性都有高水準表現,並能夠適應多數駕駛的體型,不過僅提供椅面加熱功能,少了適合熱帶氣候的通風功能。
和保時捷911一樣,GT-R有著「應急用」的兩張獨立後座,除了進出車室頗為不便,膝部或頭部空間也都不適合長途乘坐。
GT-R的尾廂容積為315L,開口雖然不大,但目測要放入一組高爾夫球具應該沒問題,有一定實用性,但要注意底部帶有一定溫度,如果要把它當成買菜車就要稍微注意一下。
0~100km/h實測3.36秒新年式GT-R同樣基於手工組裝的3.8升V6雙渦輪引擎,透過內部調校與鈦合金排氣系統的幫助,最大輸出由先前的545hp/64kgm,提升至565hp/6800rpm、64.5kgm/3300~5800rpm,數據漲幅看似有限,但其實對於動力輸出的平順度經過調整,簡單來說,為的就是提供更飽滿的全域輸出,搭配6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與四驅系統,原廠0~100km/h加速成績為2.7秒,極速則是315km/h。
畢竟動力不算小,在Normal模式下,從資訊幕能得知油門開度通常不超過15%,因此若是在一般市區中代步,建議將動態模式切至Comfort,較不用費心控制油門幅度,這時就是輛極為受控的大馬力跑車。站在性能面,GT-R之所以快,並不是單靠引擎的輸出大小,還有變速箱的工作效率以及四驅系統的有效傳導。
而就算將所有動態選項切至R模式,要驅策565hp的馬力,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懼怕,只要線性地控制油門,推力也會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堆疊,6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的換檔表現又快又順,想要把它開快不需要太高超的技術,加上排氣管於高轉速時的聲浪效果,就是所謂的感官享受,不過除了上賽道,在台灣的一般路上,真要將動力全數發揮,就需要真功夫了。
首先必須說明,雖然原廠也是以市售車配置進行加速測試,但已經將可變因素降至最低(例如路面水平與摩擦係數),加上車輛狀態與油料品質的差異,因此並不是輕易就能達到0~100km/h加速2.7秒的成績。要讓GT-R進入彈射起步的方式,只要將車輛動態控制介面全數轉至R模式,接著以左腳剎車、右腳油門的方式抵住踏板,這時引擎轉速就會「Hold」在約4000rpm,代表已經啟動R-Mode Start起步功能。
實際過程,初期的動力釋放仍會讓後輪產生空轉,這時系統就會介入控制,回復抓地力後才能一氣呵成地全力加速,最終得到0~100km/h加速3.36秒@51.53m,通過400m終點則是11.35秒,末速達199.09km/h,此外,我們也另外擷取P-Box的100~200km/h數據,得出8.15秒的成績,都是高水準表現,可見在狀態許可的情況下,要達到0~100km/h加速低於3秒的境界不無可能。
其實動力方面,順暢又飛快的表現都在原先預期內,反倒是底盤更讓人驚豔,尤其是電子懸吊的調校,就算調至最硬的R模式,行經不平路面還是保有「Q彈」的特性,車身也始終沒有多餘的晃動,雖然後方仍不時傳來變速箱作動的聲響,但已經算是展現性能車也能舒適的一面,此外,原廠人員也提到,GT-R初發表就是為了挑戰紐柏林單圈作為目標,因此也特別強調高速狀態下的貼地性。
實際加快節奏,雖然車重超過1.7噸,但在山路中,論轉向與車身動態都依然靈活,除了激烈操駕時,四驅系統能隨時分配各輪的動力比例,以達到最佳的動態穩定度,Dunlop SP Sport MAXX GT600 DSST配胎的抓地表現也夠給力,就像前文提到,GT-R是輛好上手的性能車,容易開得快又安心,不過想要發揮車輛100%的實力,技術要到位,心臟也要夠大顆。
【編輯評論】
地位穩固的超跑殺手
代號R35的GT-R從2007年10月初發表,到現在已經將近10年光陰,正常來說也該大改款了,但眼前的2017年式車型,經過整體的向上提升,面對現今的新世代對手並不顯得弱勢,625萬元的入手門檻看來不便宜,但真的是開過了,就知道這部最新戰神,的確值這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