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市場
九月碰上台灣民俗月(傳統淡季),新車掛牌卻不減反增,本月掛牌32227台,月增約9.4%、年對比仍減11.8%。品牌前五為Toyota(8340)、Tesla(2491)、Honda(2100)、Lexus(1803)、CMC(1583),合計接近半數市佔;「進口車廠牌」合計16228台、占比約50.4%,顯示進口、豪華品牌有回溫跡象。
造成「民俗月反而走升」的關鍵,主因是汽車貨物稅修正題材帶動提前下訂與交車,市場對「新制上路後的報價」有預期,品牌端順勢加大9月促銷力道,形成拉貨效應,讓貨物稅新制上路首個月,便帶來明顯銷量成長。進口部分,Tesla大量交車與豪華品牌批次到港,也讓9月進口占比衝高、整體盤面逆勢走強。
銷量結構面仍由SUV與商用撐盤,但9月賓士成為前20名中成長最多的品牌,有趣的是,總裁才剛喊話「車價不調降」,反而讓原本觀望的買家下定決心,再疊加貨物稅新制上路,帶動展間轉單與批次交車同步放量。結果就是豪華進口板塊明顯回溫,且賓士單月放大效應顯著。
9月份國產車款Top 20
本月賣得最好的仍是Toyota Corolla Cross,掛牌3022台,雖然較上月小幅回檔(-11.6%),但依舊穩坐龍頭,年累計31987台的氣勢更把同級與其他國產車款遠遠拋在後頭。亮點還有Honda HR-V,在油電產品話題+貨物稅新制前買點加持下,本月1063台、月增70.1%,一舉來到排行榜第三名;加上Yaris Cross穩定輸出(1299台、月增8.0%),國產小型、中型SUV基本盤依舊強勢。
新面孔方面,MG G50 Plus在「接單不足一個月」的前提下,以227台直衝第18名,顯示七人座家用MPV市場對「百萬出頭、配備到位」的產品依然買單;若供應穩定、展示與試乘鋪量跟上,後市可期。
本月幾款車出現回檔,其中CMC Zinger 333台(較上月-18.4%)與Nissan X-Trail 228台(-14.6%)較為明顯。推測主因買氣主要集中在小型廂型、商用新世代產品(如Town Ace、J Space),加上品牌內部生產與配額調度可能優先滿足熱度更高的車型,致使Zinger短期掛牌轉弱,加上MG G50出現,多少也會分食家庭客源。
國產休旅Top 10
9月國產休旅銷售版圖變動不大,冠、亞軍仍由「Cross兄弟」Corolla Cross與Yaris Cross—穩穩拿下。兩車受惠品牌在月中啟動的高額零利率、低月付方案,搭配既有的口碑與供應穩定,讓掛牌量持續「高原期」表現,跨界級距的吸客力道依舊最強。
Honda雙雄 HR-V、CR-V延續上攻走勢。自HR-V e:HEV油電版上市後,HR-V的關注度與下訂動能明顯壓過老大哥CR-V;本月在客車貨物稅修正帶來的「政策紅利」助攻下,HR-V月增大幅躍升、成功擠進前三。至於CR-V雖屬客貨車認證、沒有吃到同等紅利,但倚賴完整產品線與家庭剛需,成績仍不俗、穩居前段班,展現本田在主流SUV帶的雙核心戰力。
Hyundai本月打出一手好牌,順應貨物稅新制,迅速推出Tucson L客車版,一方面能享有稅制紅利,另一方面後座舒適性也較過去配置更優化,帶動Tucson本月正成長。同時,Mufasa透過低頭款、低月付方案(每月4999元即可擁車)吸引小資與新婚家庭,相較上月放量明顯,證明價格與金融工具對剛性需求族群的轉單效果相當直接。
國產轎車Top 10
雖然轎車級距持續式微,但在前幾個月低基期的襯托下,9月整體明顯翻紅。榜首依舊由Toyota Altis穩坐,掛牌699台、月增9.4%;Ford Focus受促銷活動、政策紅利加持,繳出513台、月增60.3%,續居亞軍,展現經典國產運動房車的韌性。
本月焦點落在Honda Fit超車Toyota Vios,Fit以316台、月增20.6%站上第三,Vios則為279台、月增3.3%。主因在於客車貨物稅新制紅利發酵,Fit本身產品力完整、再加上油電版本吸引力道強,搭配新制讓價格更加友善,購買意願被顯著拉升,Vios維持穩定,但在油電話題與政策買點的雙重推動下,短期聲量被Fit壓過。
9月份進口車款Top 20
進口車9月登錄台數16228輛,較8月上揚12.8%,成長幅度優於總市場的9.4%,也讓進口車的當月市佔率衝到50.4%。而分析原因可能在於貨物稅新策紅利,新購2000cc以下小客車就退稅5萬,搭舊換新最高省10萬,讓不少原本觀望的消費者轉為行動,衝高掛牌數;而「暫時性關稅」也傳出結果即將定案,美製車關稅會不會調降、甚至是零關稅?或將牽動台灣車廠產定價策略及產品布局。
本月進口車冠軍由Tesla拿下,繳出2491輛、成長26%的成績單,第二名及第三名分別是Toyota與Lexus,不過比起8月分別下滑17.2%與31%,反倒成為進口車銷量的「拉拉隊」;其他品牌方面,VW本月大進補,掛牌數1026輛,大漲78.4%,賓士65%的成長幅度也是相當驚人。
進口車銷量前五名依序為Tesla Model Y的2118台、Toyota RAV4的995台、Lexus NX的608台、Mazda CX-5的584台、M.Benz GLC的381台。其中,RAV4竟是今年首度掛牌跌破千台,推測可能是海外大改款「新車效應」,現行款產品尾聲較難再有大爆發。
進口平價休旅Top 10
儘管RAV4罕見的掛牌數跌破千台,甚至連續4個月賣輸Model Y,但在「本業」平價SUV級距依舊足以稱王。本月掛牌995輛、月減20.5%,而今年截至9月登錄13330輛、同比衰退10.9%,考量時序進入第四季,加上產品末期、海外工廠產線調整等不利因素,結算要由黑翻紅很有難度。
第二名是Mazda CX-5,交車584台、月增21.2%。CX-5跟RAV4一樣,海外已經發表大改款,且預計2026年就會抵台,但今年以來靠著「降價還加配備」的策略,仍持續獲得市場關注,銷量會說話,統計至9月掛牌數3611台,同比成長5.2%;另外,台灣馬自達本月針對CX-60與CX-90推出「旗艦臻享專案」,入手即享5萬元購車禮遇,讓消費者享受等同新購車貨物稅減免的優惠!
福斯新世代Tiguan,以317台、成長5.8%的成績衝上第三位,逐步找回品牌最暢銷車款的實力;而同為大改款的Skoda Kodiaq本月表現也屬亮眼,以165台的掛牌數,睽違數個月後再度擠進Top 10。
進口平價轎車Top 10
進口平價轎車本月冠軍換人當,由於Toyota Camry大跌3成,讓Suzuki Swift以267輛(+25.4%)有機可趁,驚險的以2輛差距成功登頂。不過論今年累計銷量來看,Camry依舊以2606輛領跑,後頭的Swift(2242輛)與Mazda3(2074輛)目前都難構成威脅。
小改款VW Golf與Skoda Octavia本月交車數都有迎來爆發,前者掛牌205輛、大漲187.7%,後者則是145台、上揚281.6%;另外,Peugeot 408今年導入油電+售價大降,能見度明顯提升,相信只要原廠供貨穩定,常駐榜單不是難事。
Toyota GR Yaris算是本榜稀客, 本月交付116台、月增673.3%,顯見國內性能小鋼炮玩家不在少數。而日前GR Yaris迎來全新自排車型、開價199萬,連同手排版也一併大降10萬,持續深挖小眾市場。
進口豪華休旅Top 10
豪華休旅再由Tesla Model Y拿下冠軍,交車數2118輛、月增12.7%,自6月以來,已經連續4個月霸榜,小改款產品力確實有獲得市場親睞,今年截至9月累計掛牌8254輛,不只穩坐國內電車寶座,甚至有機會挑戰Lexus NX最賣最暢銷豪華車的地位。
Lexus NX本月掛牌數大跌37.3%,僅交車608台,不過更讓和泰擔心的是,今年NX累計登錄8413台(-13.5%),在進口豪華車銷量排行榜,跟第二名的Model Y差距僅剩159台,若按照這樣的態勢,下個月很可能就出現「黃金交叉」。
賓士本月銷量大漲6成,各大車系多點開花。休旅車方面,主力之一的GLC翻倍成長、貢獻381台,GLA(197台;+66.9%)、GLB(96台;+190.9%)表現也都不遑多讓,更令人驚喜的是商務取向的V-Class,也以135台擠進榜內。
進口豪華轎車Top 10
Model 3繳出242輛、同比大漲152.1%的成績單登頂榜首,助Tesla在豪華車取得「雙料冠軍」。以年度累計來看,Model 3登錄1835台,對比去年同期衰退45.2%,但仍舊是豪華轎車的領跑者,暫時領先E-Class(1644輛)與ES(1467輛)。
本月Lexus ES掛牌數182輛算是持平,但仍能守住亞軍席次,由於海外已經發表大改款,日前發售的MY26,預料就是換代前最後的年式更新,而新一代ES或許最快年底台北車展有機會見到本尊。
榜單中段班由BMW盤據,1系列(111輛)、2系列(108輛)、3系列(87台)分佔3至5名;緊接在後的是賓士E-Class(85輛)、C-Class(73輛)、CLA(69輛),其中新一代CLA偽裝車日前已經現身台灣,或許年底前就會正式上市,可以期待下。
稀有車
本月「稀有車」欄最吸睛的是 Abarth 695 Essesse 掛牌1輛。這台小鋼炮限量1390台,承襲 Abarth 經典「esseesse」賽道套件精神, 180hp、搭配輕量化17吋輪圈、強化煞車與運動化懸吊,並常見Akrapovic鈦合金排氣,造就「迷你體型、賽道靈魂」的獨特魅力。因配額稀少、訂製周期長,在台能見度極低,單月出現一輛已相當罕見。
B30是Brabus針對 Mercedes-Benz 300 車系推出的性能升級方案代號,屬於原廠保固友善的動力與外觀一體式套件。其核心為 ECU 程式與進排氣優化,動力多提升至300hp,並可選配空力套件、鍛造輪圈、運動化懸吊與細緻內裝,此輛B30(C-Class)為三一國際引進,限量1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