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車共通點:相同架構打造
兩車猶豫處:犧牲部分備配換主動安全
抉擇建議:配備豐富度

隨著休旅市場勢頭正起,7人座SUV在近幾年當中,選擇越趨多元,價格帶大致落在150萬上下,操駕感受比起MPV來得靈活,地形穿越能力也較強,有一定的市場接受度,在一般進口品牌,主要包括馬自達CX-9、起亞Sorento等,加上這回比較的Tiguan Allspace與較早上市的Kodiaq。
●外型設計
Tiguan拉長車身版本

車長放大215mm、軸距拉長109mm的Tiguan Allspace,依舊能維持簡潔俐落的車身線條,與Kodiaq在氣勢上稍有不同的是,Tiguan Allspace保有鍍鉻雙出尾管造型,較有運動感,甚至在Highline車型還能加選更有型的R-Line套件(選配價6萬)。
Kodiaq嶄新家族風格

Kodiaq則是清楚的展現Skoda家族風格,將水晶工藝注入在燈組設計中,加上位置頗高的前霧燈與頭燈搭配下,車前部特色濃厚,至於在車側,帶有立體折線的車門下緣與防刮護板,整體來看,Kodiaq較顯得活潑些許;而在配備上與Tiguan Allspace不同的是,基礎車型即可選配全景式電動天窗、標配LED日行燈。
●配備空間
Tiguan Allspace可選配備較多

進入車內,設計方式Tiguan幾乎如出一轍,簡潔明瞭的線條走向,無過多花俏的材質綴飾,VW旗下車款大多都是一致的風格。配置的9.2吋多媒體主機,功能較Kodiaq強大,數位儀錶也是Kodiaq無法擁有的配備,方向盤款式則有平底設計,且基礎車型即有換檔撥片,都是較Kodiaq略有運動感受的元素之一。

而在主動安全科技部分,Tiguan Allspace須第二車型以上才能選配,Highline以上車型則納入標配,另外像是Auto Hold、陡坡緩降等,也都是Tiguan Allspace獨有配備。

至於在第三排空間表現上,Tiguan Allspace的車窗面積較小,較容易有幽閉感,且頭頂空間所剩不多,長途乘坐時的舒適性會較Kodiaq差一些。
Kodiaq安全性、第三排表現較佳

對比之下,Kodiaq大面積的飾板與直向的冷氣出風口,看似「大扮」,標榜貼心設計的Kodiaq,手套箱上方中控飾板可掀起作置物空間,而在座椅機能上較Tiguan Allspace缺少加熱功能,不過多了副駕駛座也可電動8向調整,另外乘坐感受上,Kodiaq椅墊長度較長,兩側包覆也顯得充足。

於上月底調整編成配備後,Kodiaq入門車型可選配ACC與前方煞停輔助,次階以上改為標配,並可選車道偏移警示,2.0TSI則可選Off Road越野模式與DCC電子可調懸吊系統,加上次階以上標配環景攝影,與本身就具備全車系9氣囊的底子,安全表現比Tiguan Allspace亮眼不少。

進入到第三排空間後,雖然同樣難完全容納成人男性,不過還是可感受到頭頂空間刻意挖空,較不易觸頂,車窗面積也較大。
●動態表現
Tiguan Allspace駕駛模式較豐富

Tiguan Allspace提供三種動力系統,入門280TSI為1.4升渦輪引擎,最大輸出150hp/25.5kgm,搭配6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與前驅,能源局公布平均油耗為14.2km/L,330TSI的2.0升四缸渦輪,最大輸出為180hp/32.6kgm,2.0升柴油渦輪的400TDI則是190hp/40.8kgm,均搭載7速雙離合器手自排與四驅。
Kodiaq可多選DCC電子可調懸吊

而Kodiaq的動力編成與Tiguan Allspace相同,只不過在2.0升車型最大輸出的湧現時機略有不同,而兩車在相同架構之下,同樣都沒有4米7車長之下,會有難以駕馭的感夠,反倒穿梭車陣之間,顯得就手,且市區環境使用之下,也屬輕快好驅策。

兩部孿生兄弟可說是相當難抉擇,Kodiaq的主動科技更能追上自家兄弟一步,如果希望能以較優惠的價格得到ACC與前方輔助煞停,那Kodiaq會是較佳選擇,不過若希望貼一點價差換得更多配備,或是多一點運動化色彩,那就非Tiguan Allspace莫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