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的,面對「攻頂」與「配備戰」雙重夾擊下,A-Segment此微型車級距始終是個爹娘不愛的小孩,還要面對中古市場的夾擊,讓明明就很適合此小型車款使用的台灣市場,選擇並不多。好在,還有如本文主角i10般的少數車廠仍持續努力,讓此級距不至於成為稀有動物般絕跡。
要於全球車壇中迎頭趕上,Hyundai以全面性的車海戰術展現企圖心,最小級距當然也不可錯過,且不僅止於Hyundai本身,同集團的Kia品牌也有衍生車型,且無論Hyundaii10與KiaMorning,在相同的優異平台下,表現都很出色,相較於謹守經濟代步定位的歐系同級車款,這兩款韓系小車,都更對台灣消費者的口味。
雖然這次眼前這輛i10不是2013年德國法蘭克福車展上所發表的全新第二代車型,以台灣市場過往i10的銷售能量,也的確不足以支撐讓母廠這麼快的於此市場導入最新車型。會有此次試車機會,主要是因應排放法規更趨嚴苛的必須進化,過去搭載的1.1升引擎無法通過法規,必須換上全新的1.25升四缸引擎。也因此,除了引擎的換搭,外觀上並沒有讓人驚艷的改款進化。
所以,將重點放在動力本身。排氣量的擴增,除了最直接的排放表現更潔淨外,動力輸出也有顯著進步,從過去69ps/10.1kg-m進步到85ps/12.3kg-m,可選擇搭配四速自排與手排動力,試駕車型為自排車款,動力輕快反應更勝過往,面對滿載時與爬坡狀況有了更多的動力對應。不過,對於一款如i10般的小車而論,這動力並非主要考量,其靈活身形與機能優勢,才應該是入手前的優先考量。
從第一次的試駕經驗至今,i10這款車型操控表現還是讓人肯定,靈活、敏捷,卻又不會讓人心驚膽跳的不穩定,還有夠水準的行路質感,平心而論,以其所屬定位與價格,這動態身手著實沒有讓人可以挑剔的缺點。且為了對應消費者胃口,更趁著此次改款過程規劃兩種配備等級,入門的旗艦款就已配備Clarion品牌音響,擁有USB、MP3、藍牙、Apple智慧手機外接介面。頂級的享樂款則換上更高階的Nakamichi7吋觸控娛樂影音主機,將衛星導航與倒車顯影功能整合在內,再從此角度切入,i10又似乎更接近完美。
但真的就如此完美?其實非也,這次不得已的動力提升,其實也帶了些負面影響,首先,因台灣以排氣量為課稅的度量單位,因此當排氣量提升至1.25升之後,稅金也往上跳了一級。此外,平均油耗也從過去的19km/L下滑至15.1~17.4km/L(手排與自排稍有不同)水準,對於一款應把經濟擺在第一的小車而言,這也相當吃虧。
不過,整體而言,i10的出色還是瑕不掩瑜,優點大過於缺點的實力,還是挺適合第一次購車、家中第二輛代步小車的用車功能,不過若你有非理性的排韓購車選擇,那,這就不是i10本身實力可以彌補的範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