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值當道 主力尤其重要
11月份我們深度解析的四款車,均為國內熱門的百萬級距SUV,分別是豐田RAV4、福特Kuga、三菱Outlander與納智捷U6,因此在最後我們將挑出各自的主力車型,並以消費者較關注的動力、配備部份進行分析比較。
國內消費喜好所致,主力車型的動力通常都不會是高規版本,從表格可得知,四部車的規格、輸出不盡相同,但同樣都能滿足基本的使用需求,油耗表現也都在相同水準。
我們將四款SUV主力銷售款的主要配備整理成表格,可以看到在被動安全配備上(也就是氣囊數),Outlander尊貴型明顯居於末位,但卻獨家擁有ACC主動定速與FCM主動剎車輔助,算是各有利弊,而整體看來,配備最豐富的應屬Kuga 180時尚經典款。
就國內銷售數據以及消費習性來說,SUV仍是以百萬內級距為主,因此也將以各車款的主力銷售等級作為分析比較重點,以下挑選出的四款車型,均落在90~100萬的價格帶,且包含各自訴求的重點配備,也就是C/P值最高的車型。而之所以會將以上四部車款作為深度解析的主角,除了以現階段具話題性的新車為優先考量,也各自有值得一書的特點並相互比較。首先,Toyota RAV4在市場上的銷售地位穩固,2017年式再針對科技與安全部份提升,要掌握消費者的心,Toyota確實拿手;小改款Ford Kuga除了外觀造型更動,在動力、配備同步精進,加上全車系標配7氣囊,有話題也有競爭力;而Mistubishi Outlander在小改款後,截然不同的外型設計,風格走向轉為豪華、霸氣,更貼近國人口味;Luxgen U6雖然尚未進行改款或新年式調整配備等動作,但近期多出了一款標配6氣囊的常販車型,符合接下來的消費趨勢。至於其他市面上熱門的SUV車型,過去我們也曾經推出Nissan X-Trail、Hyundai Tucson與Kia Sportage的深度解析專題,至於未納入Honda CR-V的原因,雖然其銷售情況仍十分不錯,但除了世代較久遠缺少新鮮感,國外也已發布大改款車型,且台灣本田目前將重心轉往跨界小車HR-V,多少將影響某部份CR-V客群。
配備不但要足 安全更得斤斤計較
RAV4 2.0豪華
RAV4在市場上的強勢表現令人難以忽視,其中以百萬內的2.0車型為大宗,主力之一的豪華型售價96.9萬元,雖然少了新年式增加的TSS與Drive+系統,但其餘包括7氣囊與實用配備已相當足夠。
就帳面數據,RAV4 2.0只能說是一般,但不至於讓人感到無力,且維持Toyota一貫輕快、平順的調性,已達到家庭SUV該具備的水準。
新年式RAV4並未針對內裝有所變動,主要以簡單、就手為主,皮質包覆的中控台對於車室質感相當加分,而主力的2.0豪華型,主要標配有LED頭燈、雙區恆溫、Keyless以及ESC+7氣囊,已算是豐富,但相較對手則少了電子手剎車,這部分多少影響一絲科技感。
2.0豪華型標配駕駛座六向電動調整與電動腰靠,而真皮包覆座椅實際乘坐的軟硬度適中,良好視野則能適當減少駕駛壓力。
後座膝部與頭部空間充足,尤其地板平整性佳,對於中間的乘客來說是一大福音,但缺點是並未配置冷氣出風口。
Kuga EcoBoost 180時尚經典型
小改款Kuga強調全車系標配7氣囊,但仍具科技性的最大賣點,採1.5升渦輪動力的EcoBoost 180時尚經典型要價99.9萬元,但百萬代價能換得盲點偵測、全景天窗與最新的SYNC3系統,與國外同步的規格,競爭力不俗。
以國產SUV來說,Kuga的1.5升渦輪引擎科技性頗高,數據漂亮且線性程度良好,且油耗表現也僅略遜於對手,也讓動力成為Kuga的優勢之一。
180時尚經典型標配小改款主打的SYNC3系統,介面流暢、美觀,且具備流行的Apple Car Play功能,其餘重點配備還有全景天窗、Keyless、電動尾門,安全性則是7氣囊加上動態穩定、HAS斜坡起步輔助與盲點偵測系統,完整度相當高。
圖為245旗艦型,因此有駕駛座電動調整機能,180時尚經典型則是手動調整,但乘坐感並沒有差別,小改款針對泡棉材質進行修改,舒適性確實有進步,且腰部兩側的包覆性良好。
後座不但有冷氣出風口,空間也不錯,但因應客貨車認證,不可調整角度的椅背設定挺直,對於坐姿習慣較放鬆的乘客容易感到疲勞,為Kuga美中不足之處。
Outlander 尊貴型
Outlander小改款後的外觀更趨豪華,但鮮明的家庭訴求不變,隔音與CVT變速箱的精進,便是針對更佳的舒適性著手,94.9萬元的尊貴型,雖然氣囊數與配備水準不及同價位對手,但百萬內國產唯一搭載ACC仍是一大強項。
Outlander僅提供2.4升單一動力規格,雖已是老面孔,但相對也有一定的成熟度,加上小改款重新調校的CVT變速箱,相信在舒適性上能使多數人滿意。
小改款後的內裝加入紅色車縫線點綴,但相較對手仍略顯成熟,而尊貴型大致配備有18吋鋁圈、Keyless、電動天窗與雙區恆溫,至於主動安全則是搭載ACC主動跟車與FCM主動智慧剎車系統,適合常跑長途高速的駕駛,但3氣囊的配置則是一大罩門。
圖中的八向電調駕駛座需要旗艦型才能擁有,其餘等級均為手動調整,至於乘坐的舒適度相當到位,沒有太多不足之處。
後座椅墊的乘坐感偏向厚實,各項空間表現可圈可點,椅背角度具備調整機能,但唯獨缺少冷氣出風口。
U6 EcoHyper 1.8T 3D安全型
U6可說是納智捷現階段最重要的產品,要在兢爭激烈的SUV級距立足,消費者要的一樣不可少,成為常規販售的1.8T 3D安全型推出後,89.2萬便擁有6氣囊,加上拿手的完整科技與年輕化定位,不難看出品牌賦予的銷售重任。
在去年改為EcoHyper動力後,1.8T不但輸出更大,也換上6速手自排,對於多數消費者而言絕對游刃有餘,整體表現並不亞於主流大廠。
內裝承襲品牌強調的前衛科技氛圍,中間的Think+觸控資訊幕為全車系標配,但在1.8T 3D安全型為高階版本,具備多項影像輔助與手機連結功能,其他配備則有Keyless、HUD抬頭顯示、天窗與單區恆溫,安全則是6氣囊加上動態穩定、HAS斜坡起步輔助,與Kuga相比算是伯仲之間。
U6的菱格紋座椅造型特殊,也帶有一些止滑效果,看起來較具動感,但仍偏舒適取向,頭枕則能讓乘客在「小瞇」一下時能夠依靠。
比起其他對手,U6較低的房車底盤設計,進出車室顯得更為輕鬆,而後座地板中央隆起的程度稍明顯一些,但仍在可接受範圍,其餘在膝部、頭部空間或乘坐感都有不錯的呈現。
四輛車的規格、價格接近,但都有各自擁戴的族群,在11月經過一連串的深度試駕後,更能體會彼此間本質的差異,排除RAV4的絕對領先,其餘車廠想要有番作為,必得祭出更多購買誘因,更多元的良性競爭,對消費者而言選擇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