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小謝,這次很幸運地抽到了21天的318i素人試駕,我們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吧!新世代BMW的外觀主軸,就是大鼻子,越來越大的鼻子,但BMW的設計師就是這麼厲害,有辦法讓鼻子變大以外,還能看起來協調,越看越帥。
頭燈搭配的是具備主動轉向功能的LED燈具,無論在市區、鄉下、有光或無光路段,亮度都是足夠的,且主動轉向的功能也讓它總是能照到駕駛人想去的方向。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組燈具並沒有配備AHB主動式遠光燈,略為可惜。
(鼻...鼻塞了)
(吸氣~吐氣~)
現在的車為了跑出更好的油耗表現,無論國產、進口,大多數都有搭配AGS可變式進氣系統,或稱主動進氣格柵,上次試駕的B18 Sentra有,這次的BMW 318i自然也不例外。
輪胎尺寸為225/50R17,原廠配胎為Goodyear的F1A3,依我自己的使用經驗,私心覺得F1A3比F1A5還要均衡一些。而225/50R17的尺寸用現在的新車眼光看來小了些,但我認為17吋比現在動輒18、19吋的來得好養,又能兼顧到一定的操駕,何樂而不為?
雖然318i的動力僅僅是156hp/25.5kgm,但原廠還是給了雙出尾段,發動時還會有點小放炮,大概是原廠認為輸了裡子,不能輸了面子...沒...沒有啦XD。此外,在我看過路上這麼多新世代BMW的設計語彙後,我覺得這組尾燈放在3系列上面是最為均衡、好看的。
不意外的,又要帶大家來看看引擎室囉!真的就是看看而已。
這顆引擎為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型式,運轉精緻度非常高,噪音也很小,再搭配上8速手自排變速箱,只要油門不深踩,給人的感受就像在開電動車一樣。不過,156匹的動力,只能說是開帥不開快,想跟一些Spec給很滿的車一較高下還是不太行的。
比較讓我意外的是在歐系車上看到Denso,我以為歐系車都比較喜歡配Bosch或Continental?
在右前避震塔有注意到起泡現象,但外觀漆面和各處組裝品質都還蠻不錯的。
整體中控布局是略為靠向駕駛者的,卻又不會像某些車種靠得太多,變相給駕駛者壓力。
在細節上的質感也都不馬虎,黑色木紋飾板、鋁合金飾條及按鍵、親膚材質的按鍵觸感,無論是視覺抑或是觸覺都是上乘的享受。比較特別的是引擎啟動鈕放在排檔桿正左側,很少看到放在那位置的。
BMW比較被人詬病的是還在用使用真圓方向盤,我是覺得視覺上沒那麼好看,但...日常開起來其實沒兩樣。左側按鍵控制的是ADAS的模式、車距、時速;右側控制的是音量、媒體和聲控,按鍵雖多但功能性實在是很少。聲控的部分辨識度還算可以,可以下的指令也算多,但偶爾會有辨識錯誤的情形發生。
駕駛座左前方是頭燈系統的控制按鈕,功能看起來很多,但發動時其實有很多按鈕是受限、不給駕駛人切換的,大概是對自家頭燈作動邏輯很有信心吧!此外,也能注意到在冷氣出風口下方是有氣氛燈條的。
本次試駕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這把手,開門時很有戰鬥感。雖然啦!雖然貨車也是用這種形狀的XD...但總而言之,鋁合金材質的按鈕不只能讓視覺增豔,摸起來也很有質感唷!
駕駛座則是具備八向電動調整和四向電動腰靠,隨時都能靠到你的舒服點。
在雙黃燈按鈕旁的是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快捷鍵,上方是冷氣面板,下方是對我來說除了音量旋鈕、上下首以外幾乎沒什麼用的媒體面板。
中控台最大的敗筆就是這空間超小又設計不良的置物空間,如圖所示,圖片裡的手機是一台i8 Plus,它的寬度橫放剛剛好,深度也只是比手機本身再多一點,因為飾板的關係,高度又十分不足,那這邊到底能放些什麼呢?此外,全車唯一的USB-A、12V電源插座居然在兩個具有夾緊功能的杯架之間,試想飲料杯壁的水珠要是滴進去...?最後,杯架也不大,若是常喝胖胖杯或新鮮屋紙盒的,可能要改變飲料習慣才行。
新世代BMW最讓人稱羨的就是他們家的數位儀錶了,切換動畫流暢俐落、配色及顯示方式熱血又極具多樣化,每次上車都覺得儀式感十足。
內建的導航圖資甚至有測速照相的資料庫,你說這能不好用嗎?
如果不想那麼雜亂,也能開啟簡潔模式,但前提是你要先有辦法在車機裏頭找到該選項XD
中間的多媒體顯示幕和上次試駕的Sentra一樣具有無線Apple CarPlay,但不一樣的是它穩定度非常的高,完全沒有斷線情形。而多媒體顯示幕本身我就不多贅述,放張圖給大家知道它有個看起來很有跑格的介面就好,因為它的UI雖然漂亮,但非常複雜難用。
扶手內的置物空間不大,內含一個USB-C充電孔,扶手蓋本身為兩段式,具有彈簧,會自己開到大概80度,後面可以自己再往後扳一段以達到90度全開。
無論駕駛、副駕駛的化妝鏡都附有暖黃照明燈,不過歲月靜好,鏡面略小。
後座雖然空間不大,但該給的杯架也不會少,一樣具有夾緊功能。
配有三區恆溫空調,並有兩個USB-C充電孔,對我來說是基本上用不到,手邊的線都還是USB-A的...
一開始,我和朋友試了好幾次腳踢感應電動尾門,但都沒辦法順利觸發,後來朋友假裝手上拿著東西,一掃,就成功了,所以想觸發成功的人不妨試試這招。
後車廂空間其實不算太大,深度就兩個15吋筆電後背包而已。但在兩側輪弧旁有向下挖空,以爭取更多置物空間。
左側的凹槽比較大,可以放入雨衣或購物袋、衛生紙等
右側則較小,原廠在這裡放了個醫療包,剩餘的空間可以自行塞一些袖珍包面紙。
行李廂是具有一鍵傾倒後座功能的,十分便利。
時間來到晚上,這台車的氣氛燈真的很美,雖然顏色選項不多,但總能感受到它的科技之美。
當門打開時,該門就會轉為紅色的閃爍燈號來提供警示,雖然亮度沒有很亮,但聊勝於無。
不只如此,夜晚地上也會亮起翅膀狀的照地燈,門把上也有間接的燈光照明。
門板上的置物空間超大,但還是無法彌補中船那悲劇般的空間配置。
後座也有氣氛燈,沒在跟你搞前後不同調的啦!
它還有一個很懶人的上/解鎖方式,但如果你很常經過車輛,或是車輛停得離你比較近的時候,就建議不要開啟此功能,因為你一經過它就開,一離開它就鎖,開開關關的很消耗電瓶。
油耗部分呢,第一桶油忘記拍,但高速/市區比為4:6,總共跑了546.6公里,加了55.52公升的汽油,平均油耗為9.84km/L。還車前又加一次油,高速/市區比為9:1,跑了275.8公里,加了21.1公升的汽油,平均油耗為13.07km/L,表現我認為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畢竟我第一桶油怠速時間較長,第二桶也沒有很順順開。
我覺得雙B就是這樣,比規配表肯定比不過國產車,更遑論超值大碗,但軟體層面和其附加價值(品牌光環、儀式感、系統流暢等)就是能讓你開得非常均衡,這些都是國產車很難去達成的,就算有達成也只會是其中的一兩項。無論是目前熱銷的美系、日系,抑或是冷門的台系、韓系,或多或少都有些明顯可見、可感受到的缺點,雙B我不敢說絕對沒有,但至少不會有一上車就能發現的重大缺失,我認為這就是其價值所在。簡言之,就是錢錢的力量,口袋麥可麥可自然就有能力去選擇更好、更舒適的車款。
最後偷偷跟大家分享一個資訊,那就是開這台車請務必依照錶速行駛,因為它沒在跟你灌水的。這次分享得有些倉促,因為不慎A到需要提前還車的關係,那幾天拍的素材不是很夠,但還是謝謝各位的收看!希望大家有個美好的一天,小心駕駛,不要像我一樣行車擦撞到視線死角,凡事安全第一!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