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灣都會區擁擠的交通和狹窄巷弄的特性而言,先天上就使得交通載具受到不少移動限制,也因此國內二輪機車的容載量堪稱世界之冠,主要原因當然就是在於機車在機動和便利性都是傳統四輪汽車無法相提並論的,因此本屆台北車展中,由Toyota所展出的i-Road雙座三輪電動車型,自然受到現場不少民眾的注意,只可惜這部測試性質濃厚的電動車款並不會在台灣上市,聽到這個消息,想來不少消費者應該都會感到惋惜吧。其實在歐洲部分都會地區,這類裝上車頂、讓騎士免受風吹雨淋之苦的機動車款並不算少見,然而日系車廠Toyota於2013年日內瓦車展上首度發表的i-Road,藉由前二後一的三輪設定,結合方向盤和封閉式車艙的設計,讓i-Road有著介於二輪機車和單艙汽車的產品定位,嚴格說起來也要算是一種跨界設計,擷取了二輪機車的機動性和四輪車輛的舒適感,能夠提供騎士們更有保障的市區移動體驗。
為了求得都會窄巷穿梭的便利性,Toyota i-Road的車身尺碼僅有2345×870×1445mm,軸距則達為1695mm,大小約略等同於國內常見的黃牌重機,迴轉半徑更僅有3公尺,因此機動性方面絕對是傳統車輛所無法企及的;而且鑑於新世代的環保潮流,i-Road並沒有搭載傳統內燃機引擎,而是以一具電動馬達來負責驅動,只需要三小時的充電時間,就能夠獲得50公里的巡航里程,若是你每天的通勤距離低於50公里,那麼i-Road就非常符合你的需求。
由於希望i-Road能夠在續航里程方面獲得提升,原廠還以鋁合金材質打造出輕量化的車身結構,而採用鋁合金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在於高剛性特色,能夠有效地保護車內的乘客;在操控的部分,i-Road是以傳統方向盤來進行轉向動作,結合名為Active Lean的主動式系統,其會透過內建的陀螺儀,過彎時會針對切入角度進行自動懸吊的平衡調整,以此確保轉向時的車身穩定性。
當然,為了強化日常生活的實用性,i-Road除了採用前後雙座設計之外,車內甚至還提供有USB充電座、冷暖空調以及藍牙免持通訊系統,基本上就是依照把四輪汽車縮小成二輪機車的概念來打造,相信看到這裡,不少買家應該都已經感到躍躍欲試了吧,但很抱歉,由於國內監理法規以及充電站等基礎建設尚未普及、明朗,短期之內想要在台灣道路上看到i-Road恣意穿梭的身影還需要等上好一陣子。
【Toyota】都會移動新概念 台北車展Toyota i-Road小麻雀、五臟全
作者:鄭捷
2016-01-01
1.2萬
溫馨提示:文字共977個字,10張圖,閱讀約需要4分鐘
於2013年日內瓦車展上首度現身的Toyota i-Road,緊湊小巧的造型相當符合國人的使用需求,封閉式雙座車艙也能夠確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適性。
- 沒有我想看的
- 像廣告文
- 比較不夠詳盡
- 比較不夠全面
- 內容與事實不符
- 文章內容不具參考性
- 其他
確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