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系列Part 2!之前8891編輯團隊就曾介紹過,有些車廠不單單做車,還推出了五花八門不是汽車的怪奇商品。而這次來個反向思考才發現,明明其實不是車廠,卻「斜槓」到汽車產業的公司,原來也不在少數。
Sony-Afeela電動品牌
Sony不只出電視、做相機、賣PS5,對電動車市場也滿滿興趣,先是自2019年以來發表數款「Vision-S」電動概念系列車型,後更與Honda成立合資公司推動量產化,並計劃以「Afeela」作為品牌名稱銷售。
目前Sony已基於Afeela品牌推出「Afeela Prototype」原型房車,車身尺碼與Tesla Model S相當,預計搭載前後各245hp的前後雙馬達動力和Level 3等級駕駛輔助系統,預計最快明年發表量產版,且傳聞另有休旅車系將在2027年亮相。
小米-SU7
無獨有偶,同樣以電子產品起家的小米,自2021年投入開發自家電動車,並在去年亮相品牌首作「SU7」的試裝原型,也是一款以Model S為對手的房車,CLTC續航力預期上看800km,新車產線已於去年少量試裝,預計今年首季實現規模量產後,率先於中國市場展開交付。
Google-Firefly
科技巨擘Google早自2009年起,就展開車用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計劃,為了進行相關技術的實地測試,遂於2014年發表了暱稱「Firefly」的測試小車,其雞蛋般的圓潤造型令人印象深刻,並自隔年開始在美國數個指定測試範圍中展開路試。
Firefly由Google內部團隊自行設計和打造,作為一款自駕測試車,座艙僅有雙人座椅、置物槽和少量按鍵,並無方向盤、油門與煞車踏板等配備。不過,經過兩年多的測試後,Firefly於2017年宣布退役,其任務轉由市售車款改裝而來的測試車取代。
Apple-Apple Car
身為Google的對手之一,Apple也曾展開名為「泰坦計劃」的電動車開發案,計劃走了十年也投入了數十億美元,原本預期能在2025年展開量產,然而今年稍早卻傳出經內部重新評估後,決定中止並放棄企劃,將開發資源轉投近年興起的AI領域。
Kalashnikov-CV-1
雖說汽車產業適逢電動浪潮,但想分大餅的可不只電子公司!創立超過2百年的俄羅斯企業Kalashnikov,最負盛名的產品當屬AK-47突擊步槍,卻在2018年發表「CV-1」概念純電車。不過該公司過去也曾生產過無人載具、軍用及民用車輛,其實在運輸載具領域並非新手。
CV-1採五門斜背設計,復古的造型風格致敬了70年代蘇聯首款自製掀背小車「Izh 2125 Kombi」,並在外觀細節上更加簡化,官方宣稱CV-1具備680hp的最大馬力,理想續航里程可達350km,但至今仍未有投入量產販售的消息。
Michelin-PLR
聽到Michelin可能會想到輪胎或星級美食,大概不會料到他們也曾造過車。由於當年Citroen隸屬Michelin旗下,便基於後者的DS旅行車在1972年打造「PLR」卡車輪胎測試車,因其奇特造型、超長車身和多達10個輪胎被暱稱「蜈蚣」,並在退役後停放於自家博物館內作為展示館藏。
Swatch-Smart小車品牌
好多測試車或未上市的例子,難道市面上買不到這些「不務正業」的車款嗎?實則不然。都會小車品牌Smart,即是瑞士錶商Swatch所起草構思,並於1994年找上M.Benz合作開發市售車,該品牌之命名便是取「Swatch Mercedes ART」之意而來。
不過,在1998年Smart正式投產前,Swatch便退出了合作計劃,品牌成為M.Benz全資擁有,因此後續量產車其實與Swatch已無太多關聯。而隨M.Benz營運策略調整,Smart更在2019年轉型為M.Benz與中國吉利汽車的合資品牌,並以純電休旅車款作為主力產品。
Ineos-Grenadier
身為全球第四大化學藥品公司的英國企業Ineos竟也做車?Ineos創辦人兼英國首富的Ratcliffe爵士,眼見其偏好的初代Land Rover Defender在歷經33年後於2016年停產,萌發「自己接手做」的念頭,但被JLR集團婉拒提供技術支援,遂而效仿了Defender的設計推出「Ineos Grenadier」,並視其為Defender的精神後繼。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Grenadier在台灣也能買得到!國內由永三汽車取得代理,並於去年9月在台開賣,供應有「汽油版」與「柴油版」兩種車型可選,定價均為428萬,品牌在台首間旗艦展示中心則在2月初於台北內湖開幕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