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M6 Gran Coupe早先我們曾進行試車,當時還是原廠外觀,如今所謂的「世界前三、亞洲第一 」,指的是車上來自美國南加州PSM Dynamic的碳纖維空力套件,PSM Dynamic專精各種高級車款的空力套件製作,其中又以BMW車款最為熱衷,而這部M6 Gran Coupe上的套件,目前只製作三套,國內則由Eiko Elite Asia導入一套,論稀有性,絕對沒話說!
這組碳纖維空力套件共有前下擾流、側裙、尾翼與後下擾流,均以原廠車體作為基礎,採加裝型式呈現,也就是說原廠保桿、側裙都予以保留,雖然因不用整件替換而能降低價格,但也因套件造型必須順應原廠,故考驗品牌設計能力;在前下擾流部分,PSM Dynamic產品大面積的向前伸展,氣勢兇悍、視覺銳利,同時也可看出前緣線條與M6原廠氣壩作呼應。
側裙造型就比較簡單,從車底橫向外伸的感覺,至於後下擾流我們認為是本組空力套件的精華,首先是後保桿側邊可看出有轉折造型,除了讓視覺有立體變化感之外,也與側裙有良好的造型銜接整體性,至於正後方的下擾流Diffuser,可說是幾乎完美的與原廠後保桿結合,不僅擾流造型立體兇悍,甚至還大面積的往前覆蓋到車底,有平整化、精進空力效能的功用,同時左右兩側也將排氣尾管完整包覆,完整度沒話說。
至於尾翼則沒採用流行、立體可調角度的GT款式,而是較為低調的鴨尾型式,不過細看可發現面積不算小、角度也有點翹,應能帶來比原廠更大的下壓力。
底盤部分,首先鋁圈換上Forgestar Super Deep Concave 20吋製品,多幅式造型與灰色色澤,在潮流、耐看之間取得不錯平衡點,而輪胎則選用前265/35R20、後295/30R20的米其林Pilot Sport Cup2,其屬於有紋熱熔胎,是訴求可用於道路行駛的競技胎,以其能對應升級至700hp的超跑級馬力。剎車系統則是Brembo GTR系列,這也是屬競技化訴求的產品,採前6、後4活塞設計搭配405、380mm碟盤,等級與規格都相當高,至於避震器,由於這輛M6 Gran Coupe配有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相較於標準車型,底盤設定經過些許強化,甚至DSC動態穩定系統撰寫程式也不盡相同,因此目前承受700hp尚顯足夠,升級計畫暫時未執行。
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除了底盤升級,動力也經過升級,標準版M6最大輸出560hp/69.4kgm,強化套件初期版最大馬力成長為575hp,扭力不變,完成0~100km/h加速時間縮短為4.1秒。到了2015年,BMW更進一步推出600hp版本,輸出動力與30 Jahre M5限量版一模一樣,最大扭力則小有斬獲2.1kgm,增加至71.4kgm,輸出轉速區域為1500~6000rpm,輕輕一踩,就能湧現最大扭力,而這輛M6 Gran Coupe便是國內為數稀少的六百匹版本,而本車再藉由美國ESS Tuning的Stang.1 ECU程式、Eventuri碳纖維進氣套件、RPI Down Pipe與中尾段,最後還有Aquamist HFS-3水噴射系統,讓整體輸出達到700hp/94kgm的水準,而這樣的動力,4.4升V8雙渦輪引擎本體可是仍維持原廠,顯見這具引擎潛力頗高。
雖然此代M6已進入產品末期,但強化後達到700hp/94kgm的輸出,卻可與現今許多超跑相抗衡,而由於渦輪仍維持原廠,增壓反應依舊輕盈暢快,因此沒有甚麼難相處的脾氣,同時ESS Tuning的Stang.1 ECU程式在動力呈現上,也是以平順為訴求,不以追求最大瞬間增壓、讓出力趨於猛烈的特性,故700hp/94kgm其實比預期中還好掌握,3檔、80km/h可以放心的油門到底,進行高性能車款熱衷的100~200km/h再加速測試,不過當天路況不允許,所以我們並沒有架上儀器進行實測,否則以此車動力,應能衝進6秒台!
【編輯短評】
不畏後起新秀夾擊
這具4.4升V8雙渦輪引擎自2011年隨F10世代M5問世,當時可是出力威猛、讓人津津樂道的M GmbH Turbo心臟,五年過去,現在的高性能戰區,600hp只是入門,大夥都在衝七百匹大關,而這輛配有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的稀有M6 Gran Coupe,經過完整周邊升級後,馬力便達700hp,印證這具引擎的能耐,再加上稀有的PSM Dynamic碳纖維空力套件,改造完整度為國內M6 Gran Coupe少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