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2公布首波關稅稅率,經過多達百天的暫緩談判期,台美對等關稅終於公布!不過這次川普沒有發推文,而是由白宮直接發布行政命令,最終答案揭曉就是台灣輸美商品課徵關稅從最早的32%降至20%,落在高關稅區,以鄰近亞州國家來看,高於日、韓的15%,也比泰國的19%還高,結果看來不算理想。(示意圖,圖片來源:The WHITE HOUSE)
不過賴清德總統稍早FB發文稱,美國目前公布對台關稅為「暫時性關稅」。主要原因是台美雙方還未完成總結會議,因此,美方先對台灣公布20%的「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而台美雙方後續也將就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相關議題一併磋商。
所謂的232條款,是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規定,涵蓋項目包含半導體、藥品、汽車及零組件等等,倘若認定進口產品造成美國國安威脅,就有可能對該產品之進口行使裁量權,包括提高關稅、設定配額或採取其他非貿易措施。
按照台灣政府說法,232條款的項目關稅尚有談判空間,因此大家期待的美製進口車關稅調降,甚至是全面調降汽車進口關稅與貨物稅,來換取更好的對等關稅條件仍有變數。不過產業界擔心,衝擊最大的會是汽車零件業,數據顯示,汽車零件業2024年產值高達2946億,其中1575億銷往全球,美國就佔了5成,加課20%關稅墊高成本後,競爭力恐受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