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是什麼?
關稅是各國進出口海外貨物,所徵收的稅金,有保護國內產業、調節貿易市場,以及增加政府收入等作用,稅率會依照國家與貨物種類有所不同。乘用車也會依動力類型、排氣量等而有所不同。(圖取自關務署臉書)
台灣進口車關稅怎麼算?
目前台灣買一台進口車,除了需被徵收關稅,還有貨物稅、營業稅,舉個例子,一台排氣量1798c.c.、採用汽油引擎、稅基100萬的進口車:
關稅:100萬x17.5%=17.5萬
貨物稅:(100萬+17.5萬)x25%=29.38萬
營業稅:(100萬+17.5萬+29.38萬)x5%=7.34萬
完稅價:100萬+17.5萬+29.38萬+7.34萬=154.22萬
關稅調降真能買到便宜進口車?
從上面的公式來看,若關稅降了,甚至降至0,能省多少?
關稅:100萬x0%=0
貨物稅:(100萬+0萬)x25%=25萬
營業稅:(100萬+0萬+25萬)x5%=6.25萬
完稅價:100萬+0萬+25萬+6.25萬=131.25萬
目前關稅與0關稅價差:154.22萬-131.25萬=22.97萬
如此一來,消費者自然會期待能買到更便宜的進口車。不過就市場面而言,我就問,蛋價降了、你看早餐店加蛋的價格有降回來嗎?銷售價格的調降,涉及層面頗廣,尤其是大車廠,得顧及各方面的成本考量,或是市場供需。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車廠會把降了關稅的價差,投入在標配更多、更好的配置之上。
政府傾向先談關稅再談貨物稅
日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曾談及「美國關稅新政對台灣的影響及因應」,署長認為,若只降低美國進口車關稅,日韓等進口車關稅維持不變,對國內車廠的衝擊相對而言就不會太大。此外,會以先談關稅再談貨物稅為原則。(圖取自邱求慧臉書)
美規外匯車銷售有利有弊
若對美關稅調降,是不是將助長美規外匯車崛起?甚至影響台灣部分豪華車原廠銷售?倒也不一定。這回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不只針對台灣,今天台灣貿易商若是進口由日本、墨西哥等地生產的「美規車」,疊加了調高的關稅稅率,就算導入台灣享受到低關稅,也不見得佔的到便宜。
反言之,今天車商進的若是美國生產的美規車,讓利的可能性比起大車廠來說,確實較大,易有「甜甜價」,亦能大幅提升競爭力。
關稅降不等於車價降
雖然降關稅可能帶來車價的「下修空間」,但最終零售價格還是取決於車廠或車商的策略、市場供需等多方面因素,且目前僅針對美國進口車。加上除了關稅,可別忘了還有貨物稅與車價掛鉤,一時之間就算關稅大降,也似乎難期待進口車價格結構的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