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電池使用了原廠稱之為CTP的第三代技術,此技術簡單來說是藉由優化電池的構造,用以提升電池體積利用率,寧德時代直接拿Tesla 4680電池來對比,指出麒麟電池的72%利用率,高於4680的63%,而在相同的化學體系與電池包尺寸前提下,麒麟電池包的電量,比起4680多了13%。
冷卻技術方面,由於將液冷系統模組,改置於電池芯之間,讓散熱面積比起先前的設計,再增加4倍,散熱效率提高、加上針對結構的強化,除了可適應更大電流、更高電壓的快充裝置,亦能更快將電池升溫至適合的工作溫度,進而讓快充所需時間更短,原廠宣稱能支援10分鐘、將電量自10%充至80%。
此外,寧德時代表示麒麟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達255Wh/kg,可幫助電動車實現超過1000km的續航力,聽起來很猛,不過並未指出是在何種標準下進行的測試數據,若為中國的CLTC標準,在其較為寬鬆的測試前提下,可能得打個折扣,屆時量產並搭載於新車上便可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