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執法一定會開單嗎?隨著科技日漸進步,就連抓違規的方式也不再僅限人工處理,現在只要透過攝影機與AI即時運算,就能瞬間揪出多樣交通違規,幾乎可以說不管多微小、短暫的違規行為都難逃其法眼,,因為車輛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視器的範圍內,駕駛人沒有任何僥倖的空間。只要一違規基本上就等於吃罰單,再也沒有「看到照相機就慢下來」或是「沒人看到就沒事」這種事情!
當然,如果是因為髒汙、毀損或是天候不佳而導致車牌無法順利辨識,也許就會有「被機器拍到,但警方決定不予舉發」的情況產生,但這都是十分極端的狀況,被成功舉發違規的機率仍是大得多。大家也千萬別企圖使用變造或是遮蓋車牌的方式上路規避機器辨識,否則除了最高可能被罰18000元的罰鍰外,更有機會吃上偽造文書的罪嫌,這樣可得不償失!
最後還是得說,「科技執法」的目的是希望遏止違規、防制事故,並且起到呼籲駕駛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的效果,民眾也必須認知到不是沒警察的地方就可以隨隨便便。我想大家真的不必太過排斥警方使用「科技執法」,甚至覺得此舉是政府在搶錢,畢竟要是大家都能保持良好的駕駛習慣不違規,就算科技再怎麼厲害也罰不到任何人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