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本田HR-V vs 馬自達CX-3 Sky-G 動態篇
Tommy
Tommy一生愛車是車都想開
4.0萬瀏覽/2016-10-27
概覽:
本田與馬自達都是對於操控樂趣特別有琢磨的日系品牌,而HR-V與CX-3均是外型帥氣的Crossover,動力與身手自然不能太遜色,可以預期的到,這會是一場難分高下的動態PK賽。

國產與進口的跨界之爭

Crosver跨界休旅在車壇上已流行了幾年,但隨著HR-V國產化登場,此話題又被掀起,其實Crossover跨界算是一個通稱,只要不按傳統車型設計、將不同領域的特質融合成新物種,都可以稱為Crossover。HR-V強調是將都會型SUV加入更多運動氣息,成為介於SUV與掀背車之間的產品,而這樣的訴求,正好與Mazda CX-3不謀而合,其實這樣的說法有點顛倒,因為HR-V日規版在2013年底便已問世,而CX-3則在兩年後才問世,並於去年底正式引進,而問世比較早的HR-V,則到今年10月才國產化與國人見面,因此實際上CX-3產品世代其實較為新穎。

CX-3原先僅導入單一配備等級,但提供兩種動力系統,分別為2.0升汽油與1.5升柴油,後者排氣量雖較小,但在原廠動力線規劃下,定位是略高於2.0汽油的,兩者售價分別為88.9、99.8萬元,而或許是為了迎接HR-V國產化進行卡位戰,七月中旬追加低階配備的2.0汽油尊貴型(77.9萬元),此價格算是直搗國產車市場,HR-V定價74.9、78.9與84.9萬元是最好證明,既然車型定位、價格完全直接對上,HR-V與CX-3來場同場較勁自然是免不了!

動力

除了數據 變速箱與調校是關鍵

國產HR-V採用代號R18Z的1.8升L4 SOHC引擎,具備自家招牌的i-VTEC技術,最大輸出為143hp/6500rpm、17.5kgm/4300rpm,搭配的CVT變速箱在VTi等級以上附有模擬7速手自排功能,至於能源局公佈的平均油耗則是14.5km/L,能源效率歸為2級。對比2.0升汽油的CX-3 Sky-G,採用14.0:1高壓縮比設定的2.0升L4 DOHC引擎,可輸出156hp/6000rpm、20.8kgm/2800rpm的最大動力,搭配6速手自排變速箱,平均油耗則是1級的16.3km/L。兩者的帳面數據以各自的排氣量而言,均屬該有的水準表現,並分別在稅賦與節能性兩項互有千秋。不論是動力數據、油耗或是實測加速,HR-V似乎都處於劣勢,但以國內的稅賦機制而言,1.8升的排氣量比起CX-3汽油款的2.0升則占了上風,縱使Crossover比一般房車強調較多的駕駛樂趣,但相信這對於此級買家而言仍是一項重點的養車成本考量。以各自排氣量基準而言,兩車動力輸出都在水準之上,只是終究HR-V動力就是較小,加速表現慢於CX-3 Sky-G實屬合理,但10.01秒的成績已是不俗,倒是其能源局公布的平均油耗明顯低於排氣量較大的CX-3,這點頗讓人意外。

HR-V 

溫柔平順的潛力9秒台就在不久之前,HR-V我們曾測得0~100km/h加速9.99秒的成績,不過這次得到10.01秒@157.16km/h的結果也不算差,1.8升NA+CVT的搭配性成熟,只是高負載時的運轉聲浪稍大了些。開著HR-V在市區相當快意,1.8升NA+CVT變速箱的組合,在D擋下,感受溫順、漸進,不必花太多時間習慣,雖然最大動力的湧現時機偏向於高轉速,也感覺不到太多個性,但對於一輛小型的家庭用車而言,想要多少就踩多少,易於掌控的調性,除了駕駛能開得輕鬆自在,只要不重踩拉轉,後座的小朋友或長輩也能享有更多的安定感,這樣的設定算是十分恰當,只要在法定限速下順順開,HR-V的表現稱職、合理,CVT無段變速的先天特性多半是如此,少了傳統變速箱換檔的銜接動作,自然能夠帶來輕柔、線性的行駛體驗,不過各有利弊,在超車等需要即時動力的情況,排入S檔,相同的油門開度,引擎轉速也高一些,但要較飽滿的力道輸出,還是得要在4000rpm之後才能顯現,相對的,從引擎室傳來的運轉噪音也等比增加,對於行車質感也有所影響。至於P-Box實測的部份,我們先前在HR-V深度解析-動力篇中,在0~100km/h加速項目曾測得9.99秒的好成績,而這回因與CX-3同場比較,勢必也需在攜同條件下重新測試,最終得到10.01秒@157.16km/h的結果,與先前僅有非常些微的差距,雖然並未再次擠進9秒台,但對於HR-V的能耐也大致底定。

CX-3 

符合跑旅之名的汽油動力CX-3汽油款的輕快且算得上精緻,在Sport Mode模式下的活潑調性更是討喜,最終0~100km/h加速以9.00秒@149.55m達成,合理推論只要測試環境更好一些(像是氣溫更低),8秒台也並非不可能。進口身份的CX-3,目前導入的車系編成分別有兩款2.0升汽油,以及一款1.5升柴油共三種車型,而這次找來的CX-3 Sky-G車型,採用缸內直噴與SKYACTIV技術的2.0升自然進氣引擎,搭配6速手自排變速箱,雖然沒有渦輪加持,但從起步到加速至所需的速度,過程輕快、一氣呵成,2800rpm便能提供的20.8kgm最大扭力,比起HR-V的17.5kgm/4300rpm,力道來得更多、更早,加上6速手自排的運作頗為積極且線性,要在都會代步行駛,一樣令人輕鬆愉快,此外,汽油款的CX-3均提供Sport Mode換檔模式,透過變速箱進退檔的時機的不同,以及將引擎轉速維持在較高的區間,較直接的動力反應,除了提供急加速或超車等需求,而這時的引擎聲浪雖然也不小,但不若HR-V因CVT變速箱而帶給人聲嘶力竭的感受,CX-3則有傳統變速箱的換檔落差,先不論誰的實際傳輸效率高,至少後者給予的性能氛圍算是到位,合乎登場時打出的「跨界跑旅」口號。經P-Box實測,CX-3 Sky-G的0~100km/h加速的最佳成績為9.00秒@149.55m,與HR-V比起來,從起步衝刺的動作便更迅速、直接,最後結果快了約1秒,一如預期,表現可圈可點,但僅些微之差便可進入8秒台境界,稍嫌可惜。

操控 

舒適與好動各有擅長

HR-V與CX-3之間的底盤特性不盡相同,但兩者依然存在幾個共通點,除了同樣為非獨立式的後懸吊設計,也均是從自家的小車底盤延伸而來,HR-V之於Fit,CX-3則源自Mazda 2,至於車身尺碼,HR-V(4294x1772x1605mm,軸距:2610mm)的各方面都較CX-3(4275x1765x1535mm,軸距:2570mm)略多一些,也直接影響到車內的坐姿和空間表現,而車重則算是相當,HR-V S(1273kg)、CX-3 Sky-G(1285kg)。HR-V的圈胎規格為215/55R17的Dunlop Sp Sport Maxx 050,至於CX-3 Sky-G頂級型則是215/50R18的Toyo Proxes R40,兩者配胎等級都頗佳。

HR-V

靈活、舒適的縮小版SUVHR-V不論在市區或是高速公路上的舒適性大致良好,唯獨隔音還有精進空間,至於彎中的動態表現雖不若CX-3來的直接,但仍稱得上穩健。HR-V著重於日常代步的平順性的舒適度,比起傳統SUV的大車身與高重心,HR-V相對適合新世代的小家庭,身形樣貌也年輕許多,整體動態展現良好的平衡性,要用來自駕或全家出遊都顯得稱職。HR-V的底盤設定大致偏向家庭用車的舒適訴求,懸吊柔韌、轉向手感適中,緊湊的身形也迎合現代人在都會穿梭時的靈活性,而在國內的一般道路上,首當其衝的就是坑洞處理的表現,關於這點,HR-V顯然比相同底盤的Fit來得出色,並非能夠媲美上頭的CR-V,而是指震動抑制、傳進車室內的衝擊感以及車身回穩的速度,除了高速時的風切聲與輪胎滾動噪音仍有精進空間,以小車標準來看,已屬良好水準,只要順順開,相信車上乘客不會有太多怨言。至於出遊時常碰上的山路,正好發揮HR-V這類跨界SUV所具備的On-Road特質,享有優於傳統房車的視野與空間,但操控卻比高重心的SUV來的靈活,轉向的精準度與彎中動態保有本田向來的水準,加上HR-V採用尺碼215/55R17的Dunlop Sp Sport Maxx 050配胎,以國產車的配置來說等級頗高,具有正面加分效果,速度與路線控制得宜,能讓駕駛開得開心、坐的滿意。

CX-3

像是大一號的運動掀背CX-3除了外型,駕馭上的運動氣息也較HR-V強烈許多,但在中低速巡航的抑震性也依然存在小車容易彈跳的通病。CX-3汽油款的動態呈現上,節奏明顯較HR-V快上許多,個人化、個性化的跑旅定位鮮明,若你是偏好拉風外型,偶爾享受駕馭樂趣的年輕小夥子,CX-3相當對味。開著CX-3,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轉向的俐落性與運動化的懸吊設定,尤其是從HR-V移駕到CX-3後更是明顯,這並非全盤否認HR-V的表現,只是新世代的Mazda車款所強調的「人馬一體」,在這輛「加高版掀背」同樣受用。一樣是在市區中行經坑洞,對於碎震處理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但要是面對落差較大的破碎路面,坐在前頭並不會讓你覺得差HR-V太多,但若是後座乘客,小車常令人詬病的過度彈跳以及直接的衝擊感就容易顯現,但是到了蜿蜒山道中,CX-3也更能一展身手,想當然不到犀利刁鑽的級別,但至少車輛動態的受控性與穩定度,能帶給駕駛相當的信賴感,後軸並不因非獨立懸吊設計而有太大影響,貼地性仍是理想,整體而言,CX-3可以說是輛偶爾能來點駕馭樂趣的個性小車。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當地在日前已公佈小改款CX-3,最大亮點便是搭載在小改款Mazda 3身上頗受我們好評的GVC系統,令人好奇會幫CX-3加分多少。現今的Mazda十分著重車輛的駕駛樂趣,每一車款均貫徹此造車理念,很像是十多年前的Honda,那時的本田,每一級距作品的身手都是同級出色者。現今的Honda多了一分深思熟慮,若是重視機能的消費性產品,不再堅持流露那麼多的直來直往,柔一點、緩一點,可以獲得更多主流客層的青睞,而本田也沒忘記跟隨已久的狂熱分子,Civic Type R的復出證明Honda的能耐與對性能的堅持不曾改變。

好文章,鼓勵一下
對我幫助不大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0
文中車款

文章標籤

Honda
HR V
Mazda
CX 3
相關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