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背負教育使命 Tesla Model S 90D試駕
小鍾
小鍾17年試車經歷熱愛飄移
1.9萬瀏覽/2016-10-06
概覽:
這輛Model S 90D是由Tesla台灣所提供,關於特斯拉Model S試駕,在過去台灣分公司尚未成立,由平行輸入引進時,相信你或多或少都在各種媒體看過,包含我在內也曾深度體驗強悍的P85D,今回再次試駕,並再次撰寫試車文章,我們又能給予甚麼樣的不同觀點與內容?

電動汽車處女地 科技形象已建立

Tesla在這兩三年間,快速植入台灣人心,當時是由一些平行輸入車商導入,並以自己熱愛替代能源車款的熱誠進行推廣,讓Tesla試駕報導在平面、網路、影音頻道甚至是電視都可看到,或許你不清楚Tesla這個品牌的來龍去脈與造車理念,但你一定清楚「Tesla=高科技電動車龍頭」,也就是說,無形中你已認同這品牌!Tesla在今年初開始規劃台灣公司,9月正式成立展間,在已有「開路先鋒」讓Tesla名聲在台灣街頭巷尾建立起相當知名度之下,若你認為Tesla Taiwan可以「躺著做」那可就錯得離譜了!因為認識Tesla品牌之後,還有如何讓人相信與認同產品的另一門學問,這比一般汽車品牌推出新款車來得困難許多,因為台灣是電動汽車處女地,「買了如何充電?」,這個老問題仍是多數對Telsa有興趣者最多疑問。

莫約兩年前,國內開始有水貨平行輸入業者開始經營Tesla市場,並也在各媒體曝光露出報導,讓Tesla品牌快速的被國人認識,只是畢竟單打獨鬥的力量有限,因此國人對於電動車的理解仍有限,如何讓民眾明白Tesla不是一個科技玩具,是Tesla是否真能走進日常生活的關鍵。

敞開大門走入群眾 溝通與教育並行

只要到Tesla Taiwan官網按幾下滑鼠,就可完成試駕申請,接著真的有Tesla Taiwan人員跟你接洽安排試駕,目前累積有興趣試駕者數量可觀,得需要一些時間排隊消化,若你常出沒Tesla展示中心所在地台北信義區,一定會發現多台Model S忙碌穿梭。「為數眾多的申請試駕者,會不會有九成都只是"開好玩"的而已?」,我忍不住這樣問原廠行銷經理,「我們不預設立場,但絕對歡迎大家來體驗與認識Tesla」,這是我得到的答案,白話一點翻譯,「歡迎大家來開爽的!」。前文說了,台灣是電動汽車處女地,電動汽車不像電動機車開發宗旨就只是為了短程通勤,加上電動機車的體型與電池都遠比汽車來得小,容易建構出電量補充的機能性,汽車需背負的功能需求比機車複雜且多,因此肯定Tesla品牌是一回事,但要改變用車習性,必須溝通與教育並行!敞開大門,歡迎大家實際感受與體驗,這樣平民化的作法,是不是有點顛覆Telsa是一個高貴電動車品牌的印象?而這也是為何首間展示中心選擇在新光三越,百貨公司可是一家老小假日常去之處,走入群眾的效果,絕對比獨立打造一間氣派展間來得好多了。Tesla可謂電動車領導品牌,某種程度下,確實背負教育使命,我們不是在說吹捧之話,但真的很高興Tesla Taiwan如此作法!

 雖然Tesla高科技、且不算便宜(Model S 300萬起跳,入門車型Model 3正式在台公開時間未定),但想進一步了解Tesla卻一點都不困難,只要在官網留下資料便會有專人與你接洽,試駕、詳細介紹車輛本身之外,溝通電動車使用觀點與習性也是重點。

調整用車習性 會有用不完的續航力

目前Model S在台銷售的有60、75、90D與P90D三種車型,最強悍的P100D暫未供應,數字代表電池容量,電池愈大,能提供愈好的性能與續航力,官方公布基礎的60版本續航力有400km,與一般汽油車相差不遠,至於實際「一桶電」行駛距離當然是依個人、使用環境而異。開著燃油汽車,油箱見底時再去加油的習性稀鬆平常,但電動車必須調整思維,一個大原則,每天下班回家之後,把你心愛的Tesla接上充電就對了,有機會就補充電量,是使用電動車要養成的觀念,因為充電所需時間比加油費時許多,而別以為需要專屬充電座才行,只要有家用插座就可以充電!而充電問題也是Tesla規劃設想一部分,畢竟公用充電站要像加油站那樣普及,所需時間無法預估,因此針對Tesla針對客戶架設目的地充電站、超級充電站兩種,簡單區分差別,就是充電速度快慢,超級充電站適合架設在郊區之類地方,讓長程往返無後顧之憂,目的地充電站則架設在會長時間停留之處,吃飯、看電影、逛街都是所謂長時間停留(基本上至少2小時),目前Tesla Taiwan確定會在全省新光三越與Costco好事多賣場架設目的地充電站,至於超級充電站也會在明年陸續成立,只是目前地點與全省數量暫時未公布。若你申請試駕,以上這些用車觀念與充電網絡架設資訊,都是Tesla Taiwan與潛在客戶積極溝通的重點。

充電站不像加油站那樣大量普及,確實是電動車發展上的小障礙,而這也牽扯到充電時間無法像加油那樣快速,而為了降低這部分困擾、提升Tesla使用便利性,Tesla Taiwan會陸續在全省新光三越、Costco好事多架設專屬充電站,逛街購物看電影時能為愛車充電增加續航力,而之後也會在郊區建構快速充電站,長途旅程也無須擔憂續航力問題。

小改款Model S首見 入門60版本就很棒

畢竟是試車文,接著來說說這次主角Model S 90D。Model S是Tesla第二款作品,創廠作為以Lotus Elise作為基礎改變而來的Roadster車型,國人可能較為陌生,Model S問世於2012年,今年四月份進行外觀小改修飾,主要是頭燈與前保桿部分,新款LED頭燈看起來比以往更具科技感,而雖然問世已屆六年,但流線的四門Coupe車身線條,看起來仍頗為與眾不同。

Model S 90D輸出為417hp/67.1kgm,採前後軸各配置一具馬達,因此為四輪驅動設定,原廠公布續航力為557公里,是Model S車系中最高者。Model S在今年四月份進行小改款,重點放在車頭修飾,擁有新款LED頭燈,線條更為銳利一些,而前保桿造型也與過去不同。隱藏式門把是Model S外觀特色之一,會自行感應伸出,讓開門動作多了一分科技感。

 

喜愛Tesla的人應該都知道,Model S車底板就是電池擺放位置,重量可觀的電池放在車輛最底層,重心自然奇低無比,讓Model S立下操控出色的利基,這輛90D額外選配了氣壓懸吊,有四種高度選擇,外加一個稱為千斤頂的修車模式,我們最愛選用比標準高度再低一點的模式,外觀看起來就像換裝改裝懸吊降低車身一般,帥到讓你覺得標配的19吋鋁圈有些嬌小,沒關係,另有21吋供你選配!

麂皮車頂篷為標配項目,而這輛90D因選配尊榮升級套件,因此中控台上方也以麂皮包覆,中控台下方與中央扶手則覆蓋真皮,尊榮升級套件同時還包括LED頭燈增加主動轉向功能、 LED霧燈、電動尾門等重點配備。液晶儀錶兩側顯示資訊項目是相同的,可依喜好設定顯示內容,而資訊雖多,但似乎有點過於分散,較不容易一目瞭然。 Tesla Taiwan引進車款的中控介面完全採繁體中文,無疑提升許多操作便利,而所有車上功能均從這17吋螢幕控制,包含基本的頭燈與中控鎖控制等,而未來正式交車後,車上都會內建安裝一張SIM卡供網路使用,讓各項網路功能維持暢通。這輛90D選配真皮座椅,與標準版相比除了材質差異,造型剪裁也較運動化,提升包覆性。由於車底無任何機械結構規劃,因此底板可以完全平整化,讓後座可以真正容納三人安然入座,不過可能是因電池體積較厚,使得座椅的離地高度較低,入座後大腿容易騰空,坦白說難免影響長時間乘坐感。前門內飾板因採用單一皮革材質,使得看似有些單調,但其扶手與門把造型頗具設計感。

 

雖然此車非性能最強版本,但0~100km/h也只要4.4秒,至於國內販售最強的P90D則縮短為3.3秒,Ludicrous模式(需選配,且僅供應P90D)再削減到3秒整,其實無論是三秒還是四秒,這樣的加速性能都讓人驚奇,且由於馬達特性,一起步就能供應最大扭力,全油門彈射而出瞬間用頭暈目眩形容絕不為過,但衝刺幾趟之後,新中不免浮現一絲空虛感,原來是少了引擎聲浪,讓瘋狂的加速過程少了感官刺激,拚起步加速,Model S P90D絕對是一部超跑殺手,但少了聲浪刺激,會讓整個過程變得有點單調。回歸到電動車的魅力,不就是追求環保、寧靜與科技感,基礎的60版本車型不因入門而降低上述魅力,再說0~100km/h也能在5.8秒完成,或許成不了超跑殺手,但也絕對夠快,306.1萬元起跳,比90D的412萬元起便宜了一百萬之多,更別說P90D身價衝破500萬關卡,因此若將目標放在60版本,其實入手高科技Tesla也沒有想像中遙遠!

最後,若你看完我們試車文章之後,勾起你對Tesla更多興趣,甚至想試駕感受一下,點選8891新車專屬預約試駕Tesla網頁安排時間吧!

雖然加速性強悍,但Model S 90D油門(或該說電門)反應相當易於掌控,只是收油門時需適應一下,需比駕駛燃油車較為柔和一些,否則容易會有明顯減速力量,這是馬達運轉特性所致。既然多數人對電動車的續航力與使用性感到困惑,那下次試駕Tesla,或許該規劃個環台遠征,改變一般人對於電動車只能短程使用的刻板印象,也實際印證Tesla建構充電網絡的成果!

 

<Model S 90D主要規格>
引擎型式:純電動
最大馬力:417hp
最大扭力:67.1kgm
變速箱型式:
驅動型式:四輪驅動
懸吊結構:前雙A臂、後多連桿
0~100km/h加速:4.4秒(原廠數據)
原廠極速:250km/h
車身尺碼:4979x1964x1435mm
軸距:2690mm
車重:NA
輪胎尺寸:前後245/45R19
車價:412萬元起

看完評測還猶豫?心動不如行動,用購車菜單,一鍵比對全台車主成交價!>>立即了解<<

好文章,鼓勵一下
對我幫助不大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0
文中車款

文章標籤

Tesla
Model S
相關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