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市場急凍!大家都在等
關稅問題延燒已久,不管是社群、節目或是各大論壇上,大家都在討論進口車將給出跳水價的相關議題,消費者的期待讓買車觀望氣氛持續濃厚,加上不少人拍到新車塞爆港口的畫面,更是讓不少人大喊:消費者硬起來!坐等車廠或是進口車大幅降價。
車廠確實有壓力,但真會祭出破盤價?
買氣慘淡,但若僅期待關稅讓進口車變便宜,先說結論:「會便宜、但難以翻轉價格結構!」先前我們大致拿關稅歸0計算過,簡單說,就算今天真的0關稅,車廠少的成本佔在台新車價可能不到一成,尤其是大車廠,得顧及各方面的成本考量,還需思考,今天若是雪崩式降價,是否會影響到旗下全面的產品線定價策略和定位。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車廠會把降了關稅的價差,投入在標配更多、更好的配置之上。
話又說回來,如此冷清的市場氛圍,車廠一定會有壓力,各據點旗下的業務也需要吃飯,因此從7月開始,明顯可見每月品牌的促銷,均加大了力道,給出更大的折價、更多贈品、更優惠的貸款利率與期數等。若真有需求想買車的消費者,不妨看看可以掌握哪些時機?如何應對業務?將自身利益最大化!
塞港要消化!業務要維生!
消費者觀望,車商首先面對的是庫存壓力,一但新車保稅倉庫塞滿還是得領出、整備後交給經銷商。所以車商怕新車持續積累、難以消化,勢必會祭出促銷來吸引買家,避免「新車賣到變舊車」,與其這樣,車商更傾向加大促銷力道,來救業績、銷庫存,此時進場不僅優惠夠香、議價空間也大。
是的!車商運營要成本、經銷商開店也要成本,業務當然也有業績壓力要扛,所以當大家都在等的時候,此時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更應該衝一波,因為「檯面下」的談價空間絕對更誘人,除了新車折價外,後面的贈品也很可觀,例如升級隔熱紙、原廠導航,贈送原廠精品、保養券、加油券、延長保固等等,如果是入手電動車,送家用充電樁、限時免費快充也都是「好說好說」!
跨年式車款=撿便宜關鍵期
還有另一項因素,汽車年式一旦切換,舊年式庫存就會成為壓力。車商為了加快出清,往往在第三季前的夏季促銷檔期就開始降價出手,而目前正逢其時,尤其等到新年式正式登場、舊款還沒賣完時,優惠幅度會再加碼。特別是跨年度的庫存車,因市場接受度較低,更容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堪稱購車族的黃金時機。
砍價心法 線上線下比價雙管齊下
買車除了找對時機外,「貨比三家」也是不敗法則,而且最好的方式就是「線上網路詢價」+「線下展間報價」雙管齊下,功效最好。記住「沒有賣不出去的車,只有賣不掉的價格」,業代最怕的就是你「有選擇權」,所以收集網路菜單、勤跑多家展間,用不同報價來壓價,就有機會談到你心目中的理想神單。
善用預算有限話術,談車價也凹優惠!
業代最怕的就是你預算不夠,所以你可以適時地透露自己預算有限,讓業代主動幫你調整方案,甚至推薦更划算的車型或優惠。記住,買車議價時可別只盯著眼前的車價,配件、保養、保險也都是可以談得,這些「隱藏優惠」都跟成本息息相關,只要雙方談得攏,業代通常也會略施小惠,力求盡快簽下Case!
危機入市,把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上!
雖說大家都在期待「降關稅車價崩」,但就像前面所述,這牽涉到市場機制的問題,「會便宜、但難以翻轉價格結構!」對車商而言,現在正面臨庫存與銷售雙重壓力,而這正是聰明消費者翻轉局勢的機會。當需求放緩、供給過剩,議價空間自然擴大,不僅跨年式與現售款更容易談到低價,還可能額外爭取配備升級、保養或延長保固。危機時刻,不用跟風等待,反而該出手,以自己的節奏與條件,主導交易,把實惠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