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BMW i7 xDrive60 Excellence試駕 似油、卻更勝油的純電旗艦
邵逼
邵逼新聞最快速評論超直白
3,755瀏覽/
概覽:
「科技和舒適配備同樣豐富、不選已經十分成熟的汽油動力、會買純電大7的人是想裝B吧?」我一開始確實是這麼想的。但試駕過後,反倒被i7圈粉了!

2022年4月大改款7 Series問世,除了不再區分長、短軸版本,更首度推出和燃油與PHEV動力同平台打造的純電i7,同樣主打後座取向、一視同仁地給予原廠「天花板級」的豪華與科技配備,和對手M.Benz特地推出純電平台打造、採前座取向的EQS、與S-Class做出區隔的策略截然不同。

目前大改款7 Series在國內除了提供搭載3.0升直六引擎+輕油電科技的735i、740i,採前後軸馬達設定的i7 xDrive60為目前車系旗艦動力,和740i一樣都可選Luxury、Excellence兩種配備等級,此次試駕的是要價698萬的頂規i7 xDrive60 Excellence版本。

i7 xDrive60搭載前後軸電子勵磁同步馬達,Sport模式下重踩油門就能創造544hp/76kgm之最大輸出,帳面數據頗大,就算在其他模式下,也有490hp/76kgm出力,對應車重逾2.6噸的i7絕對綽綽有餘。順帶一提,若選配M Sport套件,就可直接使用方向盤左後方Boost撥片「進入狀況」。

市區走停動力線性,輸出特性調校的近似油車,而且是平順且極度協調的那種,在740i上就已感受不太到變速箱的換檔動作,換到沒有變速箱的i7更是「順上加順」!而新車的懸吊設定雖趨向舒適,但不會因為避震偏軟,導致行經爛路時產生讓人不舒服的晃動,「柔韌」是我想到最適切的形容,新車還有前後軸自動水平氣壓式懸吊加持,濾震性極為出色,車輛隔音也很棒,開車的跟坐車的舒適度一樣沒話說。

就算想動感一點,切換到Sport模式,路感回饋僅稍稍變強,舒適柔韌的調性依舊明顯,不過面對起伏路況消弭碎震,或過彎的回穩及時性都相當好,除了和扎實的底盤功夫少不了關係,全系標配的後輪轉向(最大3.5度),讓這輛車長近5.4米的「龐然大物」,車身動態更加受控,對於少開大車的我來說,確實有增添信心的效果。

除了Sport運動模式,i7和燃油版一樣,都可選Personal專屬、Efficient節能、Expressive悅動、Relax放鬆、Theatre劇院等模式,Sport模式中,可針對動力、ESP、轉向、避震等進行多段調整;特別建議若有機會一試i7,一定要選一下Expressive悅動模式,因為其專屬的純電模擬音效真的很有趣!不過我還是最愛可以將後排大螢幕放下的劇院模式啦~能爽坐追劇誰要開車

切換至Sport模式並將動力、ESP、轉向、避震等都選擇運動化設定、啟用Boost撥片,0~100km/h繳出了4.8秒的成績,比照官方的4.7秒在合理誤差範圍內,拜四驅系統之賜,車輛起跑瞬間並未有打滑跡象,動力十分飽滿,雖大腳油門,但能感受到出力依舊是漸進式向上堆疊的,話又說回來,會買這車的人有多少想「呸」?我持保留態度。

i7 xDrive60的動能回充系統得由多媒體系統操作,有主動式、強、中、弱四段選項,若你是長期開油車的人,建議回收力道最小的設定,比較不需習慣回充時的減速效果,「主動式」選項也不賴,前方車多與車少時,能明顯感受到回充力道的強弱差異,但不至於突兀,若對掌握電門很有自信的人,只要把檔位切換至B檔,就能進入單踏板控制加減速模式。

新車配置的是105.7kWh鋰電池組,據原廠數據、在WLTP測試標準下,最大續航里程為625km,充電插槽在右後葉子板上,所支援的AC交流慢充是J1772規格;DC直流快充最高195kW,為CCS1規格,後者只需34分鐘就能將電自10%充至80%。

先前我們試駕過汽油版的740i,這回碰上i7,雖在i7 xDrive60身上,還是能在深踩電門時,稍感受到出力隨即湧現的馬達特性,但說實話其他真沒啥區別,比起740i更加飽滿的動力,加上平順柔韌的駕馭感受,整體表現甚至更勝740i,僅在高速下急煞時較能明顯感受到那比起汽油版多出600kg的車重。除了電車調校地近似油車的漸進式輸出,也由於品牌燃油動力系統已十分成熟,造就純電和汽油大7開起來、坐起來都一樣順暢、舒適。儘管對多數人來說,電車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領域,但BMW讓我感受到的是,「EV不過是另一個動力選項」、而且林杯可以作的和燃油車一樣好!

在試駕740i Excellence時(點擊圖片重溫試駕文),已針對新車外觀、內裝細節予以相當詳細的介紹,這回想分享的是我覺得最吸引人的配置,以及i7內外有無專屬扮相。

先來說說i7與燃油版在外觀方面有何不同,欸…有!但很少,主要差別在於專屬藍色徽飾,以及車身多處的藍色飾條。

我一直很愛BMW近年來新車的外觀設計,夠浮誇、夠搶眼,個人覺得無極限(仿)水箱罩+分離式頭燈組,放在小改款X7上很可以,但到了大7上,莫名給我違和感,可能是如此前衛的面容,和這種車就是For大老闆的既定印象有衝突之故。

即便是小改款X7上首見的分離式頭燈組,但只有豪華旗艦身分的7系列才有和施華洛世奇合作設計的水晶玻璃頭燈,且為Excellence版本獨有,不過i7兩車型均標配自動調整遠近光、光型變化防眩目等科技。

比起車頭「方正大扮」的造型,尾部線條較為凹凸有致,全系搭載Pure Excellence套件,在前後保桿、側裙等處施以鍍鉻材質,LED尾燈輪廓與內部光條採用上揚的設計,看來還真有點「睥睨一切」的視覺效果。

後座三角窗與尾燈光條的幾何圖騰,還呼應尾燈內部設計,這種小「花招」特別吸引我。

除了數位鑰匙有接近車輛自動解鎖(範圍1.5公尺)功能,Excellence版本還多了「迎賓自動車門」,只需按下門把上的按鈕就能自動開啟車門,那自動啟閉車門會不會容易A到東西或行人?車輛會透過側面雷達偵測避免此狀況,我們實地測試也沒發生「意外」過。

坐上車以後、煞車踩到底也能自動關閉駕駛側車門。如果想關閉其他車門,除了直接碰觸車內前後排門邊的觸控按鍵,也可透過中控多媒體系統、鑰匙、語音助理、專屬App等進行操作。

除了配備不分動力、只依等級一視同仁,胎圈組也是,i7 xDrive60 Excellence標配21吋鋁圈,搭配的是前255/40R21、後285/35R21的倍耐力P Zero,鋁圈造型與配胎款式都和740i Excellence無異。

車室採用自iX起就有的極簡鋪陳,搭載採用相連式曲面設計、由12.3吋數位儀錶、14.9吋中控螢幕架構而成的BMW Operating System 8系統、多角形雙輻式方向盤、並未因純電身分多了特殊配備,全車系標配Keyless、全景玻璃車頂、換檔撥片、四區恆溫空調、抬頭顯示器、手機無線充電裝置、B&W音響等。

想特別強調的是,這一代大7在氣氛營造下了更多功夫,採環艙設計的內裝飾板,同樣加入水晶元素,可搭配氣氛燈,呈現奢華又夢幻之效果。

頂規Excellence版本才有的車頂的Sky Lounge氛圍燈,夜間或陰暗處效果十足,BMW這麼會「耍花招」確實讓我驚豔。

由於是電動車,12.3吋數位儀錶比起燃油版主要多了預估可行駛里程,右側也把轉速錶換成輸出百分比資訊,同樣可選多種顯示式樣,切換My Modes駕駛模式時,儀錶色調也會隨之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大7獨有道路虛擬實境顯示,在開啟ACC與車道維持時,以綠色標明車道與邊線,提醒駕駛注意。

在使用原廠導航時,AR擴增實境導航能於儀錶顯示,同樣是7的「專利」,還可結合車外畫面,並在路口或閘道給予箭頭提示,這功能在iX上我就覺得很好用,但大7顯然更勝一籌,因為不用過度轉移視線中央螢幕上。

至於國內首搭的「變換車道輔助」,若同時開啟ACC與主動車道維持,並將方向燈撥桿停在一半的位置數秒、車輛就會判別是否有後方來車,適時自動變換車道,作動順暢又自然。

多媒體操作細節由於試駕740i Excellence時已體驗過,重點放在i7關於純電的相關設置,首先是導航方面,在設置好目的地之後,儀錶中會同步顯示抵達時的預估剩餘電量,不過可惜的是,並未支援導航路線中的充電中繼點規劃功能。

雖可以從導航介面中的找尋充電站,尋找原廠與合作廠商的充電地點,目前多數車廠都僅提供自家或合作方的充電查詢,但若想真正做到純電車普及,整合各家充電站資訊我想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進入充電選單可進行充電方面的設置,如固定的充電時間、充電排程、預熱電池組以加快充電效率,還支援常用地點的充電設定記憶功能。

方向盤僅有ACC按鍵,若想調整車距,只能從多媒體系統進行設定,我開啟「自動」,系統會參考所選的車距喜好、當前路況等自行調節,拿捏精準度個人覺得很可以信任。

從3系列和X5開始普及自動倒車輔助功能,能夠按照紀錄的原路線自動倒車,到了最新的7系列,可記憶的路徑從50m提升到200m,最多可以記憶10組路徑,不小心開到「此路不通」的巷弄內就派上用場。

雙前座支援通風/加熱功能,坐感厚實、支撐性也夠,能調整的部位很多,符合這等級需要的舒適性。

後座兩側座椅皆具備電動調整,支援椅背、前後調整,還有記憶、通風、加熱功能,燃油/純電頂規的副駕駛座後方座椅,更能搭配電動腿靠,調整成仰躺坐姿,搭配按摩功能,只有舒服沒其他的!

在兩側車門把手則有5.5吋觸控介面,可操作空調、影音娛樂、收放後排螢幕、燈光等,全系標配之餘,操作起來就如同智慧型手機一樣,頗為就手,但對於會暈車的人來說,一直使用可能會有點「風險」。

後排車頂配置、可升降收納的31.3吋8K大螢幕,看起來爽度無庸置疑,會不會傷眼?這種疑慮一閃即逝,「只有一天大老闆可作」的人哪管這麼多,把握機會才是王道。但由於螢幕放下會阻礙車內後視鏡視線,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行駛途中還是斟酌使用的好。

後廂開口大,平整度好,當然也沒少了感應式電動尾門,因為後座有大量的電動機構,所以不支援椅背傾倒功能,但對大老闆們來說、放的下高爾夫球具就好?此外,和燃油版比起來,i7行李廂容量少了40L、為500L。

【編輯評論】模糊EV與燃油的分水嶺 純電大7魅力十足

或許是消費者對於電車多少抱有「科技夢」,又或許是品牌冀望用「噱頭」淡化電動車售價仍偏高的現況,多數車廠往往會透過特別的設計、專屬的配置,強調EV的「與眾不同」。但BMW卻不太一樣,綜觀寶馬新世代電動車,我所接觸到的i4、採獨立平台打造的iX,到本次主角旗艦i7,都未刻意營造純電車款應該有多麼炫目的科技感,而是符合其定位、藉由日益先進成熟的技術,提供駕駛與乘客自然而然的便利性,以及對車輛的信任度。

這種「讓EV單純成為一種動力選項」的感覺到i7上更加強烈,畢竟是旗艦款,天花板級的配備不分燃油純電同樣可享受之餘,開起來、坐起來差異感極小,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無形中拉近「電氣化」給人的距離感,我將其視為BMW面臨汽車工業油轉電過渡期給出的最佳解法,同時也符合產品定位、保留了品牌精神,更讓我這個不愛大車、口袋不深,完全不是TA的小人物被圈粉!

好文章,鼓勵一下
對我幫助不大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0
文中車款

文章標籤

BMW
i7
相關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