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Volvo C40 Recharge Twin motor搶先試駕 多「一味」會更完美
邵逼
邵逼新聞最快速評論超直白
1.1萬瀏覽/
概覽:
會選類Coupe休旅的消費者,應該多少對於「運動化表現」有所期待吧,C40 Recharge也是為了滿足此類人所生的產品,作為XC40 Recharge的斜背版、貴了10萬、多了「翹臀」外,開起來如何?

休旅產品日益細分,除了各級距產品尺碼可能越來越相近,也不時會有融合其他元素的「衍生作」推出,就如同今天試駕的主角C40 Recharge,和XC40 Recharge,同樣以CMA平台打造,可視為XC40 Recharge的斜背版本。

C40 Recharge於國內目前提供Twin Motor單一車型,開價229萬元,比起XC40 Recharge Twin motor,售價高出10萬,若攤開規配表比較,配備兩者並無差異,究竟這10萬值不值?親身體驗過才知道。

C40 Recharge除了車高低於XC40 Recharge,透過窗沿向後勾勒的線條、車頂自B柱向下傾斜的幅度,營造更加動感的視覺形象,仿水箱罩和車頭鈑線,呈現的則是簡約風格,在XC40 Recharge推出小改款後,兩車正面望去基本上是看不出差異的。

外觀重點當然是「翹咖噌」,斜背設計、車頂和尾門上方均配置擾流尾翼、更向尾門中央衍伸的LED尾燈組、大量橫向鈑線,「魅力」明顯比XC40 Recharge高出一截。

其他外觀配備一如XC40 Recharge、首批入主C40 Recharge的車主,同樣可免費升級Pixel Technology頭燈,具備自動調整遠光燈、自動轉向、防眩光功能,並可依照前方交通自動調節亮度,科技面和「雷神之槌」LED日行燈辨識度都沒話說。

除了擾流尾翼,LED尾燈向車頂衍伸的光條,採用虛線設計,亮起來尤為明顯,這部分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對顏值也起到加分之效。

新車標配19吋鋁圈,趨於平面化的造型,總覺得少了張力,不過現今不少電動車都是如此…配胎則是前235/50R19、後255/45R19的馬牌EcoContact 6,主打節能取向。

車室焦點是數位儀錶和直立式螢幕,多採用圓角與水平線條鋪陳,XC40和XC40 Recharge也都是同款,無新鮮感也無法滿足我對於純電車的「幻想」。

不過要說句公道話,C40 Recharge舉凡雙區恆溫空調、H/K音響、手機無線充電裝置、Keyless、全景玻璃車頂等配備豐富完善,確實不負其身價。

12.3吋數位儀錶大雖大,但只有兩種顯示模式可切換。差異只在中間有無地圖顯示,若設定導航會將路線投射至儀錶上這點滿方便的。

9吋觸控直立式螢幕搭載Google車載系統,邏輯清晰、即便是果粉的我也能輕鬆上手,Google Play商店對我來說沒啥用(我連帳號都沒有),但倒覺得內建Google導航很方便,欸欸重點是車主還能享有四年免費網路吃到飽,這不賴~若真不習慣也可使用Apple CarPlay,不過是有線的。

畢竟是純電身分,除了使用內建導航會預估到達目的地的剩餘電量,還有里程管理功能,可透過自動調整空調、提高續航力。

還可進行充電量、電流量上限,以及充電時間等設定,不過說實話都是屬於比較基礎的設置,沒太多「花招」。

和Tesla一樣、C40 Recharge沒有車輛發動鈕,帶著鑰匙D檔一打就能出發,不過「那個洞」直接填補上的操作…可以處理精細一點會更好。

C40 Recharge沒有電子手煞車,入P檔或煞車踩深一點就會自動啟動手煞車和Auto Hold。

主動安全科技不玲瑯滿目怎麼叫Volvo?全速域ACC、主動車道維持、盲點偵測、倒車警示+煞車輔助、預防碰撞、疲勞警示等一狗票系統當然是標配。看了這麼多…再溫馨提醒一下,以上各式配置XC40 Recharge Twin Motor也通通有。

座椅支撐性與舒適度都有中上水準,雙前座支援電動調整與手動延伸腿靠,駕駛座則有2組記憶功能。

由於想營造動感氣息,C40 Recharge的A柱比印象中的XC40 Recharge更斜,加上那「美背」,明顯地影響駕駛視野,尤其是後擋視野,讓我當場想點播一首「我難過」,還好有360度環景可輔助。

後排頭枕可以透過多媒體系統進行電動收摺,這還滿有豪華感的,可惜椅背挺直略為影響乘坐舒適性,至於因為外觀設計所帶來的影響是頭部空間(雖然我人矮沒什麼差)。

行李廂方正且平整,有電動尾門、固定釦、掛鉤、雙層底版等配置,應付日常需求足夠使用。一樣因為外觀設計,讓C40 Recharge的容量表現遜於XC40 Recharge,基本數據與後排放倒分別差了有39、123L。

車頭前方具備31L的行李廂,擺放洗車工具應不是問題,旁邊則是雨刷水添加處。

C40 Recharge於前後軸各搭載一具電動馬達,搭配78kWh電池組和全時四驅系統,最大輸出為408hp/67.3kgm,帳面數據不小,不過只要不是狂開猛踩,動力堪稱柔順,在市區通勤時,還算個好親近的旅伴。

若是深踩電門,就立即能感受動力如潮水般湧來,有時還會給人貼背感,實測0~100km/h成績為4.67秒,和原廠的4.7秒相去無幾,有四驅系統加持,車輛起跑瞬間並未有打滑跡象,動力充足而飽滿。比較讓我意外的是,C40 Recharge依舊採懸吊行程較長、阻尼趨於舒適的設定,方向盤指向性若能更俐落會更有Fu,導致開起來並未和外觀一樣走動感路線,少了一昧,是我覺得很可惜的地方。

C40 Recharge沒有能調整動能回收段數的「換檔撥片」,只能從多媒體中選擇是否開啟One Pendal Drive單踏板控制加減速,我喜歡關閉,因為放油門時所產生的阻力及減速過程,和開油車比較像。

充電孔位於車尾左側,使用的是結合AC交流與DC直流的CCS1介面,也是目前歐系純電車的主要規格,至於原廠公布的最大續航里程數據為514km(NEDC標準),參考較嚴格的WLTP測試規範,則為451km,日常通勤無須擔憂。

C40 Recharge開起來的整體感覺,其實和XC40 Recharge沒什麼差(至少我感受是這樣),有差的地方是由於類Coupe設計,原廠表示空力效益更佳,風阻係數比起XC40 Recharge少了0.01Cd,也體現在原廠數據破百加速比XC40 Recharge快上0.2秒,平均續航力也多了2%等方面。

【編輯評論】
可惜務實派的我不愛

因為外觀而犧牲駕駛視野、空間的部分,雖然是多數加入跑格元素的車款會有的「通病」,但對於願意犧牲這些入主此類產品的消費者來說,期望獲得的應該不只是外觀夠帥而已?C40 Recharge顏值到位了、輸出也夠強勁,開起來卻少了更運動化的味道。雖然還真有不少人會吃顏值這一套,但對我來說既然配備、輸出、開起來感受都和XC40 Recharge Twin motor沒有明顯差異,我寧願選擇價格較低、視野空間較好的XC40 Recharge 。

42
3
相關車款
優惠禮包8.9萬
C40 Recharge
Volvo C40 Recharge
201-232萬
規格配備
編輯測評
車友評價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發佈留言
0
文中車款

文章標籤

Volvo
C40 Recharge
相關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