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Toyota RAV4 Adventure 4WD素人一週試駕-尋找能上山下海的國民神車
素人試駕
素人試駕消費者心聲。
8,438瀏覽/
概覽:
家中的老車需要一輛能上山下海的休旅車接班,在展間短短的時間無法好好熟悉這輛車,希望透過素人試駕一週的時間好好體驗。

家中的老車日漸不堪負荷,因為我家喜歡露營和出遊,所以需要一輛能夠上山下海的休旅車,基本需求是有優秀的四輪傳動和魔術大空間。

Adventure的外觀與一般版本RAV4有著明顯的差別,帥氣程度大大提升,19吋的輪圈也為其加分不少。

內裝有橘色元素的點綴讓整體看起來更加活潑,副駕駛前方除了手套箱還有長方形的置物空間,這空間看起來不大但卻十分方便,不管是手機、錢包、鑰匙還是口罩都放得下;冷氣的旋鈕也很大,看起來霸氣更方便調整溫度;真皮方向盤粗細剛好握起來也舒適。

駕駛模式多樣效果明確,經濟模式踩起來軟綿綿的動力來得比較慢,不過能明顯看到儀錶板的平均油耗慢慢上升挺有趣的,市區行駛大部分會落在11~12km/L;一般模式就是踩多少油門給多少動力;運動模式開啟後聲浪比較澎湃,動力也較為飽滿真的會忍不住熱血一下,只可惜這次沒找機會嘗試到4WD獨有的越野模式。

傳說中的車美仕主機,在我試駕期間有LAG過幾次不過還能接受;原廠導航圖示蠻清楚的,不過語音辨識和搜尋還是不如用手機連Apple CarPlay便利。 

Adventure標配的360度環景系統在停車、會車或是山間小路都是很有幫助的功能,它的畫質不錯,畫面合成也沒有接縫,夜間光線不足時也足夠清晰,只可惜畫面上的循跡線不會隨著方向盤轉動來變化路徑。

TSS2.0自動跟車的加減速我認為是舒服的,不會有暴衝或急煞的感覺,不過車道置中的功能在我試駕期間卻不大精準,時常會偏左或偏右,在交流道口和有車輛變換車道時也是需要特別注意,我有遇到辨識錯車道突然往右飄,或是其他車輛變換車道到我前方時,很貼近卻沒減速的問題,所以要記得這只是輔助功能不能過度依賴。

駕駛側門板按鍵大多沒有背光提示按鍵位置,在光線昏暗時很難在第一時間找對按鍵;另外試駕車的後照鏡沒有具備上鎖自動收折功能,要自己控制電動收折還只能在車輛發動時操作,常常下車後才發現沒收後照鏡卻又要重新發動才能收折,不大便利。

頭燈在完全無光的路段夠亮,遠光燈自動啟閉也算精準不用自己分心切來切去蠻好的;雨刷的感應也準,在開車時有這些輔助就能專心開車,也比較不用擔心開遠光燈會造成對向來車的負擔。

後座乘坐空間大,腳能夠伸直而且後座有冷氣出風口,不用擔心前排很冷後排很熱;另外車門開啟角度大,除了上下車方便之外,門的開度還有分段位,不需要怕後座乘客一推就推到底撞到東西,也不用在開門的過程中一直拉著門。

後座倒平後空間很大,但是全車的掛鉤太少,甚至在後車廂更是一個都沒有,不大便利。不過我發現能夠將行李廂底板翻面變成防水材質,在出遊弄得髒髒的時候比較好清潔,是個貼心的設計。

我還嘗試將家中部份露營裝備塞入後車廂,算是勉強足夠使用,不過後擋風玻璃斜背的設計仍是減少了許多置物空間,加上電動尾門需要預留關閉的空間不能硬塞,這樣就可能得犧牲一點後座的空間來放東西。講到電動尾門,此次試駕最不滿意的部份就在其腳踢感應的部分,我踢了上百次竟然只成功兩次,那這樣還不如不要裝。

電子後視鏡有行車紀錄器的功能不用再另外裝我覺得很棒,視角也挺廣的,後車廂被行李給堆滿時更是好用,不過反光挺嚴重的且夜間成色較差,我平時還是偏好關閉影像僅傳統後視鏡片來駕駛。

此次試駕之後讓我對這輛車更加熟悉,也終於明白RAV4在全台熱賣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台車的方向盤指向準,過彎也不會側傾得很嚴重,被許多人討論的2.0升引擎動力我覺得也夠用,更別說稅金降低蠻有感的,若是有人問起我對這輛車的評價,我想我會給予正面的回應。

43
3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發佈留言
0
文中車款

文章標籤

Toyota
RAV4
相關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