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接手家中的Mazda 323 Protege已經被歲月磨耗殆盡,逐漸上升的維修養護成本,使得我不禁起了換新車的念頭,以80~100萬內的預算望向車市,僅外觀就被四代Mazda3給深深吸引,恰巧在8891汽車APP上看到有免費的素人試駕活動,便報名參加。
起初,我壓根不相信我自己會抽中試駕機會,我從四月份抽到九月,總共五次,且每次不斷的在臉書分享去換轉盤額外抽獎機會,最後我終於抽中了。對於剛出社會的我來說,買車是人生第一筆鉅額的開銷,我時常在許多車款中猶豫,畢竟對於新鮮人來說,不論是貸款還是全額付,都將是個近乎人生第一桶金的花費,還好有8891汽車提供的素人試駕活動,更讓我們這類族群能夠掌握錢是花在自己確信且想要的車款上,事後不會有太多的後悔。這次試駕無疑對我來說是獲益良多的,也能讓我更加明白Mazda3到底是不是我要的車。
開箱文
取車過程
接獲8891汽車的電話中獎通知後,便與8891約定了時間至位於三重的公司取車,取車流程順暢,雙方一同檢查車輛內外狀況,毫無壓力,負責人也十分親切,簡單的紀錄完里程、填寫完表格,就將車輛交付給我。
外觀感受
四代馬三,KODO極致展現
這代Mazda3將魂動(KODO)的理念又昇華到了另一個層面,大量地使用車身鈑件來誕生出多變的車身光影表現,不論是夜晚路燈的投映、夕陽餘暉的映照,皆能栩栩如生的表達出全車對鈑件角度的著墨。
內裝感受與實用心得
百萬級距內首選,親膚之處皆用心
坐進車內,水平配置的內裝,讓人一目瞭然且舒適,其實早在2019年尾時我就因回原廠維修323的契機,有機會一賭Mazda3這一代內裝的設計,至今再體驗這套內裝,絲毫沒有過氣感,也不會感到一絲厭倦,也許在三五年後,這套內裝仍是市場上的佼佼者。
在各車廠車機平板化的放大局勢下,Mazda將車機尺寸維持一定大小反倒成了一股清流。我個人非常喜歡Mazda3的車機與傳統按鍵佈局,使用多次的Apple Carplay功能也都沒有故障當機等問題。
在我試駕一週的過程中,中央鞍座的旋鈕設計相當理想且容易上手,我也曾設想過這套系統如果是觸控的,我便需要將上身往前,反而沒辦法直覺的操作。
倒車環景同級距畫質最好,夜間使用畫面也很清楚。另外在素人試駕活動前,我有到原廠體驗過旗艦進化型的Bose音響,其音質表現與本次試駕旗艦型的原廠音響有著天差地遠的區別,如果真的是對音樂有些許要求的,不妨可以請業務讓你交叉比對聆聽看看,畢竟人在聽覺享受上是非常主觀的,也許身為木耳的人能省下這筆費用。
前座雙杯座夾緊功能穩固,大小皆能包覆,經過測試不論是圓形、方形寶特瓶,亦或是麥當勞、手搖飲等級,前座置杯座都能穩固夾緊。
至於後座杯座,雖有設計防倒,但可能是因為深度太淺的關係,對於穩固杯體方面可以說是毫無作用。
乘坐空間介紹
兩人剛剛好,多一個吵一個
本人身高170cm體重85kg,我對於Mazda3駕駛艙的整體乘坐感受滿意,因為這次試駕車為旗艦型,因此並沒有電動調整,在腰靠部分很特別的是腰靠的泡棉像兩段式的,有一片硬與一片軟的泡棉夾層感,即便在沒有電動調整的狀況,還是有一定的舒適感在。
但也的確如同眾多車評所述,A柱給予駕駛的壓迫感是大的,我個人覺得不至於到影響視線;方向盤握感稍硬,塑料質感較差,按鍵調整位置不就手。
因為我本人身高僅170cm,對於車輛乘坐尺寸要求其實不高,所以我特別請友人(177cm/80kg)來感受下乘客座空間,友人表示副駕乘坐感優良,座椅包覆性安定。
我也特別請友人維持他前座的坐姿設定乘坐到後座,發現他的膝蓋會完全卡在前座椅背上,後座包覆性也不佳,大腿前端更是沒有支撐性可言。
還有因為座椅位置本身較低,且車身高度不高,進出車內需要蜷曲著身體才行。
性能測試
引擎性能平淡無奇,變速箱表現驚豔。
這次試駕,變速箱的邏輯讓我深刻體會到人馬一體,右腳控制油門深淺,好似在與Mazda3跳恰恰,隨著油門的不同力度踩踏,速度與檔位轉速區間的轉換,都能感受到這具變速箱到底有多聰明,竟能讓這只有165hp馬力的自然進氣引擎,保有十足的運動感受。
過彎時,畢竟是家用級距房車的設定,避震緩衝行程稍長,在較高速入彎時,很容易感受到車輛的側傾,而在激烈操駕碰上路面坑洞時,前避震處理得宜,而後軸因為本身為非獨立式懸吊,即便單輪壓過坑洞,整個車尾都是同時做反應的,會有過多的彈跳,我個人是不太喜歡這樣子的回饋感。相較懸吊感受的不滿意,原廠配胎卻是我相當讚賞的,這條Bridgestone Turanza T005在過彎時的抓地性,是讓人安心且又有一定寧靜性的。
高科技輔助駕駛
ACC跟車節奏順暢,CTS車道置中無法放心
Mazda3的MRCC支援全速域的自動跟車,可以包含跟車到停止,但會要求駕駛重新按下RES鍵來重啟跟車,以保證駕駛注意力。關於這點以安全的面向來看,我絕對是能夠接受且支持這項理由的。
而CTS(Mazda的車道置中)目前台灣只限於時速0~55km/h才能使用,日本當地已經開放全速域,藉由這次8891的試駕活動,我終於可以在沒有業務在旁的壓力下自由的操控,所以我在凌晨一點時特別在高鐵高架下標線清楚且道路筆直的平面道路,測試車道置中的功能,結論就是真的十分差強人意,在體驗過Focus的Level2車道置中後,有對照組的情況下就會覺得Mazda的車道置中應該要好好加強,不然光有著好的內裝、外觀、引擎、變速箱,卻大輸了這個世代百家爭鳴的自駕系統,實在有點可惜。
相較於CTS的不滿意,我對自動跟車倒是覺得讚賞,不管是遇到前車駛離、急煞、車輛插入等情況,系統都有著迅速且不會太突兀的油門與煞車反應。
而在使用Mazda的MRCC跟車系統時,大約在時速90~110km/h可以自行將排檔打至手動檔位,然後再設定成6檔,此時就會有更順暢漸進的加速反應,這點是我在Mazda3跟CX-30社團中所看到的資訊,實用後我也覺得這真是一個有感的妙招!
空間測試
五門車型,雙門轎跑空間
由於我原先開的323 protege是屬於四門轎車,導致我一直都對於五門型的車輛有所期待,不知道會不會比起四門轎車來得好放置單車許多,但經過這次實際測試後心中有些失望,我想我需要的應該會是旅行車如Mazda6 Wagon的空間吧!(圖中為一台尺寸52和一台尺吋56的公路車)
而如果你跟我一樣看過了國內車評對Mazda3的介紹,一定會發現他們幾乎口徑一致地提到關於後三角窗的壓迫感,我自己在實際乘坐後座時,腦海裡竟然浮出了素蘭小姐要出嫁,這個後座就好像在花轎裡的感覺,加上後軸的彈跳感,腦海中的歌聲也越來越清楚...。然而當你覺得這塊碩大的鈑金設計,應該能用來靠頭小憩一下,正想把頭往旁邊靠時,卻直直地撞上了車頂,這時才意識到Mazda3頂棚要採用黑色的真正用意。
要將後座椅背倒下前,請先拆下後座頭枕,或是將前雙座前移,不然就會像這樣卡住。
相較美規車型,日規車型似乎都沒有車頂架鎖孔的設計,這在流行背書包的風氣下,無疑是蠻可惜的,對我來說當然是不希望未來若有車頂架需求時,卻只能使用傳統夾門式的。
後座三角窗風切聲極大,有可能是這片飾條所產生的,因為在我細看下發現,這條飾條下有一片軟質類絨毛的塑膠片,可能是原廠用來降低風切聲用的,只是效果十分有限。
順道細說全車隔音的部分,在前座時,會覺得這台車隔音有下足功夫,但在後座除了有以上特定地點的風切聲外,駕駛若稍作拉轉還能明顯聽到排氣管中段的震動與尾段的聲音,這些都顯得較前座大聲且吵雜。
結語
讓人猶豫不決的車
這次試駕車並不是頂規的旗艦進化型,而是定價92.9萬的旗艦型,但細看99.8萬的旗艦進化型多了抬頭顯示器、12支的Bose音響、駕駛座電動椅,我的建議其實就跟廣大的鄉民一樣「能直上就直上」。我自己對於音響與抬頭顯示器特別有感,Bose這具音響搭配上Mazda3良好的隔音,真的能帶來很不一樣的音樂享受;而抬頭顯示器能顯示出跟車資訊,就再也不用低頭往儀錶板瞄設定內容了,同樣是很值得擁有的配備。
至於試駕過還會不會想入手Mazda3呢?我想我的答案仍是猶豫不決。接觸過Mazda3後,它那優異的內裝表現與寧靜的車輛隔音,幾乎可以說是這級距內乘坐感最舒適的五門掀背了,而且沒想到在那運動並帶點殺氣的外型下,原廠卻是為其設定了套適合承載另一伴出遊的懸吊,我認為非常適合家用。不過對我來說比較可惜的就是車室表現了,這點Mazda3實在是不符合我實際的用車需求。
最後很開心能夠參加這次活動,很難想像這種奇特的活動是真的,畢竟8891是自掏腰包提供車輛給網友們試車並發表心得,我也真的看了很多網友們測試出車評們沒辦法測試出的細部心得,我這邊很推薦想要買車的朋友可以先來抽抽看,也希望如果有對於我的文章、心得有建議或是想討論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指教,我都會一一回覆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