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Toyota Camry汽油尊爵素人一週試駕-百年長青樹與新科技的激情碰撞
素人試駕
素人試駕消費者心聲。
5,755瀏覽/
概覽:
我認為Camry成功地在對家庭的妥協與對夢想的渴望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尤其小改款才後加入的TSS2.0更是讓我愛不釋手!

身為一人汽車通勤族,每天上下班總是卡在台北街頭走走停停,心中一股輔助駕駛的需求油然而生,若要換掉目前手中的車,下一台到底該選行車質感較好的房車還是垂直空間較大的休旅車?TSS2.0夠用嗎?還是要選擇其他品牌呢?TNGA是否又能一扳日系車底盤像船的傳說,我希望能夠在這次的試駕中一併獲得解答。

中大型房車的地位在這幾年式微後,因為Wagon車型的接受度增加,而又開始慢慢地開始嶄露頭角,Camry的地位相信是很多人內心無可取代的回憶,從1982年的第一代到現在的第八代,每台都是馬路邊不可一世的經典存在。

即使在眾多學長的經典外型面前,一見到這次試駕的全新小改款Camry,我還是按捺不住興奮的嘴角,實在太帥了,這代的外觀真的沒什麼好挑剔了。 

高質感的LED自動遠近大燈組 ,辨識度非常高。

17吋的鋁圈,典雅又不失流行。

頗具戰鬥氣息的前進氣壩。

我最喜歡的就是前葉子板側邊。

沿著前門、後門連接到那媲美高級進口車的後葉子板肌肉線條。

跟著德國大廠們一起扁平化的後尾燈。

前引擎蓋的線條也是逼近雙B的高格調。

燈罩的角度有點像近幾年的Lexus。

美中不足的是只留下了右單出的排氣管。

購入Camry的車主建議一定要去改一下雙出尾飾管。 

轎車的後斜30度看過去就是最美的角度。

車頂留有防水膠條。

後葉子板的線條,一氣貫通美不勝收。

這台美駒真的是開著門開著窗樣樣都好看,設計團隊處處留著細節。

身為一台長4885mm的中大型功能房車,不可置疑的是那妥妥的舒適大空間,別說什麼幾個拳頭了,全家人要怎麼坐就怎麼坐,後排三人滿員的極端條件下也是頗為輕鬆愜意,皮革材質的前座後背更延伸了整體空間的舒適性。

不對稱的中控設計與簡約明確的方向盤左下功能鍵,處處都展現出這代Camry的企圖心,駕駛艙看過去該有的都有,還非常的好就手。

空間的利用上也是毫不囉嗦,中控下面不僅有可以放得下6.8吋手機的大平台,拉開之後更有可以放將近一公升的大容積小置物格。

扶手置物櫃讓你出門帶著一台單眼相機跟備用手機也完全不愁沒地方放,這真的是用到的時候吶喊著方便的魔術大空間。

駕駛與副駕的化妝鏡燈也非常的實用,閱讀燈更有做多折面的燈罩營造高級感。

中控的左下角則是可以連接有線Apple CarPlay或Android Auto的USB與點菸器座。

還有朋友們最喜歡的就是排檔桿旁邊的飾板了,非常的典雅優美。

而後座的扶手也配備兩個水杯架,從特別瘦的寶特瓶到直徑77mm的相機鏡頭都快可以塞的下了,方方面面都是貼心的設計小巧思。

這版沒有天窗的頂棚更是大膽的玩了曲線的變化,讓天篷不再是單調的一面天花板。

175cm/65kg身材標準坐姿前座空間。

175cm/65kg身材標準坐姿後座空間。

後車箱縱向、橫向空間都非常大,垂直空間偏小。

後座椅背6/4分離倒下後並不平整,開口也不大。

後排座椅。

中控下面有防滑材質可以置物,手機接上Apple CarPlay後就可以丟在這裡。

前扶手箱非常大,目測高麗菜完整帶根,整顆塞進去沒問題。

內裝質感乍看起來尚不錯,中控的環抱設計頗有戰鬥氣息,但仔細一摸就會發現除了方向盤的皮革之外其他都是硬質皮革或塑膠,而且方向盤稍嫌細。

駕駛視角,科技感跟稍微豪華感還是有的,中控的整體設計不賴。 

後視鏡的部分雖然有看起來跟Lexus一模一樣的自動防眩,但啟動成功率卻意外的低,高速公路上常常被某品牌休旅車照的眼睛不要不要的,而且左右兩邊沒有連動的防眩功能,順帶一提這個版本也沒有鎖門自動收折後視鏡。

右後視鏡視角。

左後視鏡視角。

駕駛座左下角功能鍵區(自動遠燈、循跡防滑、尾蓋、油蓋),我認為這台的自動遠燈過於靈敏,高速公路容易偵測到對向車、山路爬上爬下時偵測到路燈,一直開開關關,看了反而蠻不舒服的。

排擋桿區非常的乾淨,畢竟少了駕駛模式選擇、冷熱通風那些的,影音系統也全部搬到上面用觸控跟螢幕旁邊的按鈕解決,而這具模擬十速的CVT變速箱降檔果斷,馬力雖小但轉速沒在客氣的,這才發現Camry原來不用切到運動模式就頗有運動DNA。 

試駕的過程中,發現中控鎖開門時聲音表現較為鬆散,感覺有金屬撞擊聲,量一下分貝的話應該不低,沒有專業器材就沒去做量測了,而在音響低音重擊與行駛的時候門板也有一些內裝震動聲。 

有一點比較無法接受的是椅子的皮革對夏天不太友善,乘客們都反應冷氣冷得要命可是屁股還是悶悶濕濕的,尤其在車陣中塞車一兩個小時,屁股實在很悶,但或許升級上去有通風椅的版本就可以解決了。

田字型的後座冷氣出風口。

左後座載人時,右後座曾經出現一次沒繫安全帶的誤判,請乘客幫忙把空位的安全帶掛上後才解除,還好是在白天而且鬼門關了,不然實在刺激。

接下來介紹一下這台車的輔助駕駛,所有的輔助駕駛功能集中在右邊上半部這幾個按鈕,操作起來非常容易上手,針對TSS2.0的操作我提供以下簡單的心得:

1.左下角車道置中鈕基本上開了就好,不要去動他了,他會幫你偵測車道線並維持在中央。

2.左上方的就是跟前方的車距設定,一開始碰就是開三格,切一格的話就要專心一點開,切三格的話就比較偏向長途巡航。

3.圓盤的右邊是開啟ACC,在TSS2.0裡面也支援了全速域自動跟車。

4.開啟好ACC之後就可以點圓盤下方的SET, 會以目前的時速進行定速。

5.圓盤上方的+-鈕按下去之後就可以調整跟車時速。

6.跟車過程中,點中間的CANCEL或是輕踩煞車都會解除ACC。

7.解除後要回復跟車就點選RES按鈕即可。

依照我Co-Pilot360、EyeSight、LSS2.0都有開超過500km的經驗,發現每個系統其實都有它自己的特性,它們沒有很聰明,就是照著工程師寫好的邏輯去走,而我們駕駛者要做的就是去摸熟它的特性,在安全的情況下多調整,慢慢地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心得,對於TSS2.0的特性我大概會認為有這幾點可以參考:

1.低速時沒有LTA時間限制,塞車時跟到停再踩油門可以很久都不用碰方向盤。

2.低速行駛若有載人要斟酌看看要不要使用自動跟車,因為可能會煞車煞的不太舒服。

3.嚴重塞車或等紅燈過久會自己解除跟車,改以電子手煞車鎖住車輛。

4.手放開超過10秒時會嗶嗶叫,過一兩秒後再一次嗶嗶聲,接著就會連嗶四聲然後解除自動駕駛開始滑行。

5.啟動半自動駕駛低速作動時,儀錶板前方會有類似繼電器小小的作動聲產生。

6.高速公路上超車,若速度設的夠高,油門也不需要去補,只要打方向燈後往左切,速度馬上就會被拉上去進行超車,熟練之後還蠻好用的。

7.抓道路標線的速度非常快,但駕駛如果發現道路標線不清楚或是道路交通車況複雜,自己就要有警覺隨時準備接手。

駕駛感受的部分,就Camry這個車系個人開過三代跟六代,也開過神A、 CC、 RAV4,我覺得Camry的底盤有功於TNGA-K的架構,在不太劇烈的操駕下已經很有德系車的味道了,但速度一拉起來,車上的乘客還是會受不了,總結來說底盤剛性不錯,但沒強到可以讓你全力以赴,不過整車的隔音還是值得給於蠻高的評價,而方向盤是屬於輕手的設定,市區開起來非常輕鬆。

寶二水庫附近的711與Camry。

在瑞樹颱風的肆虐下,Camry不管是ACC還是底盤、輪胎都有高水準的表現。

油耗的部分,提供幾個最真實的情境給各位參考,因為我自己也擁有一台2.5升油電豐田,我覺得在省油度上其實汽油版的不會跟油電差到哪去了,要說打成平手也不誇張,但油電的強項在於市區走走停停起步之流暢感,相較這具變速箱為了在低速的時候不會顯得沒力,起步的時候輕輕一踏轉速就會被拉的很高,聲音凶狠外還有點拉扯感,油電就解決這個短版。

超塞的台北市市區下班時段,開了半小時油耗9.2Km/L。

速巡航一路順暢,在有颱風的高速公路上開了一個多小時,油耗16.7Km/L。

超塞的情況在高速公路開了快兩小時,油耗12.9Km/L。

最後還車的時候是開了500km+在車上拍照兩個小時,油耗在11.2Km/L。

總結一下,我認為這台車算是結合對家庭的妥協與對夢想的渴望,並在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空間表現優異、TSS2.0表現極佳、中低速操駕亮眼、經濟省油性表現頂尖、外觀質感超漂亮、乘坐舒適度普普、影音系統待加強、隔音還不賴。經過這次的試駕後我得到一個心得,不管你選的是什麼車廠什麼車款,一定要買有配備全速域ACC的,真的很好用,相信我肯定用的到。

車子的配備相信車廠都有他們的考量,可能是成本,也可能是怕打到自家人,不過還是期待多一點配備開始往全車系標配的目標去達成,讓買車漸漸地不再需要東比西比,只要看到喜歡的外型、合適的配備、適當的價位就能直接下單,讓往後的購車可以更符合現代潮流。

最後特別感謝朋友支援,全程從副駕幫忙拍攝照片,讓行進中的影像能被安全的記錄下來,更感謝8891提供這次的機會進行長期試駕,也期待豐田未來還能不斷的造出膾炙人口的神車。

好文章,鼓勵一下
對我幫助不大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0
文中車款

文章標籤

Toyota
Camry
相關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