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素人試駕】年輕人也愛的家庭房車!Nissan Sentra一週試駕心得
素人試駕
素人試駕消費者心聲。
1.2萬瀏覽/
概覽:
我從Sentra在國外大改款就一直被它的外觀吸引,所以8891推出Sentra素人試駕活動後每一期都報名,非常開心終於在申請第七次的時候被抽中。

家中曾有過一台2004年的Sentra M1,再加上親戚的Sentra HV、Sentra 180,不難看出2000年前後Sentra在台灣的影響力,其後經歷了幾年的消沉,台灣總代理裕隆終於在2020年引入大改款Sentra,憑藉其動感的外觀、依舊高水準的內裝質感,及當前大受矚目的主被動安全配備,成功讓Sentra在台灣引起不小的注目。

如同引言提到的,我非常欣賞這台車的外觀,加上家中曾經擁有過早期的車款,讓我不禁驚訝這代Sentra竟能夠在外觀與內裝有這麼大幅度的躍進,也很想要親身體驗以這台車作為日常使用的感受,為此也曾經到車展看過實車,然而由於本人還是學生的身分,無論試乘或經銷商賞車都難免覺得彆扭,即使業代們都非常和善客氣,但在短期內沒有要買車的打算的前提下,實在不忍叨擾辛苦的業代大哥大姐們,所以當8891在去年底推出Sentra素人試駕的活動後,就期待著中獎的那天到來。

對於這台車的初次感受,外觀上Sentra車身明顯低趴,本人身高183cm站著可以直接看到整片車頂,而且還一改前一代Super Sentra的外觀視覺上比較窄高的調性,這代轉而變成更加寬扁,尤其實車看起來很有感,受惠於寬車頭,水箱護罩與兩側霧燈可以有更大的空間用來作造型,原廠設計師將整個車頭雕塑的有稜有角,真的很帥。

頭燈上排最內側為日行燈,外側三顆為大燈,個人覺得大燈全亮會比較好看,但其實影響不大,且也可以手動開,一般時候都使用Auto模式就可以了,霧燈座則是呈現一個L的造型,且前方兩側雷達也整合在上面,一體性很高。

車側造型流線且C柱上的黑色烤漆不僅辨識度高也蠻有特色的,如果選配黑色車頂就可以呈現出懸浮式車頂的視覺感受。

由於試駕車款為最高階,所以配胎是Bridgestone的T005A,規格為215/50R17,比起中低階的205/60R16,輪框尺寸跟輪拱的搭配顯得勻稱許多,個人算是蠻在意鋁圈樣式及尺寸的,Sentra這組高階款標配的雙色切削鋁圈配上低扁平比配胎,不僅好看且整體操控及穩定也比低階款好,就我個人來說是非常滿意的。

車尾新增的下擾流讓車子看起來更狂野一點,另外後雷達是四眼式,偵測效果非常好,另外後葉子板從屁股的角度看過去還頗有寬體的感覺。

整個外觀唯一值得詬病的大概就是後尾燈光源依然是鹵素燈泡,但是因為後尾燈殼導光有特意設計過,其實看起來並不會太陽春,而且相信以目前Sentra的銷量來看,原廠後續應該蠻有可能會在小改款將後尾燈升級成LED光源,至少外廠一定會出相關的改裝套件供車主來選擇。

說來不怕見笑,這是我第一次駕駛有Keyless的車子,車身兩側都有感應按鈕,不用挑出鑰匙即可上鎖/解鎖車門,引擎也只要按個按鈕就能啟動。

萬一鑰匙沒電可以抽出i-key上的鑰匙來開門,不過Nissan的鑰匙好似很久沒改版了。

內裝質感依然高於同級距平均,由於許多車評及試用者前輩們都介紹過,這邊盡量介紹我覺得比較特別的地方,首先內裝最吸引我眼球的絕對是中間的大螢幕,第一眼看到時覺得大到有點超乎我對車機的想像。

再來是這張照片中,每次剛發動時都會出現後座未繫安全帶的警示,然而開不用20公尺就會自動消失,不知道是壓力感測器的問題或是哪裡可以設定,但我沒有找到,不過絲毫不影響行車安全就是了,而副駕駛座的安全帶警示則是正常的,有人時會有未繫安全帶警示,沒人則不會亂警示,相當貼心。

接著是我很喜歡的無線Apple CarPlay功能,雖然偶爾會跳針、斷訊,然而我發現在Sentra上的導航音量及音樂的音量可以分開調整!或許其他車款有一樣的功能,但之前家裡的三台車都沒有這個功能,常常面臨想要放大導航音量卻導致音樂的聲音也跟著變很大聲,而且車子本身隔音滿好的,即使定速120km/h外部噪音的隔絕效果也都還可以接受,所以音響不用開很大聲也能擁有不錯的聆聽表現,我建議導航音量調到4格就很夠了,5格會有點爆音,總的來說這個功能真的對我而言相當實用。

整輛車配置的揚聲器總共有6支,特別的是一般聽音樂時播放導航資訊時都會暫時中斷音樂,但Sentra則是會把音樂的音場丟到後面的喇叭繼續撥放,正副駕駛座的兩個喇叭則用來推播導航資訊,真的讚讚!不過有一個小缺點,那就是當駕駛者使用無線CarPlay時,如果副駕駛iPhone想要充電,接上線後CarPlay就會瞬間跳轉成接線的那支手機主導。

駕駛座看出去的視角,跟Mazda3一樣看不到雨刷,有種莫名的高級感,但是有聽說部分車主會使用雨刷的位置來抓右前方保桿的距離,但我不太確定怎麼看,所以看不到雨刷對我來說沒什麼影響。

另外就是有些人會在意的電動椅,家裡之前2004年的Sentra M1駕駛座是配有電動椅的,然而本次試駕車款雖然是最高階但依然是手動調整,不過本身比較喜歡座椅是手動的,手動直覺又快速,所以對我來說也沒什麼影響,另外原廠前座坐著點非常低,我也蠻喜歡這樣的感覺,但是可能因為我的身高偏高,所以大腿的部分支撐不太到,其他都沒什麼影響,這點如果是膝蓋不好的長輩,可能要去試坐看看才知道方不方便起身。

油箱蓋拉柄很奇妙的在這邊,有點類似傳統引擎蓋拉柄的位置,圖的下面是腳踩式駐車煞車,希望小改款後排檔桿後面預留的小空間可以升級成電子手煞車! 

上排左一為ECO模式按鈕,一個人在開車市區時基本上我都會開著;左二是儀錶亮度,即使大白天將儀開到看得到的亮度,夜間也會自動變暗不會太刺眼,不過有時候進陰影處或高架橋下方偵測會太敏感,容易看到儀表頻繁切換日夜模式的狀態發生;右二是傳統里程數調整按鈕;右一是防碰撞系統的啟閉鈕;下排左一則是大燈照射角度高低調整,家裡的車共有六段可調,Sentra雖然只有三段但也足以;右二是車道偏移警示鈕,如果開到有點疲勞可以開啟會安心一點,因為系統一定會把你震醒,但建議累的話還是停下來休息一下再上路,一般我都不會開,因為說實在那個震動提示感有點惱人XD;最後右一是後尾廂蓋的開關,第一次看到在這個位置,一開始不太習慣,但放在這邊我覺得很酷。

以前我只用過最普通的定速巡航,從來沒體驗過主動跟車系統,Nissan這套ICC全速域跟車巡航系統非常好用也很成熟,因為網路上有太多對於這套系統的專業評測了,所以我這邊就盡量發表一些自身發現的小眉角。起初覺得要按那麼多按鍵才能設定不會很危險嗎?更別說還要時速30km/h以上,但其實發現按鍵位置蠻直覺的,操作起來沒有什麼壓力,不過第一次放給它自己踩煞車壓力還是滿大的,我甚至緊張到自己踩了兩次後才真的敢放給它自己踩,整體加減速都很平順,即使用ECO模式也不會有無力感,高速公路定速120km/h的時候,切換成D或S模式能明顯感受到轉速提高,且引擎聲也偏大,反觀ECO模式則比較安靜,轉速大概也壓在2000rpm以下。

上下兩張圖分別為跟車距離三格(最遠)及一格(最近)的實際畫面,基本上我都有請友人等待車距調整到定位再拍攝,因此距離可供參考,三格確實有點遠且容易被兩側車輛插入,造成不斷減速的情形發生,但在一格的時候如果有車子硬插到車道前方,會感受到很大力的煞車作動。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當前車速度太慢而我們要切換車道繼續巡航時,在切出原線道的瞬間轉速會大幅提高,大概從1800rpm到3100rpm,不像平常加速那麼線性且會有個突兀的加速感,無論使用哪一個模式都會這樣,除此之外整套系統都算是相當成熟。

盲點偵測也是個非常好用的配備,一般時候死角有車只會亮燈,不特別看不會察覺異樣,完全不影響開車;然而在要切換車道打方向燈時,若死角有車會發出警示聲,一般我都會等警示聲不見後(死角車輛距離夠遠)再切車道。

停車輔助系統在停車時很方便,因為前後都是四眼式雷達,偵測範圍相當廣,可以說按照警示聲來判斷距離要不小心撞到都很難,不過平常在路上開車時如果停等紅燈的機車太過接近也會不斷警示,這就比較困擾一點了,好在可以透過儀錶來設定雷達啟閉,如果停車技術很好可以到儀最右邊的設定關掉。

這個部分其實有點像是後車廂大小實測,但是又不完全是。照片上總共是5~6個人一次採買日常用品的量,Sentra後車廂對於一般家庭採買如果沒有買大型傢俱的話絕對夠用,我對後車廂空間感到驚訝且滿意。

後尾廂蓋上有整合倒車顯影鏡頭及電磁閥開關,電磁閥開關的位置很好可以摸到,基本上第一次使用這台車的人也能很輕易的找到。

乘客表示後座空間蠻大的,但是後座如果是身高偏高的人應該會微微削到頭;另外高速的穩定性常常讓車上的友人覺得我沒開到這麼快,到了高速公路法定速限還是讓人覺得非常安心穩定。

前座含副駕駛本次共有4個人坐過,我們一致認為椅子雖然舒服,但是有點悶熱,尤其太陽曝曬過後會特別明顯,假如沒有用冷氣把椅背溫度降下來,可能會有身體前半涼爽後半悶熱的情形發生。

後座杯架是連體設計,所以擺放空間沒有那麼大,放兩瓶寶特瓶沒什麼問題,但如果是這種手搖杯的話,那麼兩邊乘客的飲料難免就會互相有點擠壓了。

再來是我試駕期間進行的簡易油耗測試數據分享,第一段是取車後從新北市五股交流道到台南市東區住處的全高速路段,總長301.6公里,單人駕駛,期間停過清水休息站一次,全程也是ECO加ICC,行車電腦記錄油耗為22km/L,是非常好的油耗表現。

第二段高速市區比約3:7,總長129.4公里行駛里程,車上載運兩人合計120公斤,18.9km/L這個油耗數據好到讓我有點驚訝,從頭到尾都開ECO模式,上高速或快速就開ICC自動跟車,且在市區的距離也不短,沒想到整體油耗卻相當漂亮。

第三段為台南全市區來回,總長14.2公里,車上滿載四人及採買之物品,皆使用一般D檔,行車電腦記錄油耗7.5km/L,滿載加全市區的油耗表現就沒那麼好了,尤其滿載時開ECO的話起步會比較無力,所以我這段就都沒開了。

第四段是台南市~梅嶺來回,市區、高速、山路比約1:7:2,總長132.4公里,車上滿載四人,高速使用ECO,爬坡路段由於坡度較陡且滿載四人,就算開S檔也沒辦法讓動力隨傳隨到,但陡坡時使用L低速檔就很夠力,只是放開油門相對的引擎煞車就會比較明顯,這趟行車電腦記錄油耗為15.0km/L。

最後一段為台南回台北還車的全高速路段,總長307.2公里,單人駕駛,期間同樣停清水休息站一次,全程ECO加ICC,行車電腦記錄油耗22.3km/L,因為南下似乎比較多爬坡路段,所以這次北上比當初南下在數據上還要好了一些,不確定大家對於南下、北上的同路段駕駛油耗,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差距。

動力方面市區起步若沒有開啟ECO個人覺得輸出會很衝、很不線性,但若是高速再加速時,開啟ECO模式卻會有點太疲軟,常常踩很深卻覺得車子沒有反應,S檔則是隱藏在在排檔頭下面一點白色橫槓的按鈕上,開啟後轉速提高,這時就可以明顯感受到引擎室傳進來的聲音,所以基本上除了體驗以外我都沒開過S檔來行駛。

總結來說,試駕這台「All New Sentra」之後,並不影響我對這台車的期待,無論是帥氣動感的外型還是高質感的內裝表現,在實際體驗過後我仍然覺得絲毫不打折扣,不得不說這輛車的高速油耗已經逼近Hybrid車款的表現了,高科技配備在同級距的表現中也只差在沒有電子手煞車及車道維持而已,但是兩趟台北~台南的長途駕駛下來我幾乎沒有感到疲勞,因為不太需要踩油門所以可以偶爾把腳伸長,讓椅子支撐住大腿來休息,當然專心在路況還是必要的,但是整體下來自動跟車真的能讓駕駛的疲勞度降低很多,但是試駕Sentra一週後讓我對於輔助駕駛系統有了更新的想法,現在我更期待真正的Level 2輔助駕駛所能帶來的方便性了。

另外我每次都報名Sentra總共報了七次也都爭取到入圍機會,期間曾經有一次分享活動給20幾個朋友助力才入圍,本來滿心期待被選上但最後還是落空QQ,以下單純分享一下我對這個活動的看法,其實抽不抽得到試駕機會跟某一項原因沒有絕對的關聯性,其實只要每次把試駕理由打好打完整並且爭取入圍,終究都會有機會的,因為被抽中的這一次我印象中才分享給第2或第3個助力就成功入圍了,感覺沒有因為助力的少而降低中獎的機率,雖然目前疫情嚴峻導致活動暫時停止,但還是希望活動未來能繼續舉辦下去,畢竟可以完整使用車輛一週,一定能體驗到遠比經銷商試乘還要來得多的內容,最後我要我在此祝福所有想試駕的人,有朝一日都能夠像我一樣試駕到心目中的夢想車款。

60
7
相關車款
優惠禮包40.0萬
Sentra
Nissan Sentra
78.5-87.9萬
規格配備
8891實測
編輯測評
車友評價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發佈留言
0
文中車款

文章標籤

Nissan
Sentra
相關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