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於CX-5之下,CX-30最早在2019年10月由台灣馬自達引進,並以89.9~109.9萬元價格帶切入市場,填補CX-3及CX-5之間的空缺。2020年8月,台灣馬自達宣布導入2021年式CX-30,將「CTS車道維持輔助系統」列為全車系標配,並於旗艦型以上新增「方向盤換檔撥片」,價格未做任何調整,等於「加量不加價」。
而在CX-30身處的Crossover級距中,最大敵手莫過於同是日系出身、價格帶相近的Toyota C-HR,兩者平均月販量相當,熱銷程度不相上下。另一方面,6月份才登場的Skoda Kamiq,上市至今每月掛牌數也以百來輛穩定成長,後勢行情看漲,實力不容小覷。CX-30是否能藉由此次新年式更新刺激銷量超越C-HR,並拉開與Kamiq的差距,將會是接下來幾個月的觀察重點。
如同前述提及,新年式CX-30在旗艦型及旗艦進化型所做出的調整就僅有新增換檔撥片,對於平日少有手動換檔習慣的消費者而言,幾乎是可有可無。但就試車組經驗,有了換檔撥片之後相對會更願意去嘗試手自排功能,使用上來說更加直覺便利。
而另一方面,CX-30搭載的6速手自排調校有方,檔位邏輯設定及升降檔反應都屬聰明積極,也沒什麼惱人的頓挫或抖動情況,論代步用途或激烈操駕都有水準以上的演出,且另附設Sport模式,可讓換檔時機延後,使引擎轉速常保輸出好球帶。
配上引擎蓋底下最大動力達165hp/21.7kgm的2.0升自然進氣引擎,CX-30的動力輸出線性順暢,提速過程輕快,中高速域也能保持不錯的加速力道;儘管再加速時不像渦輪引擎那樣帶有爆發力及快感,可就過去實測加速表現在同級車中仍屬前段班,0~100km/h也有闖進8秒台的實力,表現符合此車定位。
相較於同級車,CX-30更大的強項在於動態回饋,轉向精準明確,懸吊回饋紮實,帶有運動性格之餘又不犧牲行路質感;出色的座艙隔音則為乘坐品質增添幾分「高級車」的享受,在此級距可謂名列前茅,也能對得起百萬身價。
優於競爭對手的內裝用料及鋪陳是CX-30的另一項優勢,中控台、中央鞍座及車門板都可見到大量皮革及軟質塑料交錯運用,再以整齊的白色車縫線、鍍鉻飾條及鋼琴烤漆飾板穿插其中,質感營造勝過不少同級車,且又具備強烈的設計感。
新年式將車道維持輔助下放後,CX-30現在全車系都標配SBS前行煞車輔助、MRCC全速域巡航、BSM、RCTA、LDWS及LAS等多項主動安全配備。旗艦型及旗艦進化型另享有SBS-R倒車煞車輔助、SBS-RC後車盲區煞車輔助及360度環景攝影等,輔助項目更為完善。
真皮座椅和駕駛座8向電調附2組記憶功能為旗艦進化型獨享,椅面剪裁符合人體工學,且坐姿調整範圍廣,另有電動腰靠補強支撐,舒適性及包覆性都頗具水準,久坐也不易感到腰痠背痛。
後座椅背角度較為直挺,且膝部及頭部空間都不算寬敞,舒適性略打折扣;但好在出風口及中央扶手都未缺少,門板也有規劃置物空間可放置大罐寶特瓶或隨身物品。
作為跨界休旅車,CX-30旗艦進化型在5人座模式下的行李廂容積達422L,確實比起同門的Mazda3掀背版(327L)要來得實用。透過椅背6/4分離傾倒後,最大可擴充至1424L。此外,電動尾門也是旗艦進化型的專屬標配。
【編輯評論】
駕駛體驗更好 但稱不上亮點
不論是增加換檔撥片還是下放車道維持輔助,雖說確實都有助於增進駕駛體驗,但畢竟升級程度有限,坦白說並不算有感。對照自家CX-5自上市以來多次調整配備編成強化戰力,新年式CX-30這次的作法顯得保守。相信接下來又會有更多改款新車或全新作品加入這塊市場,CX-30能否繼續靠著高顏值、高質感特質,以及相對完整豐富的配備清單,在戰況日趨激烈的Crossover級距佔有一席之地?就看Mazda的應變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