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要直上頂規嗎?本田CR-V車型二選一
邵逼
邵逼新聞最快速評論超直白
6.6萬瀏覽/
概覽:
2019年式CR-V簡化為2車型、入手價破百萬,對於國產休旅來說,想跨百萬門檻腳要抬得有點高,值得嗎?有必要直上頂規嗎?相信是想入主CR-V的消費者關注重點。

2017年6月在台發表的五代CR-V,年販售達成超過1.5萬台的目標,2018年只以約100輛的差距,小輸進口的RAV4,雖無緣坐上「台灣休旅王」寶座,但「國產休旅一哥」實至名歸,新世代車型首搭1.5升渦輪動力,以及標配Honda Sensing都是CR-V產品亮點。

2019年式CR-V取消入門VTi版本,由三車型簡化為VTi-S、S兩版本,VTi-S因配備增加(Honda Sensing、感應雨刷),售價調漲了3.1萬達103萬,頂規S車型則維持113萬元。

CR-V在國產休旅級距中,算是偏高價位,更是國產唯一入手破百萬的休旅,不過其憑藉小排量稅金優勢、跟得上安全潮流的配備,以及品牌形象,銷量仍穩定且亮眼,可說是台灣本田的「頂樑柱」。因售價使然,Mazda CX-5、Toyota RAV4、Subaru Forester等進口產品也常被拿來與cr-v比較,至於VW Tiguan,但因起始價更高(129.8萬起),客層與CR-V不盡相同,故不列入表中。

Honda在家族化特徵表現上 ,也是屬於「一致性」較高者,CR-V車頭望去「啊~本田車!」的感受十分濃烈,不過水箱護罩蜂巢狀柵格,以及尾燈除了直列燈組並橫向延伸的設計,對於其特色演繹上確實有加分之效,頂規版本再追加更多的鍍鉻材質,略微提升外觀質感呈現。

車室以皮革及消光飾條,中和了前一代給人略重的塑料感,獲得簡化的中控台也看起來更加清爽,2車型飾板配置不同,入門1.5 VTi-S採銀色金屬式樣,頂規的1.5 S則換上木紋款,私心偏好前者,畢竟木紋雖顯成熟大器,但總容易給人較老派的感覺。

全車系標配18吋鋁圈,造型也相同,雖說對應其身型算是恰到好處,比起像是CX-5的19吋,日後換胎成本也會較為合理。

CR-V搭載1.5升缸內直噴渦輪引擎,最大馬力193hp/5600rpm,最大扭力則為24.8kgm/2000~5000rpm,搭配CVT無段變速箱及前驅設定,能源局公佈的平均油耗均為14.6km/L,動力與油耗都屬優秀,還有低排氣量的稅金優勢。

由於CR-V入手價百萬起跳,此價格相較對手,已進入中階車型,因此CR-V VTi-S配備「給的夠不夠」就相對更重要,而多花10萬直上頂規又有何「價值」,這點一方面是消費者考慮上的關鍵。

外觀內裝配備稱得上「應有盡有」的VTi-S,基本上算是「不負眾望」,對比同級進口或國產相同價格帶的對手,均「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安全配備方面,除了整合ACC主動車距調節定速附加LSF低速自動跟車、LKAS車道維持輔助、CMBS碰撞緩解煞車、FCW前方碰撞警示、RDM道路偏移抑制、LDW車道偏移警示等的Honda Sensing之外,也將AHB遠光燈自動切換、盲點偵測列為標配,讓主被動安全更趨全面。

S車型與VTi-S車型之間的差異,只在便利與裝飾性配備,外觀在前霧燈、車側追加鍍鉻飾條,內裝則採用木紋飾板、方向盤再多些皮質和金屬材質的妝點,整體而言,質感提升程度有限,「意思意思」成分居多、木紋飾板私心覺得趨於老成,而如電動尾門、駕駛座電動調整和天窗,其實都算「非必要性」,這10萬的價差,省下來卡ㄟ合。

CR-V在原廠零件和保養方面,與國產同級相比,價格表現都算「中規中矩」,還算親民,不過在燈具上需要多留心,因為全車系皆標配LED頭燈,且具備光感應、自動水平調整等功能,價格自然不斐,而LED尾燈因為採分離式設計,價位各有不同,至於油耗實測尚待將來「超級測試」再行補齊。

無須直上頂規 1.5 VTi-S就很值得

整體來說,車型縮編,加上標配Honda Sensing讓VTi-S車價提升,讓CR-V看似在價格上失去不少優勢,但配備給的實在、主被動安全完整性高,其產品競爭力在同級對手中可謂上選,最值得挑剔的大概是隔音上有強化空間,而頂規的S車型在配備優勢上明顯不夠出色,質感加分度不足、又多為非必要性的便利性配備,因此最推薦1.5 VTi-S!

439
36
相關車款
CR-V
Honda CR-V
105.9-127.9萬
規格配備
8891實測
編輯測評
車友評價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發佈留言
0
文中車款

文章標籤

買車大補帖
Honda
CR V
相關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