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算是「雙生車」?
雙生車大致上分幾種類型,除了像Z4以及Supra這類由兩個品牌合作開發的姊妹車款,最常見的就是同集團共享資源,譬如VW集團從平價的Skoda到高端的Audi,大量採用模組化的MQB底盤平台、動力和主被動科技,至於最後一個情況大家應該不陌生,兩台車由內而外幾乎一模一樣,根本就同卵雙胞胎,像是Toyota 86和Subaru BRZ,幾乎只差在Logo不同而已。
各取所需-合作開發的雙生車
BMW Z4&Toyota Supra一開始提到的Z4和Supra是最近比較夯的例子,BMW和Toyota在2013年就簽署合作備忘錄,打勾勾約好要一起開發四個項目,包括燃料電池、鋰電池、輕量化材料和中型運動化車款,而我們現在明顯看到的成果就是Z4和Supra,接著進一步比對可以發現,Supra除了採用BMW的動力與底盤,內裝許多地方也很「BMW」,反倒是Z4看不出有Toyota的影子,只能說應該是,操控樂趣是BMW招牌,如果要做電池,Hybrid一哥Toyota就能好好發揮了!
M.Benz A-Class(W176)&Infiniti Q30
和BMW與Toyota的模式有些類似,甚至更密切,M.Benz的母集團Daimler早在2010年就和Reanult-Nissan集團結盟,內容不但共享技術資源,並完成交叉持股,比較有名的就是2012年推出的前代A-Class,其中的動力與MFA底盤平台都是合作成果,後來Infiniti也以同樣基礎在2015年推出的Q30,內裝有許多操作介面和邏輯來自M.Benz,不過整體的設計和調校,還是能感受到日系品牌的造車思維。
血緣濃厚-同集團雙生車
VW集團
VW集團家大業大,涵蓋平價、豪華、高端、商車與機車共12個品牌,單就一般乘用車方面,既然都是一家人,共享資源是理所當然的事,尤其是動力、底盤的開發耗時耗力,應用在越多車型,相對可以降低成本,否則每推出一輛新車就要重頭研發,實在不符合效益,所以在VW集團的品牌,常能看到DSG雙離合自手排變速箱、MQB模組化底盤平台,但可別以為買輛Skoda開起來就和Audi一樣,車廠還是會按照定位高低有所區隔。舉個稍微極端的例子,圖中的五部車都是以MLB evo底盤平台為基礎,雖然當中的Touareg(國內未引進)和千萬級別的Bentayga、Urus身價差很大,彼此的零件共用性應該也不高,但還是能當作廣義的雙生車。
其他品牌
除了VW集團大軍,推行資源共享也是眾多車廠的政策,例如Toyota、BMW、Hyundai、Jaguar-Land Rover都是如此,要把各自的雙生車完整列舉肯定長篇大論,雖然說這樣好像只是車廠為了追求利潤的做法,但對於消費者而言確實也沒有壞處,有酸民會說Lexus NX是高級版RAV4,不過人家還不是一樣賣得嚇嚇叫?沒錯吧!
長超像!-只差在Logo的雙生車
Daihatsu Altis&Toyota Camry
這真的不是我們用Photoshop改Logo,而是日本Daihatsu真的有部和神車撞名的Altis,由內而外都和我們熟知的Camry一模一樣,這項傳統其實從2000年第四代Camry就開始了,主要是Daihatsu在當地車型陣容以日本限定的K-Car居多,要讓產品選擇更豐富,直接從母集團的Camry下手是最快、最省錢的方式,只不過這台「日本Altis」僅提供2.5升Hybrid動力的單一車型,算是和Camry稍微不同的地方。
Toyota 86&Subaru BRZ
這兩部車都有在台販售,大家應該都挺熟的,由於Toyota持有Subaru股份,兩者關係密切,86和BRZ都是在2011年推出,定位是平價跑車,內外配置幾乎共用,動力一樣是2.0升水平對臥引擎,而且也來自同一條產線,這樣看來似乎沒啥兩樣,喜歡哪個品牌就買哪台,但事實上,對於操控迷來說,兩台車在動態的設定還是有些微差異。
Toyota Alphard&Vellfire
最後的組合還是跟Toyota有關係,Alphard在台灣的能見度不低,是許多政商名流選擇低調的座車,而他在日本有個攣生兄弟Vellfire,兩者是很標準的雙生車,風格上的差異顯而易見,Alphard是豪華穩重,Vellfire則比較華麗、個性化,除了車頭和細節造型之外幾乎一樣,動力選擇相同,座艙也還是高級商務的路線。
【編輯評論】雙生車是趨勢 只會更多!
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雙生車,從一般價位到千萬等級的高端產品,按目前的車壇發展來看,這現象只會越來越普遍,原因就像文中提到的,對有規模的企業來說,成本需要降低,利潤需要提高,一套基礎要推出更多車型,消費者當然也有更豐富的選擇,除了會有新鮮度不足的問題外,好像也沒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