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今晚你選哪一部?最具代表性的M Car TOP 10
編輯組
編輯組大家共同努力
1.6萬瀏覽/2016-07-23
概覽:
毋庸置疑,凡是被冠以M命名的BMW車款就代表著性能,生產M Car的BMW M部門自1972年成立至今,推出無數車款,而知名跑車專業網站Supercars.NET則選出了由始至今十輛最具代表性的BMW M Car,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3.0 CSL(1972年)M Car發展鼻祖

在1972年M部門未成立時,BMW為了參加ETCC歐洲房車賽,推出了搭載3.0升直列6缸引擎的3.0 CSL,使用大量使用鋁合金材質打造,使車體輕量化。它的確不是M Car一員,但由於3.0 CSL在各項賽事中叱吒風雲的表現,BMW一舉成名,並延續這股氣勢成立了BMW M部門,3.0 CSL可以說是定義了M部門的成立發展和風格。

【2】M1(1978年)為競技而生的永恆傳奇

毫無疑問,這輛M部門成立之後,首部推出的M1跑車必須被提到,以純手工打造,且只生產456台,更顯其珍貴。M1搭載3.5升直列6缸自然進氣引擎,也是BMW第一輛採用中置引擎的後驅車款,最大馬力273hp,極速為260km/h,可說是BMW M部門的傳奇車款。

【3】E39 M5(1998年)披著羊皮的狼

「披著羊皮的狼」大概是用來形容M5 E39最好的詞彙。其搭載5.0升V8自然進氣引擎,擁有400hp/51kgm的最大輸出,硬生生比當時一般5 Seris最頂級540i的動力(286hp/35.7kgm)跳了好幾級,0~100km/h為5.3秒,極速則電子限制在250km/h,如此強悍的性能,和它那家庭房車的外觀有著極大反差!稱之為披著羊皮的狼一點也不為過。當時BMW M-Power與M.Benz AMG的戰火正逐漸白熱化,而其擁有的亮眼動力輸出,也讓M5 E39成為同期BMW旗下量產車中最強車款。

【4】M2(2016年)開創年輕入門市場

 

M2是目前M Car身型最小的成員,承襲了1M Coupe的血統(原廠為了避免與經典M1跑車混淆,故以1M Coupe稱之,其限量生產了2700部之後便走入歷史。),其動力由M235i提升而來,搭載3.0升直列6缸渦輪增壓引擎,並非來自於M3、M4車系的S55 B30T0引擎,最大輸出為370hp/47.4kgm,0~100km/h只需4.3秒便可完成,極速則是因電子限速控制在250km/h。M2的各項帳面數據都比身為大哥的M3和M4弱那麼一些,但對應其短小精悍的車身的確更加適當。

【5】E36 M3(1992年)M3首度搭載六缸引擎

E36 M3經典之處在於,它是第一款配置六缸引擎的M3,採用3.0升排氣量,馬力有286hp水準,不過當時另有針對美規市場所推出的美規版本,雖然引擎排氣量同為3.0升,但卻是以當時325i引擎發展而來,與歐規M3引擎截然不同,馬力僅為240hp。1996年時,首度為其配置SMG一代自手排變速箱,到了1997年推出的歐規版本,將排氣量提升為3.2升,動力則一舉提升到321hp,是BMW旗下搭載自然進氣引擎的量產車款中,首度突破每公升排氣量輸出效率100hp/L關卡的車型。

【6】E30 M3(1986年)為迎戰DTM房車賽而生

1981年M1停產後,BMW開始進行初代M3的研發,並以拿下DTM世界房車錦標賽冠軍為目標,終於在1986年E30 M3問世,正式開啟M3的傳奇。搭載直列4缸自然進氣引擎,最大輸出200hp/24.5kgm,0~100km/h則為6.7秒。

【7】E60 M5(2005年)自然進氣引擎顛峰之作

E60 M5是第4代M5,搭載代號為S85的5.0升V10自然進氣引擎,整體結構和電控系統源自F1賽車之設計,最高轉速達8250rpm,這具引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而其最大輸出為207hp/53kgm,較第3代M5的最大馬力400hp足足提升了25%之多,搭配7速SMG變速箱,0~100km/h只需4.7秒,極速則被電子限速器控制在250km/h。並首度搭載鋁合金電子避震器,能調整阻尼軟硬之設定。

【8】E28 M5(1985年)立下性能房車標竿的初代M5


第一代M5於慕尼黑工廠以手工打造,並採原廠代號E28的前置引擎後驅底盤打造而來,分為歐規與美規車型:歐規搭載源自M1跑車、代號M88的3.5升直列6缸自然進氣引擎,最大輸出為286hp/34.4kgm,搭配5速手排變速箱,0~100km可在6.2秒完成,極速則達246km/h;美規則配置代號為S38B35的3.5升直列6缸自然進氣引擎,有256hp/33.6kgm之最大輸出,0~100km需6.5秒,極速則為238km/h。

【9】E46 M3 CSL(2004年)傳承賽道精神之作


繼承了CSL名號的E46 M3,特徵便是車體輕量化,其使用碳纖維、鋁合金材質打造,並減去內裝與駕駛無關的零件,與一般版本的M3相比,成功瘦身110kg。搭載3.2升直列6缸自然進氣引擎,搭配SMG II 6速自手排變速箱,透過引擎內部機件的優化,最大輸出來到360hp/37.7kgm。更針對操控方面,特別配置競技型的懸吊系統,並將轉向比由原本15.4:1調整為14.5:1,以提供更靈活的轉向特性。因其僅生產1400輛,更顯其身價不凡。

【10】E24 M635 CSi(1983年)靚鯊性能版

 

BMW在1976年時,以當時E23世代7 Series的底盤為基礎,推出了一款大型雙門Coupe,命名為6 Series,原廠代號則接續E23定為E24。修長的身型加上極具特色的鯊魚鼻水箱護罩,完美融合優雅與極具侵略性的氣勢。到了1983年,BMW M部門發表了性能強化版本的E24 M635 CSi,外貌上依舊保留其特殊的鯊魚鼻造型,歐規版本搭載與M1同一顆心臟,即代號為M88的3.5升直列6缸自然進氣引擎,搭配5速手排變速箱,使其擁有282hp/ 34.7kgm,0~100km/h則需6.4秒;美規版本則採用代號S38B35的3.5升直列6缸自然進氣引擎,同樣搭配5速手排變速箱,最大輸出252hp/ 30.6kgm,0~100km/h可於6.8秒完成。無論是歐規或美規,這台性能靚鯊在當時已堪稱為道路猛獸。

好文章,鼓勵一下
對我幫助不大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0
文中車款

文章標籤

BMW
M3
M2
M5
M6
M4
相關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