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比亞迪擬藉「第三地」繞道登台?經濟部四招反制、杜絕洗產地
邱翔
邱翔車與生活,如你如我
307瀏覽/2025-07-09
概覽:
傳比亞迪擬以「泰國製造」進軍台灣市場,試圖繞開中國整車進口禁令,掀起產業關注。雖具價格優勢,但恐觸犯洗產地規範,經濟部祭出4招防範!

中國電動車第一品牌比亞迪(BYD),近年來挾著低價優勢在全球攻城掠地,而進軍台灣市場更早已在「檯面下」進行。市場傳聞,太古汽車拿下比亞迪在台代理權,並已悄悄招募經銷商,最快今年底就會以旗下「騰勢」品牌作為插旗的第一步,據說將自泰國進口,避開禁止中國製整車進口的禁令,且定價會「低於行情」,讓不少汽車業著拉起警報,憂心衝擊本土車廠生計,但就實務與法規面來分析,比亞迪「血洗」台灣車市真有可能嗎?中國車以低價搶市,尤其電動車更在各國新能源政策下大舉外銷,歐美等市場紛紛祭出高關稅來防制傾銷。台灣雖已明訂禁止中國成車進口,甚至去年8月火速拍版「國產車自製率新制規範」,對象涵蓋中國品牌車款、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車款、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車款、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廠生產之車款都要管制,目的就是為了防堵「洗產地」。然而此回比亞迪打算利用泰國製造及進口,繞過台灣禁令,是否就真得難防了?對此,經濟部表示依交通部《車輛型式安全審驗管理辦法》,所有整車進入台灣市場須取得車型合格證明,而比亞迪尚未取得認證,依法不得在台販售;若比亞迪透過第三地轉運來台,也可能構成違規轉運(洗產地),將會採取四招反制手段,包含監測進口量、從嚴處罰等、違規者最高罰300萬,甚至停止其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輸出、輸入或輸出入貨品。

近期美國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外媒分析背後的目的,就是為了防堵中國產品「洗產地」。然而實務上來看,中資在海外大舉收購各國品牌早已不是新聞,透過海外產地出口避開規定的方法很多,未來台灣政府要全面防堵中國車難度不小;不過另一個層面來看,台灣車市年銷約45萬輛,市場規模不大,倘若比亞迪不走國產模式,選擇從第三地導入,就得面臨17.5%的進口車關稅,再加上貨運成本,勢必會墊高營運開銷、減少利潤,算下來恐怕未必划算。

askPriceCard

提交詢價資料,最快2分鐘業代報價

請選擇您的意向車款

請選擇車款

請選擇購車地區

請選擇地區

請輸入您的稱呼

請輸入手機號

驗證碼
check
已閱讀並同意服務條款免責聲明隱私權聲明
好文章,鼓勵一下
對我幫助不大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0

文章標籤

BYD
Den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