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以低價搶市,如歐美等部份海外市場,紛紛計劃提高徵稅來防制傾銷。台灣雖然已明訂禁止中國成車進口,但越來越多中國車款透過國產化組裝進軍國內市場,價格優勢成功取得亮眼成績,但也被質疑靠「洗產地」來規避法規。
有鑑於此,制定國產車自製率的聲浪近來日漸高漲,經濟部也在今日公布國產車自製率新制,適用對象涵蓋「中國品牌車款」、「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車款」、「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車款」和「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廠生產之車款」。
經濟部預告新制8/1就會實施,初期作為緩衝期,自製率最低要求採逐年遞增,並依三大類分別規範。其中針對未上市和今年才取得合格證的已上市車款,自製率從首年的15%逐步增加至35%;去年以前已取得合格證的現售款,則要求首年至少20%,同樣到了2026年8月須達35%自製比例。
部會已於今日召集國內部分車廠說明新制作法,而為了確保業者落實自製率規範,未來車廠需要向產發署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書並取得許可後,才能進行中國樣車和主要零組件進口、中國專業人士來台、新車審驗等申請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