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曾經是交通戰場!日本如何透過教育改善交通安全?
紹安
紹安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輛夢幻車
4,528瀏覽/2023-03-31
概覽:
很多人都羨慕日本的交通環境,就連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也很高,不過他們究竟是如何養成這樣的觀念呢?

國內交通死傷人數居高不下已經不是新聞,甚至被外媒報導為「行人地獄」,只是我國相關公部門的應對方式除了加重違規罰則,很少從根本性的讓用路人正確理解道路交通安全的意義。要改善交通問題,3「E」:Education教育、Engineer工程和Enforcement執法缺一不可,道路工程與交通法規等議題本站有做過幾則相關報導,那麼教育可以怎麼改善呢?或許我們可以參考日本如何從小開始教育。

曾經也是「黑暗時期」
其實日本過去也曾經歷過交通的黑暗時期,在1970年代一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到了日本史上最高峰約1萬6千人,比中日甲午戰爭日方戰死的1萬3千人還多,因此被稱作「交通戰爭」,但是在往後的努力之下,2017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降至僅3千多人,日本是怎麼做到的?

傾全國之力加強交通安全教育
為推廣國民交通安全,日本自戰後開始就定期舉辦「全國交通安全週」,且自1962年之後成為日本政府的重要政策,在全國交通安全週期間,幼稚園及小學會以交通安全教室的形式,舉辦步行與自行車安全宣導及相關競賽,職場上則以禁止飲酒及危險駕駛等作為交通安全宣導的主要事項。此外,在全國交通安全週期間,也會加強交通安全管制並設立相關目標。

以人為本,小孩也能安全、自主地上學
日本教育大眾的一大重點:所有人下了車都是行人,因此行人的道路使用權是最優先的。日本「道路交通法」對於無設置人行道之部分道路,規定應將路側帶劃為行人之行走空間;對於無設置紅綠燈之道路,規定車輛需禮讓行人優先。
由於日本中小學生大部分是就近入學,如果使用自行車或機車代步,日本規定學校必須指導安全騎乘與正確使用安全帽。此外,日本小學交通安全教育強調沿街道行走、穿越街道的注意事項,教導學童不能過度倚賴師長,從入學開始就要能夠安全通過有紅綠燈的路口。

不只學校,家庭、社區都有安全教育
除了學校編列教材跟課程之外,托兒所、幼兒園階段就開始有交通安全的宣導課程,中小學正規課程也將交通安全教學納入,甚至有媽媽組織「幼童交通安全俱樂部」委託專業機構編印相關教材,提供給幼兒媽媽們教導小孩使用,這一切也建立在日本從小就鼓勵小孩獨立自主、自己走路上學,不依賴交通工具。

軟硬兼施的震撼教育

上述提的教育,如交通安全宣傳圖片、影片我們應該從小到大經常看到,日本也不例外。不過除了這些印象只能停留在紙面的方式之外,日本還採用另一種更「真實」的方式,把生活中的常見事故100%還原,真人真車直接撞給現場學生看,讓學生更深刻了解各種事故的危險以及身為駕駛該如何預防、保護行人。
正所謂「能力越強,責任越大」,日本也針對車輛駕駛祭出嚴格的教育訓練,以確保他們能善盡保護行人安全的責任,自1990年開始實施新手駕駛講習制度、1997年則通過75歲以上的高齡者講習制度,對於一定程度之輕度交通違規者也導入違規者的講習制度,並在全國各地設立「都道府縣交通安全活動推進中心」,讓全國每個年齡層、無論行人或車輛駕駛,都能吸收正確的道路安全知識。
編輯回顧自己第一次學習開車的時候,整個學習過程往往都只注意「駕駛技術」學會了沒,而欠缺培養正確路權、安駕的觀念。目前台灣的交通改革在「教育」這部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努力,編輯也期許國人對交通必須改革的意識能持續擴大,促使國家推動更多提升交通安全(特別是行人)的重要政策。

32
對我幫助不大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發佈留言
0

文章標籤

車距怎麼抓
道安講習能睡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