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空間」才是電動車最大魅力?帶你看車內空間未來式!
賴文森
賴文森追求駕技用心評車
6,619瀏覽/2022-04-21
概覽:
未來電動車就算是Yaris的大小,也能有客廳般寬敞的車室空間,帶你來看電動車如何施展空間魔法。

油車機械結構佔空間過去燃油車在空間設計上受到許多限制,軸距往往能決定車室空間多寡,但仍要考量容納燃油引擎、變速箱的相關配置,因此車長也就跟著拉長。像是圖片中的房車,雖有著4939mm的車長,但為了要搭載燃油引擎,車頭部分就佔去總長接近1/3,乘客真正利用到的車室縱深,僅有總車長的60%,因此燃油車想要寬裕的車內空間,車格尺寸自然不會小。車室空間佔比與引擎大小有關,許多高級車為了裝進六缸、八缸引擎,勢必也要有更大引擎室,也壓縮了車室空間,因此要在有限的車格尺碼將空間極大化,這反而是小車所擅長,因為車重輕,不需要大馬力去推動,像是著名的微型車Smart便是最佳案例,三缸引擎夠小巧,可以塞在後行李箱下方,造就極短前後懸設計,大幅提高車室空間「占比」,像是日本K Car也是相同概念。

電動車機件單純 造就高效車室空間電動車和燃油車最大差異,當然就是少了燃油引擎,改以馬達來驅動車輛,由於馬達體積小,可採用直驅設計,像是圖中福斯ID.3便採用後置馬達、後輪驅動,來大幅縮短車頭前懸,放大車室空間。以電動車動力系統來說,電池其實比馬達更要佔空間,但由於現階段電池多半採用模組化設計,在安排空間上相對燃油引擎機件彈性,目前較常見的是放大軸距,將電池模組平均分佈於底板中央,讓空間獲得最好運用外,也有降低車輛重心效果。既然少了引擎,那為何不少電動車仍保留長車頭設計?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為了保有前方撞擊潰縮區,讓發生碰撞時仍可保持座艙完整性,另一個則是為了低風阻設計,前艙多出的空間,則用來放變壓系統、熱管理系統、高壓線組等,在未來電池將朝向高效能、低發熱走,這些組件體積將可被縮小,配合車體結構進化,安全許可情況下,在空間訴求的電動車上頭,極短前後懸、空間極大化設計將越來越普及。Ionig 5是近期個人覺得內裝規劃最優秀的電動車,以跨界掀背車格,在座椅上大做文章,雙前座可大幅度躺平,還附上小腿靠設計,加上極簡風格座艙,讓人感覺到格外放鬆,充分利用長軸距優勢來規劃座艙機能。

高效空間是未來電動車理念電動車的簡單的機械結構,讓設計師在內裝概念上有更多揮灑空間,保時捷曾設計出名為Vision Renndienst的電動MPV,有效利用車內縱深表現,安排寬裕的三排座椅1+2+3配置,而這款概念車並非預告品牌準備進軍商用領域,是藉由MPV作品,來表達電動車空間高利用價值。像是Audi最新的Urbansphere概念車,車長為5.5米,但前後懸極為短截,創造出3.4米的超長軸距,採用對開式車門,讓車內就像家中客廳般寬敞,採用獨立四座配置,座椅還可切換對坐、斜躺模式。由Amazon推出的Zoox自駕計程車,其設計就像是電動車空間極大化的完美型,車子總長才不過3.6米,比Yaris還要小台,但透過軸距伸展,讓車輪坐落於車艙四個角落,依舊能創造四名成人舒適對坐的空間。總結來說,電動車在空間大、自動駕駛條件下,追求的將是如何舒適的從A點移動到B點,並且加入更多元的座艙機能,這個空間可以像客廳般放鬆,也能線上看場電影、購物、甚至是商務會議,讓人有效利用移動時間,這就是車室空間的未來式。

52
2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發佈留言
0

文章標籤

電動車
電動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