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市場 仍難敵疫情陰影
1月掛牌數40624輛,較上月微幅成長0.8%,但比起2021年同期跌幅頗大,達20.6%之譜,顯見疫情陰影仍難去除,至於國產、進口市佔率方面,前者比後者多出約3.68%。
放眼2022年,車市能否創下佳績,預計主要得觀察疫情能否獲得控制、供應鏈問題是否緩解,以及在多數新年式車款調漲的狀況下,車廠應對與消費者接受程度。
此外,由於CAFE整廠平均油耗規範施行,今年能看到的電動新車會更多,目前預計或已知的重點新電動車包含BMW i4、Volvo XC40 Recharge及C40 Recharge、Porsche Taycan GTS、Hyundai IONIQ 5、Kia EV6、賓士EQ系列多位成員、Toyota bZ4X、Subaru Solterra、Mini Electric等。
國產車款 較去年同期下滑逾兩成
國產車部分,較上月有著2%的跌幅,但相比去年同期更落後24.5%,比起2021年1月分國產品牌「大爆發」的表現,今年1月真的是大相逕庭,此外,日本豐田2月份將進行減產,預計將影響到台灣供車,不過主要多為進口產品,預期對國產車不會有太大「副作用」。
國產前20名榜單上、漲跌各半,以國產為大宗的品牌表現部分,Ford較上月跌幅最大,達42.4%之譜,主因為其強將Focus、Kuga等,均有著逾三成的跌幅,直接影響品牌表現。
國產休旅
同屬Nissan旗下的Kicks與X-Trail,是榜上較上月正成長最多的2車款,預期為搭配調整價格與年前優惠衝刺策略奏效,而過去動輒掛牌破千輛的Ford Kuga,受到供應鏈零件短缺影響,產能下滑,預期近幾個月都會如此。
甫於去年12/08發表的大改款Tucson,上市首月即繳出662輛,完整銷售月份的1月,754輛成績亦不惶多讓,官方預期新車年銷可達1.2萬輛,後勢如何值得觀察。
至於今年可望見到的新款國產休旅,則有Nissan小改款Kicks與新世代X-Trail,以及大改款Honda HR-V。
國產轎車
自去年新世代Fit上市以來,銷售成績不算亮眼,據原廠表示主要受到晶片短缺因素,影響交車量,但說實話售價偏高或許也為原因之一,油電動力正式登台後,「買配備送油電」的策略奏效,1月繳出破千銷量,且7成為油電車型,除了為車系注入強心針,也讓新世代HR-V e:HEV導入的可能性增添幾分。
由於市場胃口和環保法規等因素,不少國產產品陸續退出台灣市場,確定今年停產的相關產品包含有Hyundai Elantra、Luxgen M7。
進口車款 比去年同期衰退
2022年開春第一個月,進口車市場呈現正成長,掛牌數17869輛,也許是大家都趕在農曆年前交車的關係,相比去年12月成長了19.3%,市佔率也從37.2%小幅回升至40.6%,不過若跟去年同期比,進口車表現反而掉了14.3%,疫情持續未解有很大的影響。
除了「老大哥」RAV4以外,其餘名次幾乎都有變動,且榜單上皆以紅字為大宗,賓士C-Class一口氣衝出694輛成績,在一片休旅海中殺出血路,同品牌GLC、GLA、E-Class、A-Class也通通都上榜,是整份榜單最多的品牌,更厲害的是成績都比上月更好,台灣人真的很愛三芒星!
端看整份榜單,除了少部份車款表現穩定以外,其餘多數都呈現大漲或大跌的極端狀況,這部份還是受到全球疫情所致,零件供應、船運排程等狀況依舊不穩定,像Mazda3、CX-30上個月無車可交、1月又恢復正常,這類情況預計還會持續上演。
進口平價休旅
進口銷售王者RAV4持續繳出好表現,2590輛比上月小幅增加,且和泰汽車在去年12月推出了新年式車型,在售價、車型編成及配備上皆有所調整,增添了產品新鮮度,王者寶座預期依舊無可撼動。
CX-30雖然上月無掛牌紀錄,不過1月份馬上「回歸正常」,看來先前追加導入全速域CTS車道維持輔助系統後確實獲得青睞。另外同品牌CX-5雖然本月成績下滑,但依舊足以站上第2名,且小改款版本也即將發表,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福斯旗下休旅3兄弟也都在本月繳出好表現,一直是品牌銷售大將的Tiguan靠著313輛站上第3名,表現十分穩定,另外T-Roc、T-Cross也都有不錯的成長率,為品牌在新年率先開出好彩頭。
進口平價轎車
加上1月的表現後,Camry已經連續3個月霸佔進口平價轎車的冠軍,皆繳出穩定的300餘輛成績,雖然先前有漲價動作,不過目前看來並未受到影響,依舊深受國人喜愛。
與CX-30相同,Mazda3上個月同樣沒有掛牌紀錄,不過本月隨即回歸,以307輛的成績拿下亞軍,相信若供應鏈、船運穩定,在全速域CTS系統引進後的產品實力能讓Mazda3持續上榜。
福斯Golf、Polo表現在本月也都有不錯的表現,Golf維持過去的穩定表現,站上榜單第3名,而Polo的成長幅度更來到誇張的3250%之多,主要也是受到「無車可交」的窘境影響。
進口豪華休旅
進口豪華休旅榜單上大多都是熟面孔,不過名次各有變動,RX靠著優異的678輛成績一口氣登頂,同品牌小休旅UX也有427輛的高水準演出,但過往最熱銷的NX反而在本月沒有上榜,僅有109輛掛牌數,和泰先前喊出已接單超過3000張,就看日本原廠的供應是否能及時消化。
賓士GLC依舊表現強勢,且629輛的成績是近3個月新高,為新的一年寫下好的開始,能否趁著對手NX本月成績不佳而趁勝追擊值得觀望,另外同品牌GLA的表現也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去年沒有任何一個月有達到581輛的單月成績。
BMW小改款X3與X4車系在去年12月正式上市,全面升級大螢幕、5AU智慧駕駛輔助與48V輕油電確實很加分,雙雙本月都繳出優異的成績,只能說賓士與Lexus表現太強大了。
進口豪華轎車
在進口豪華轎車部份,賓士依舊開出紅盤,C-Class繳出694輛成績站上冠軍,依舊穩居品牌最暢銷的轎車,同時E-Class、A-Class也都有優異表現,S-Class也依舊勝過A8(14輛)、7 Series(40輛),最受歡迎的頂級豪華轎車難以撼動。
在去年10月小改款ES正式上市後一直都有不錯表現,本月更迎來大爆發,505輛的掛牌數是自小改款發表以來最好的成績,大幅勝過同級E-Class、5 Series。
BMW的表現雖然不足以攻佔榜單前段,不過一直以來成績都相當穩定,1 Series、2 Series、5 Series幾乎月月都是百來輛的掛牌數,3 Series本月雖然稍微下滑,不過以去年累積3154輛、勝過C-Class的優異表現來看,若車源穩定,未來表現還是相當值得期待。
稀有車
特殊稀有車部份,法拉利旗下售價2385萬起跳的千匹油電超跑SF90 Stradale再添3位車主,1558萬起的F8 Tributo則掛牌1輛,1280萬起的Roma也有6輛掛牌。
而在藍寶堅尼部份,出現了「最強小牛」Huracan STO,這基本上就是一輛可以合法上路的Super Trofeo賽車,全車皆以非常競技化、完全的賽道設定,售價1990萬起。
另外全球限量3000輛、被稱為「最強迷你」的Mini JCW GP也再多添3位車主 ; 售價716萬起的「地表最強旅行車」Audi RS 6 Avant也一口氣掛牌12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