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有公路編號?
你家附近有沒有「中華路」、「中正路」這樣的菜市場路名呢?為了有系統的管理國內路網,公路總局在民國52年公布「台灣省各級公路及橋涵編號辦法」,訂定明確的公路編號規範,後續並於民國67年重新統合全台公路編號,正式確立台灣公路編號的基礎並沿用至今。有了公路編號,再配合里程標示,比如說台3線75公里處有事故、國道1號250公里處有散落物,這樣明確的指示便能快速、方便地進行公路管理。而對於用路人來說,要互相報路也就變得容易許多,只要聽到「台61往北,接上台64往東,再接國1往北」就能理解該如何前往目的地。
單、雙數編號區分道路方向
公路編號系統基本上由北向南、由西向東按照數字由小至大進行排列,其中單數號為「南北向」,以高速公路為例,國道1號、國道3號都是連接南北的「縱向」高速公路。(圖片來源:高公局網站)
雙數號則為「東西向」路線,主要是連接西部海線與山線的「橫向」高速公路。這樣的單雙號規範不僅僅適用國道,全台灣各級道路都是採用相同的單雙號來區分通行方向。(圖片來源:高公局網站)
至於里程計算則同樣依循著由北向南、由西向東的大原則,里程起點通常設置在道路最北或最西端,終點則設置在最南與最東處,因此行駛於南北向高速公路上,從里程數多寡就能大概了解目前所在位置。
台灣各級道路與標誌(圖片來源:公路總局網站)
由於道路設計標準、功能與主管機關各有不同,因此需要針對國內道路進行明確的等級區分,等級最高的國道高速公路就像人體中的大動脈,來到各大都會區再交由都會幹道消化車流,最後才是連結各地區鄉鎮道路。為了幫助用路人區分道路等級,便於行程規劃,台灣各級道路也都有專屬的標誌,一眼就能看出自己身在何處!
國道(高速公路)國道高速公路是台灣等級最高的道路,需要透過交流道才能順暢進出。國道專屬標誌為白色梅花形式,中央數字則表明該條國道的編號。台灣直到民國67年才有第一條國道-中山高速公路,因此編號為1號,也就是俗稱的「中山高」或「一高」,途經西半部各主要都會區,重要性堪稱台灣公路運輸的命脈。(圖片來源:高公局網站)
隨著全台車輛逐漸增加,一高無法負荷,便在1987年開始動工興建西部第二條南北向高速公路,依循道路編號為國道3號。由於興建之初便分為北、中、南依照各地需求分段興建,因此早期用路人習慣稱為「北二高、中二高、南二高」,實際上所指的都是同一條高速公路,也就是國道3號,正式名稱為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台灣道路工程中最出名的雪山隧道則是隸屬國道5號的一部份,於2006年全線通車,雖然主要作為台北-宜蘭往返的交通要道,但因為規劃之初保留了南下延伸至花蓮、台東的可能性,歸屬為南北向高速公路,因此仍編為國道5號。目前國道5號南向延伸計畫已經正式被省道層級的蘇花改所取代,並預計在2032年完工國5銜接蘇花改相關建設。東(圖片來源:高公局網站)
西向高速公路主要作為國道1號與國道3號、濱海與山區連結使用,有著平衡地方發展的重要用途,例如通往南投的國道6號便是前往埔里、日月潭等觀光熱區的主要路線。
省道快速公路省道是台灣最主要的公路系統,目前共有97條路線,其中15條為快速公路。快速公路標誌為紅色盾牌,其中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緊鄰西部濱海地區,起點為新北八里、終點台南七股,因此常作為國1、國3的替代道路。除了台61、台65線為南北向之外,其餘省道快速公路均為東西向,主要任務為銜接西濱快速公路、國1、國3等公路系統,建構涵蓋西台灣的快速公路網。
省道平面省道標誌為藍色盾牌,是全台縣市、市郊的主要連絡幹道,西部地區主要由台1、台3線縱貫南北,東部地區則以台9、台11線連接宜蘭、花蓮與台東。此外,台灣受到中央山脈區分東西兩側,因此設有台7北橫公路、台8中橫公路與台20線南橫公路跨越山脈,負責東西向橫貫連通的重責大任,不過中橫公路與南橫公路均受到風災影響目前為部分封閉狀態。
縣道、市道縣市道是等級低於省道的地方聯絡道路,是往來縣、市與重要鄉鎮間的平面道路。縣市道是由各地方政府管轄並養護。縣道為白底黑框方形標誌,編號從101起開始編列並依序增加,但大致遵循著單數號為南北向、雙數號為東西向的道路編號原則。
區道、鄉道區鄉道是台灣道路等級最低的聯絡道,負責往來鄰里、鄉鎮或山區部落等人口聚落,隨各地方政府編制不同,區道由直轄市進行管轄,鄉道則由縣政府進行管轄。區鄉道標誌同樣為白底黑框方形圖樣,標示則增加縣市簡稱以利區別。看完以上對於台灣公路系統編號與分級的介紹,相信對於台灣道路規劃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下回開車時不妨多多觀察沿途路牌與里程指示,也許就會發現「認路」其實沒有這麼難,畢竟在Google Map出現之前,老一輩駕駛們靠著路牌與紙本地圖一樣能夠「凸歸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