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觀看文章體驗更佳
文章
押寶純電技術?VW及Stellantis總裁皆稱燃料電池沒前途
Chappy
Chappy訊息最完整產業科技第一線!
2,508瀏覽/2021-03-15
概覽:
VW執行長直言不看好氫燃料電池後勢發展,Stellantis總裁也不約而同抱相似立場,雙雙向氫能擁護者潑了桶冷水。

●純電動力走向主流
●FCEV商車仍有潛力
●受限於建設不足及高成本

長年以來,汽車產業持續探求汽、柴油以外的替代能源,而隨各國排放標準日益嚴峻,尤其歐盟2年前起推動「2050年實現境內碳中和」的目標,新能源動力被視為掌握未來產業趨勢的關鍵技術,其中最受期待的莫不過純電動力(BEV)和氫燃料電池動力(FCEV)兩大技術派別。

然而,《金融時報》日前指出部分車廠似乎有意收手投資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開發。「別期待把氫燃料動力技術運用在量產乘用車上,就算10年也不可能,因為背後的機制太不合理了。」VW集團執行長Herbert Diess便於受訪時如此表示,Diess過去曾以工程師身分任職於BMW,並參與過其氫燃料車款的開發作業。

「在氫燃料車款上,你仍需搭載10kWh電池、電動馬達,還得另外運行燃料電池系統。」所執掌的集團旗下另握有MAN和Scania等商車品牌的Diess,更針對商用燃料電池車做補充:「如今純電貨車續航力約落在200~300km,而貨車特別重視每公里運載量及耗費成本,當前氫氣並不便宜,一輛氫燃料電池貨車可能讓每km運載成本增為3倍之譜。」

除了VW外,報導也指出M.Benz同樣減少了針對氫燃料電池的開發投資上,而隨PSA與FCA合併,職位也自PSA總裁轉任Stellantis總裁的Carlos Tavares更直言評論:「大多數推崇氫燃料動力的人,都是那些跟不上純電技術發展的。」

不過,雖說目前面臨開發及生產成本高昂、基礎建設不足等問題,FCEV仍具備燃料補充遠比充電省時等優勢,因而並非所有人都看低燃料電池動力的發展潛力。在歐洲商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Renault,其品牌替代能源部門總監Philippe Prevel認為氫燃料電池技術在商用車市場仍有其優勢。

Prevel解釋,雖說短期內可能難以見到燃料電池在乘用市場大放異彩,但卻可能先行於公車、貨運、船運等採「固定路段」或「封閉運行範圍」的環境中找到出路,並反駁Diess的觀點,認為當運輸里程大於300km,沉重的電池將會是純電貨車的一大濫觴,反而為氫燃料電池留下表現舞台。

而豐田及現代等集團也對FCEV抱持樂觀,並長期以來持續在氫燃料電池的開發上投注心力;另外,本田則找上在1966年打造出「燃料電池車始祖」Electrovan的GM集團合作,並同前述兩個亞洲車廠,均在產品線中販售有量產版本的FCEV車款。

至於同樣在氫燃料領域耕耘已久,早於1979年便曾推出520h氫燃料概念車,並自2013年與豐田攜手FCEV開發作業的BMW,雖說近來有將重心放在純電動力產品上,但仍未完全放棄FCEV技術,並於去年預告針對X5、X7等車系推出氫燃料電池版本,規劃於明年間推出。

好文章,鼓勵一下
對我幫助不大
車友留言0
寫留言
暫無數據
回覆:
0

文章標籤

VW
Peugeot
Toyota
Honda
Hyundai
BMW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