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意外的資源共享?這些經典跑車零件竟來自大眾車款

為了在受眾小、成本高的跑車市場尋求利潤,不少車廠會採取措施降低成本,以換取更大的獲利空間,常見如跨品牌共享零件和資源,來減少開發新品的需求,即便是千萬級別超跑品牌亦不為過。看過下面例子,你可能會意外這些豪華跑車零件,竟然來自如此平價、大眾化的車款!
Lamborghini Murciélago / Ford Focus
Murciélago意即西語「蝙蝠」,是藍寶堅尼Aventador的前代車型,不過這輛「前大牛」前輪前方的三角形車側方向燈,其實是來自初代福特Focus,只不過稍微轉了個角度,玻璃燈殼上甚至還印有Ford字樣。
兩車共用方向燈已非新聞,不過近期卻在TikTok上再度爆紅。一名正在翻修Murciélago的網友發現部分超跑零件商以單顆折合逾6600台幣的價格販售該款「大牛方向燈」,但在拍賣網站上,兩顆一對裝的「Focus方向燈」則僅需250台幣左右,鉅額價差引起討論紛紛,也讓該短片在發布1.5個月後即獲得近2000萬次觀看數。
Lamborghini Diablo / Nissan Fairlady Z
時間再往前推進,來到Murciélago的前身「Diablo」身上,也是蠻牛品牌在90年代的當家旗艦,並在1999年的小改款車型上取消啟閉式頭燈,而採用的新款固定式頭燈,則直接找日產第四代Fairlady Z(美規稱300ZX)的頭燈頂替。
根據過去報導,此舉乃當年剛入主藍寶堅尼的奧迪所下的決策,目的是為了避免在餘命不長的Diablo上投入太多成本,好讓資源能投入後繼款Murciélago的開發上。有趣的是,原廠還特別為頭燈加上碳纖維燈眉,好遮掩燈殼上緣的出品商「Nissan」商標。
Morgan Aero 8 / VW New Beetle、Mini Hatch
以手工限量造車和復古風格外型聞名的英國車廠Morgan,同樣曾在頭燈作文章。在2000~2018年間生產的Aero 8車系,發表之初因鬥雞眼造型受人議論,而前兩代車型採用的頭燈,便是以福斯New Beetle的頭燈左右對調而來。
不過自2005年推出第三代Aero 8起及車系衍生車型,則改採用BMW收購Mini後推出首代Mini Hatch的頭燈款式。根據品牌說法,基於與BMW的友好關係,初代Aero 8開發時就曾嘗試使用Mini頭燈,並獲得廠內偏好,但由於當年就連BMW的首款Mini都還沒量產,不希望新頭燈被Margon先行使用,因此遲至2005年才得以如願。
Aston Martin DB7 / Mazda 323
一款英倫豪華跑車,竟也和跨越大半地球的日本平價房車有淵源?其實DB7配備與第七代馬自達323同款的尾燈,可自燈組排列看出端倪,不過由於Aston Martin特別在燈組外加上車身同色飾框,才會看起來較為細長圓潤。說穿了,當年兩家車廠都隸屬福特集團旗下,共享零件倒也不算太過意外。
當年為求營運資金,原廠在80年代末成為福特全資子公司,但集團不僅有捷豹超跑XJ220的開發計畫,90年代初又遇上經濟衰退,導致DB7開發資源受限,因此除了尾燈,DB7也借來捷豹的底盤和動力、MX-5的方向燈,甚至還有雪鐵龍CX的後視鏡,但最後車系以7000輛產量證明實力,佔品牌建廠90年累計總銷量逾30%,市場上的成功讓DB7被譽為「拯救Aston Martin的車款」,也成為當代Aston Martin的發展基石。
Lotus Esprit / Toyota AE86
擁有四個世代和長達28年(1976~2004)的生產期,Esprit至今仍是英國跑車品牌Lotus旗下最長壽的車系,其低趴銳利的造型,出自知名義大利設計工作室Italdesign Giugiaro之手,更由於初代車型曾在007電影中以潛水車之姿亮相而紅極一時。
在1994年推出的第四代車型上,Esprit不僅換上更現代化的外型,也配備了新款尾燈,有著矩形輪廓以及條狀的燈組排列,其實是來自豐田AE86三門款的零件。然而,與動漫「投文字D」走紅的掀燈版Sprinter Trueno不同,Esprit的尾燈是AE86 Corolla Levin所配備的款式。
Pagani Zonda / MG ZS
不只車燈愛藏梗,有些車廠也會跟同業借調一下內裝用料。義大利超跑廠Pagani的首款量產車系Zonda,不僅以戰鬥機座艙般的外型和標誌性的田字型中置尾管為特色,內裝風格也兼具戰鬥感及未來感。
其中,Zonda配備的空調控制介面,其實來自於MG Rover集團,包含2001年推出的初代MG ZS在內,多款該集團旗下車型都曾搭載。而在Zonda上,原廠雖藉由金屬蓋板掩飾空調主機,不過特殊的按鍵排列仍不難辨識出兩款車的共同點。
McLaren F1 / BMW 3系列
McLaren F1堪稱上個世紀的終極超跑,有著高辨識度的低趴外型、獨特的中置駕駛座配置,搭載源自BMW的6.1升自然進氣V12引擎,不僅輸出上看627hp/66.3kgm,並在1998年以386.4km/h極速奪下當年最速量產車頭銜,即便過了近25年,至今也仍是「最速自然進氣量產車」的紀錄保持者。
不過在McLaren F1上,來自BMW的配備可不只引擎,另外還包含了電動窗開關,採用了原本使用在代號E36的第三代3系列的零件,只不過相對於寫下紀錄的引擎,這個共享零件的存在感顯得低調許多。
你可能會發現,上述例子似乎都有些年代了?當今汽車產業盛行集團式經營和模組化製程,部分零件開發門檻也較以往降低,許多品牌如今傾向選擇與合作夥伴或同集團品牌共享資源、分攤成本,從以往「跨公司借零件」轉型為「好朋友來分享」的Cost-down模式了!